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荸荠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70%丙酮溶液对荸荠皮中抗氧化物质进行提取,得到红棕色浸膏。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分析了荸荠皮提取物中可能存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采用DPPH自由基法测定了荸荠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荸荠皮提取物中含有多酚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其多酚含量为3.31%(w/w,以干物质计)。DPPH自由基法显示,荸荠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其清除能力与提取物浓度之间显示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该提取物(IC50值为130.37 ppm)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低于BHT(IC50值为94.16 pp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湘西特色食品“蒿菜粑粑”原料植物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还原力实验和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实验等方法,测定鼠麴草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鼠麴草总黄酮母液中总黄酮浓度为7.01 mg·mL–1mg/mL;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30 mg·L–1、30.16 mg·L–1,将胡萝卜素相对吸光度降为50%的时间延长至67.49 min,在还原能力、延缓胡萝卜素褪色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上也有较好效果。鼠麴草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优质食用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香榧假种皮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硫代巴比妥酸法等3种方法评价了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榧假种皮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76.67±2.06)mg/g。香榧假种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但是其抗氧化活性低于BHT和抗坏血酸。DPPH自由基清除法、硫代巴比妥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等3种方法测定香榧假种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1.55 mg/m L、2.02 mg/m L、0.58 mg/m L。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4种竹叶的营养成分、黄酮含量以及竹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观音竹、金竹、紫竹和孖竹等4种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竹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黄酮含量,并提取获得了4种竹叶的黄酮提取物,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亚铁还原力和金属螯合能力等指标评价竹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粗蛋白孖竹最高,观音竹最低,粗脂肪观音竹最高,孖竹最低,粗纤维观音竹最高,孖竹最低,钙金竹最高,观音竹最低,黄酮观音竹最高,金竹最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竹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最好,观音竹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与BHT接近,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BHT孖竹金竹紫竹观音竹,4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亚铁还原能力均强于BHT,而金属螯合能力明显低于EDTA;竹叶中黄酮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显著的正相关性,与DPPH自由基清除和亚铁还原能力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金竹黄酮提取物和孖竹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法四种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红背叶不同溶剂萃取60%EtOH提取物得到的部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强于阳性对照VC和Trolox;其次是60%乙醇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基本与阳性对照BHA相当.  相似文献   

6.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三种测定法对银薇和红花紫薇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紫薇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银薇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7.4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8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2664.7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3μg/m L;ABTS方法:IC50=2.3μg/m L;FRAP方法:TEAC=1532.7μmol/g),银薇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DPPH和ABTS法对硬枝树花石油醚(30~60)、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等4个溶剂依次提取得到的浸膏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0.4~1.0 m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对.DPPH的清除效果和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甲醇提取物在1 mg/mL时,清除率高达93.99%,二氯甲烷提取物在1 mg/mL时清除率为92.32%,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BHT。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0.4~1.0m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在1 mg/mL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65.6%,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48%。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方法测定了红花寄生(寄主桑树)叶的水、80%甲醇和80%丙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芦丁和BHT为对照品。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在3种溶剂提取物中,80%甲醇提取物清除.OH和O2-.活性最强,半清除率浓度ρ(SC50)分别为0.212、0.139 mg/mL,而80%丙酮提取物则清除DPPH.和ABTS.+活性最强,ρ(SC50)分别为0.198、0.580 mg/mL。此外,3种溶剂提取物经酸水解后,HPLC均检出槲皮素和山奈酚等2种黄酮醇苷元,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9.90~73.03 mg/g、4.82~9.19 mg/g间。可见,槲皮素及其苷类衍生物是红花寄生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主要作用成分。  相似文献   

9.
河南产景天三七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洛阳和信阳产景天三七(Sedum aizoon)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阳性对照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发现洛阳和信阳景天三七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洛阳和信阳产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正丁醇部位活性次之。在6个提取部位中,信阳产景天三七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强于阳性对照BHA和BHT,还原Fe3+的能力大于阳性对照BHT,洛阳产景天三七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活性次之。  相似文献   

10.
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种方法DPPH、ABTS和FRAP分析两种苦苣苔科植物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提取物总抗氧化作用.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4.92μg/mL)比阳性对照BHT作用强(IC50=18.79 μg/mL);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11.10 μg/mL)比BHT(IC50=6.04 μg/mL)略低;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FRAP=2403.77±38.05 μmol TE/g)比BHT(FRAP=1748.49±3.46 μmol TE/g)高.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复方枳葛橘水提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与水层得到4个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以清除DPPH·、ABTS+·,以及络合Fe2+能力,综合评价其抗氧化作用;采用芦丁显色法检测各部位总黄酮含量,并分析黄酮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采用HPLC法分析其抗氧化能力较强部位可能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4个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正丁醇、水层,而氯仿层较弱;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且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相关;HPLC分析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合并正丁醇部位主要成分为柚皮苷、野漆树苷和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复方枳葛橘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药物研究和相关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对决明子生品及炮制品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决明子生品及炮制品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酒蒸决明子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为93.8μg/mL)较其它提取部位强;酒炙决明子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为8.1μg/m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319.22μmol/g)最强。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抗氧化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鉴定1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海洋真菌LWG-42菌株,分离鉴定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LWG-42进行鉴定;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抗氧化活性,通过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LWG-42菌株产生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菌株LWG-42被鉴定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aurasperone A和aurasperone B,aurasperone A、B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18和0.11 mg/m L。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这两个化合物在药品、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黄姜花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抗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炎作用。本文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得黄姜花花水提物和醇提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分析其提取物化学成分,共鉴定出58种化合物,包括11种酚类和18种黄酮类化合物。黄姜花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同时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提取物在无毒范围内(62.5、125、250μg/mL)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NO和PGE2)和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过度分泌。本实验为黄姜花花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价了香露兜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在体外测定了提取物和组分的总抗氧化活性,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物和组分均表现出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如下:正丁醇部分>乙酸乙酯部分>乙醇提取物>水部分>石油醚部分。总酚含量的顺序和其相似,说明提取物和组分中的酚类化合物使其具有抗氧化活性。香露兜叶提取物可能会成为有价值的天然抗氧化资源,并将在保健品和食品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Folin-Ciocalteu比色法、Al Cl3显色法测定了枸杞叶、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ABTS和DPPH方法分析了枸杞叶、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质粒DNA方法研究了抗DNA损伤活性。结果表明:枸杞叶、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枸杞叶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枸杞果。枸杞叶、果甲醇提取物的EC50值最低(ABTS:0.69,2.04;DPPH:0.03,0.52),乙醇提取物次之(ABTS:0.70,2.08;DPPH:0.04,0.57),水提物最高(ABTS:0.95,2.08;DPPH:0.05,0.62),说明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枸杞叶甲醇提取物的DNA保护作用强于枸杞果。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枸杞叶、果抗氧化和抗DNA损伤活性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为枸杞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对丹参生品及炮制品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生品及其炮制品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丹参炭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50值为13.9μg/mL;炒丹参乙酸乙酯部位、酒丹参乙酸乙酯部位和丹参炭正丁醇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IC50值均为2.1μg/mL;米丹参乙酸乙酯部位的FRAP值最高为1517.81μmol/g。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抗氧化活性的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丹参炭的整体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菹草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及总酚酸含量,并确定它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作为控制材料,测定菹草的石油醚部位及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法、测定总还原能力铁氰化钾法和水杨酸捕捉羟基自由基法来对菹草各组分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菹草中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不同溶剂提取的部位所含有的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是有差异的,石油醚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要高于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并且总酚酸的含量亦是如此;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的提取物具有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和还原Fe^3+的能力,各部位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乙酸乙酯部位的测定结果均低于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19.
黑莓(萨尼)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研究黑莓(萨尼)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于阳性对照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萨尼果实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好.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 =8.44和4.55 μg/mL)强于阳性对照BHT(IC50=18.71和7.72 μg/mL),弱于阳性对照BHA(IC50=3.2和1.88 μg/mL),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38.55和17.25 μg/mL)均弱于阳性对照BHA和BHT,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Fe3+的还原能力(Trolox当量=711.57±10.14和628.4±11.30μmol/g)均弱于阳性对照BHA和BHT(Trolox当量=6633.04±114.04和1581.68 ±97.41 μmol/g).  相似文献   

20.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疏毛绣线菊总抗氧化活性行评价,将测定结果与阳性对照药物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42.2μg/m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052.46μmol/g),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6.4μg/mL)较好,但均弱于阳性对照药物BHT(IC50和TEAC值分别为23μg/mL、2.3μg/mL和1532.7μmol/g)。实验证明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