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相关肺炎者104例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静脉滴注600 mg利奈唑胺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1.0 g万古霉素注射液,均为1次/12 h。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G+菌清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2.0%,37%)、病死率(28.0%,44.4%)、G+菌清除率为(72.0%,55.6%)、机械通气时间短、副作用少,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痰培养物中细菌构成及其耐药情况,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治疗提供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肺炎患儿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小儿肺炎病原菌在临床上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进一步分析。结果痰液培养阳性患儿183例,其中多重细菌感染患儿16例,共培养出199株细菌(剔除同一患儿的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8株(64.32%),革兰阳性菌71株(35.68%)。主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19.60%)、金黄色葡萄球菌(16.08%)、卡他莫拉菌(13.57%)、肺炎克雷伯菌(11.06%)和大肠埃希菌(10.05%)。多重细菌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混合为主(共5例,31.25%)。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绝对敏感。卡他莫拉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米诺环素等绝对敏感。肠杆菌科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相似,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头孢替坦敏感率在95%~1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在95%~100%。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大于9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不够敏感,但中敏率达到75%以上。结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是本地肺炎患儿痰液中常见菌,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严重,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的效果较好,利奈唑胺对阳性菌效果较好;左氧氟沙星可用于革兰阴性和阳性菌混合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针对性和用药时间,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尽可能维护正常菌群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流行分布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趋势,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患儿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1 476例各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26.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5株(68.7%),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93株(24.1%),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28株(7.2%)。3年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62.7%和54.9%。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较敏感。结论 PICU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常见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术后监护的42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患儿送检共152份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共分离出66株致病菌,阳性率为43.4%,以呼吸道来源为主,占71.2%。66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G^-)63.6%,革兰阳性菌(G^+)27.3%,真菌9.1%。常见G^-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常见G^+菌为金黄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G^-菌中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100%敏感,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氯霉素敏感在85.7%以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为66.7%100%。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敏高度感度,敏感度在91.6%以上。G^+菌中金黄色葡萄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100%敏感,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00%。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西丁、美洛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吡肟均有83.3%以上的敏感性,对于阿莫西林仍有66.7%的敏感性,但对于大环内酯类100%耐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 100%敏感。结论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常见致病菌以G^-菌为主,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该类细菌的有效抗生素。万古霉素是G^+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两性霉素B是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为避免耐药率上升,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 MRSA)肺炎的 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至2013 年10 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 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并对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利奈唑胺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 %,致病菌清除率为86.6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 %; 万古霉素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 %,致病菌清除率为84.3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P、TNF-alph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利奈唑胺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万古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老年MRSA 肺炎的疗效差异性不大,但利奈唑胺整体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011-2012年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2012年间因CAP住院的患儿241例,所有CAP患儿均于住院第2天采集空腹血行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查,包括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结果:24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支原体感染阳性74例(30.7%),其中132例男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8例(28.8%),109例女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6例;〉3岁患儿的感染率为41.2%,1-3岁患儿感染率26.2%,〈1岁婴幼儿感染率为5.4%;2011年CAP患儿支原体感染率为19.4%,而2012年为34.6%;74例支原体阳性患儿合并其他感染者6例。结论: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重要地位,且有升高趋势,应重视婴幼儿支原体感染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致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253株,均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调查显示感染的最危险因素是患者年龄≥60岁,主要标本来源于痰液(75.5%);药敏试验表明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1%、86.2%、81.4%和76.7%,而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2.0%。结论肺炎链球菌是引发本院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检出于痰标本,其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表现出多药耐药,临床必须加强对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监测,阿莫西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该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郝丽杰  杨伟  马丽娜  李耘  冯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3):6487-6488,6495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的特点,为高龄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高龄重症肺炎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总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男14例,女2例,年龄81-99岁,平均91.2± 1.4岁.有13例(81.25%)发生血小板减少,多在用药3~7天发生,停药后恢复时间5~10天.结论:利奈唑胺治疗80岁以上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下降发生机率高,建议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象,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及时停药,以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并进行病毒病原学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1-7岁住院儿童853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段的肺炎患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不同季节肺炎分布特点,统计不同病毒病原体住院肺炎儿童入院时的症状或体征情况,记录住院肺炎儿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32例住院儿童中,肺炎患儿2476例。1岁患儿肺炎、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54.67%(703/1286)、1.14%(8/703);7岁患儿肺炎发病率最低,为12.52%(126/1006);6岁和7岁重症肺炎发病率均为0.00%。冬季肺炎发病率最高,为33.38%(724/2169),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率相当。病毒病原学显示,至少1种病毒检测阳性的有2061例,阳性率为83.24%。腺病毒和偏肺病毒阳性患儿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比例高于其他病毒感染;各种病毒阳性病例中,咳嗽、咳痰、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出现的频率相当。住院肺炎患儿中出现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占比为21.16%,其次是心力衰竭,占比为14.82%,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8.72%,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2015-2017年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发生率以1岁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冬季最多见,病毒病原体中以腺病毒和偏肺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症状较多,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肺炎就诊我院的儿童其感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调阅2008年一月-2012年1月间,所有因肺炎入住我院并在我院治愈的患儿病历及呼吸道标本中的细菌分离、培养、耐药性报告单,剔除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儿童肺炎,仅针对分离出的388株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定的研究期间内,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以冬春,秋冬交替时段高发.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48.9%、53.8%、52.6%和55.7%.另外,统计还发现SP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77.8%)、阿奇霉素(82.0%)、红霉素(86.9%)、四环素(79.9%)、克林霉素(80.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69.1%)等的耐药性也较以往的报道为高.尽管SP的耐药性较为严峻,但SP对临床部分抗生素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其中比较敏感的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氧氟沙星以及利奈唑胺,这给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SP所致的感染性肺炎提供了很好的取舍参考.结论: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经典的治疗药物青霉素的耐药逐年升高,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峻,使用抗生素治疗SP感染时应注意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究细菌性肺炎患儿实行闭环式护理管理模式后患儿临床症状、呼吸道菌群及疾病复发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8)。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闭环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呼吸道菌群分布情况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细菌性肺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及咳痰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48.39%,15/31)、金黄色葡萄球菌(38.71%,12/31)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31.82%,21/66)、大肠埃希菌(34.85%,23/66)为主。观察组患儿治疗1周后呼吸道革兰阳性菌分布比例(33.33%,12/36)低于对照组(37.04%,20/54)。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道细菌总检出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3.64%(2/55),对照组为12.07%(7/5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9.09%(49/55),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呼吸道菌群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应用闭环式护理管理模式后,可明显改善细菌性肺炎患儿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抑制呼吸道革兰阳性菌群生长,但对治疗后复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LEARNING OBJECTIVES:: After studying this article, the participant should be able to: 1. Identify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2. Recogniz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3. Understand the treatment and indications for decolonization of patients who have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infections. SUMMARY::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has evolved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s a new health threat seen by plastic surgeons and is an increasing cause of soft-tissue infections. This pathogen has several distinct virulence factors and uniqu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that distinguish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from traditional 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9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50~80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用5~7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肺部哕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2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以便为临床感染治疗及预防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金葡菌232株。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血浆凝固酶、金葡菌单克隆抗体及Vitek-32型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头孢西丁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WHONET5.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金葡菌最多,占44.0%,其次是脓液(20.3%)和血液(18.1%)。232株金葡菌中共检测到MRSA 131株(56.6%),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50.0%;耐药率在10.0%~50.0%的有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夫西地酸;对替考拉宁耐药率非常低(1.3%);未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下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是金葡菌的主要感染部位;金葡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近3年来趋于稳定,糖肽类抗菌药物对其仍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精液和尿液,MRSA的分离率为22.0%。MRSA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所有的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MRSA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头孢克罗的耐药率分别为92.6%、33.3%、67.7%、92.6%、82.1%和75.1%。MSSA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为75.6%、32.3%、50.5%、7.1%、25.3%和4.5%。结论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社区感染的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而MSSA除青霉素和红霉素外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呼吸 机患者130 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研究组(86 例)和对照组(44 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 动杆菌的临床特征,然后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 分布科室主要以ICU 为主,大约为76.74%,神经外科次之,大约为8.14%;研究组呼吸机应用时间(18.72± 3.15)天显著长于对照 组(6.18± 0.02)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或者亚胺培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1.86%。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多发生于ICU,且感染者呼吸机应用时间较长,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孙俭红  曲书强  张驰  张磊  陈霞 《生物磁学》2011,(24):4896-4898
目的:总结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平喘、消散肺部湿啰音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一般治疗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血糖监测技术、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0、-19.688;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技术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3.91%和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450,-12.152;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9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098;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菌株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至2012年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及菌株资料。结果2009年至201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共80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A)占50%。2009年至2011年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逐年提高,201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MRSA血流感染患者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留置静脉导管及体腔引流管、气管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为易感因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中,MRSA检出率高,占50%,临床表现大多较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重视和预防院内感染后能明显降低MRS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颅内出血的患者,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的374例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1.8%,革兰阳性球菌占4.0%,真菌占14.2%。分离率较高的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73.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