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岁至5岁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结果:9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患者在接受抗感染、适当的皮肤护理联合其他支持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疗程7~16d.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早期应用足量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治疗和合理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热毒灵致大泡表皮松解型药疹伴全身感染和血气胸死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方法:详细报道1例热毒灵致大泡表皮松解型药疹伴全身感染和血气胸死亡的案例,并对该案例的相关性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尸体检验与死亡原因的鉴定。结果:本案结合案情资料、尸体检验及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内的其他相关法医学检验证实因大泡表皮松解型药疹伴皮肤及全身感染和血气胸死亡,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结论:热毒灵致大泡表皮松解型药疹伴全身感染和血气胸死亡的法医学鉴定应根据案情资料并结合用药史、有关病历资料、生前临床表现、解剖发现、病理组织学检验、法医毒化检验并参考特殊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3.
正别嘌醇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减少尿酸的产生,降低血尿酸水平,是临床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药物。据报道约0.4%使用别嘌醇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热、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重症药疹的类型较多,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常见有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以及剥脱型皮炎型[2]。若治疗护理不当,易造成严重的后果。2015年8  相似文献   

4.
细菌L型的厌氧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条件下以羧卡青霉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形成L型,观察细菌L型在厌氧条件下的形成、形态、生长及时渗透压的敏感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形成L型或其L型在厌氧条件下亦不能返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虽能诱生L型,但形成丝状体的构成L型菌落难以传代培养,厌氧培养未见L型圆球体和典型L型油煎蛋样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在含1%~10%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L型在含2%~6%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涂片染色或返祖试验证实细菌L型在含0.5%NaCl的L型培养基或常规细菌学培养基上亦可生存。非菌落性L型巨形体和丝形体是细菌L型在琼脂培养基上广泛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5.
两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鑫浈  张宝荣  丁美萍  张灏  夏昆  胡正茂 《遗传》2007,29(3):301-305
为了明确两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临床、病理特征、角蛋白9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KRT9基因的突变, 对2名先证者的手掌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直接测序分析的方法, 对家系中46名成员的KRT9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发现两名先证者的表皮都呈显著的角化过度, 颗粒层和棘层明显增厚, 真皮浅层有轻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上基底的棘层和颗粒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中都有特征性的空泡变性存在; 角蛋白9只在棘层和颗粒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两个家系患者分别存在KRT9基因的点突变N160S和L167S; 说明这两个家系都属于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 KRT9基因N160S和L167S突变分别导致这两个家系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肾被囊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潜能和稳定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129小鼠E14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呈β1整合素、CK15和CK19阳性的表皮样干细胞克隆,无菌手术下移植入129小鼠双侧肾被囊内,术后4周、6周和8周取材。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形态学和CEA和CK18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129小鼠肾被囊内4周,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种植6周和8周,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汗腺样、皮脂腺样及毛囊样等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汗腺样结构呈CEA和CK18阳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肾被囊微环境下,可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皮脂腺样及毛囊样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在新生儿中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诊治情况,为新生儿SSSS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儿童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十年间收治的20例新生儿SSSS病例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共20例;前5年的1例,后5年19例,平均年龄约为18天2小时;本组病例中18例(90%)无明确的发病诱因。65%于夏秋季节患病,农村地区以及男孩多见;100%有红斑伴水疱和随后出现脱屑;10例检查心肌酶谱均异常;18例中44.4%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近3年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分析显示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菌素类以及苯唑西林耐药率均达27.3%;85%双联抗生素治疗有效,心肌酶谱异常者均予以保心药物,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近年来SSSS患病新生儿呈增多趋势,新生儿期出现颜面部急性红斑和口周黏膜损害应更加警惕,目前高敏感率且治疗有效的药物宜选用头孢菌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复合制剂,在病程早期可加用保心药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光子嫩肤M22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到2022年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光子嫩肤M22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3 %,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联合组的红斑消退时间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油脂比例低于治疗前,皮肤含量水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的皮肤油脂比例、含水量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瘢痕基底深度较治疗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客观美学评分较治疗前高,联合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光子嫩肤M22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能降低瘢痕基底深度与皮肤油脂比例,提高皮肤含水量,能促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皮肤的美学评分,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75例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我院75例SSSS患儿的病历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治疗过程。结果:儿童SSSS的发病以婴幼儿为多主,农村的发病率大于城市,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最为多见,临床分型主要为泛发性。加用头孢霉素组的触痛消失时间、红斑水疱进展停止时间和红斑消失出现脱屑时间与加青霉素组相比较均明显缩短;加用头孢霉素组的治疗时间为6.61±1.01天,与加青霉素组的7.45±1.22天相比明显缩短;病程与加青霉素组相比亦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SS以婴幼儿为多发,但大儿童亦存在发病的可能。SSSS可能有明显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最为多见。治疗时,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PCR检测方法,为蜡样芽胞杆菌性眼内炎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编码蜡样芽胞杆菌细胞毒素的cytK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PCR;PCR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序列与GenBank比对验证扩增产物;将计数过的5株蜡样芽胞杆菌菌悬液,梯度稀释后分别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确定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别用眼部常见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以及枯草芽胞杆菌DNA进行特异性试验;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到人工污染致病蜡样芽胞杆菌的房水标本中,并分析其灵敏度。结果5株分离自眼内炎患者标本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均扩增出360bp左右的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一致;该法检测在5h内完成,方法灵敏度达7.5~15.0CFU/mL;其他菌株检测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对模拟感染房水标本的PCR鉴定结果与分离培养对比,二者符合率为100%,模拟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与纯菌结果一致。结论cytK基因为靶基因的PCR用于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为眼内炎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面癣是皮肤癣菌病发生在面部皮肤的特殊类型。由于颜面部血管淋巴丰富,角质薄,无毛发保护,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正常的皮肤屏障易受紫外线、灰尘等伤害,致真菌侵犯角质层而引发各种皮损[1]。本文综述了面癣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谱及临床诊治进展。1临床特征典型的面癣早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炎性病变,后进展成环形、边界清楚、带有鳞屑的红色皮损,边缘较正常皮面稍高,中央有自愈倾向,近似正常皮肤,有时伴轻微瘙痒[2]。不典型的面癣皮损呈多种表现:弥漫性、大片性或水肿性红斑,丘脓疱疹,皮损边界不清,可有糜烂、渗出、结痂、色素减退或沉着。Noguchi等[3]称面癣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颊部,其次为耳廓及其周围区域、下颌骨区域。眉区[4]、眼周[5]、口鼻[6]及大面积多部位的面癣[7]也有报道。此外,面部毳毛也可感染真菌,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症状极不典型,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毛囊炎、丘疱疹、脓疱等[8]。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特点和近年来细菌学演变情况.方法对57株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病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生~7天25株(44%),擦"马牙”31例(54%),脐部红肿或分泌物18例(32%),硬肿症16例(28%),均有不同程度黄疸.分离出77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17株(22%),表皮葡萄球菌18株(23%),L型细菌35株(45%).治疗前血清疸红素(TBS)为(318.6±67.8)μmol/L.结论早期新生儿,擦"马牙”及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败血症发病率高.可引起黄疸.金葡菌和表葡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细菌L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例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分析及近10年的文献复习,探讨红色毛癣菌致头癣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确诊的头癣4例,致病菌均为红色毛癣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皮损特征、病程、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并对近10年与红色毛癣菌相关头癣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4例头癣,前3例为学龄前儿童,第4例为老年女性,仅1位有宠物接触史。病史显示,与儿童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足癣和甲癣,且有抠脚等不良习惯;第4例患有糖尿病和甲癣多年,且头癣与其甲癣的真菌培养鉴定结果一致,均为红色毛癣菌。经口服抗真菌药物规范治疗,4位患者均在4~8周内治愈。近10年来文献回顾发现,头癣中红色毛癣菌的分离率国内文献的数据是0.6%~15.8%,英文文献的数据是0.8%~28.8%。因红色毛癣菌而发生的头癣,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有红斑性鳞屑、脱发、渗出等病变,也有脓癣型和黑点型。结论红色毛癣菌导致头癣的报道并不少见。与患有浅部真菌病的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以及自身传播,可能是红色毛癣菌性头癣的主要传播来源。无论儿童或成人,只有提高对不同临床形式的头癣的认识和警惕性,把真菌学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才能有助于更多病例的确诊。  相似文献   

14.
肠虫清致药疹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陈文 《蛇志》2001,13(2):54-55
肠虫清为广谱驱虫药 ,有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 ,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  病例 1 患儿 ,男 ,2岁 1 0个月。因皮疹 5h于2 0 0 0年 1月 3日入院。 2天前因阵发性脐周痛 ,口吸服肠虫清 40 0 mg,2 4 h后患儿倦怠 ,烦躁 ,停止玩耍 ,48h后排出蛔虫 2条 ,随之皮肤逐渐出现红色及暗红色大小不一的丘疹 ,并迅速扩大 ,中心处有水泡 ,无痛痒。查体 :体温 37℃ ,脉搏 1 0 8次 /分。急性病容 ,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 ,无压痛。全身皮肤潮红 ,压之退色。右眼睑、面、颈、胸、腋下及上肢伸侧有散在米粒大小紫红色丘疹及直径2~ 5cm的水泡。右眼睑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