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白念珠菌感染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固有免疫系统来发挥抗真菌作用,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细胞用于识别PAMPs的分子,其中Toll样受体和C型凝集素家族是识别白念珠菌的主要PRR。这两类受体被激活后,会通过信号通路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募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来杀灭白念珠菌,同时,还可传递相关信号诱导Th1、Th2、Th17和Treg等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活化,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对模式识别受体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常导致黏膜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应答在宿主抗黏膜念珠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IL-17生产型固有细胞在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固有免疫分子和固有免疫细胞两方面探讨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白念珠菌通常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损时,如创伤、皮质激素应用、营养失调、免疫功能缺陷、抗生素应用及细胞毒药物使用致菌群失调或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等,白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黏膜甚至全身性的内源性感染。一旦感染,宿主先天免疫细胞通过识别白念珠菌特异抗原,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此同时宿主适应性免疫应答也被激活,分泌相  相似文献   

4.
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启动固有免疫反应,经级联信号转导,激活下游转录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进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以及Ⅰ型干扰素,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TANK结合激酶1 (TANK binding kinase 1,TBK1) 作为一个中心节点蛋白,参与多条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的传导,可同时激活NF-κB和IRFs,是机体抗感染过程中关键的蛋白激酶。TBK1的精准调控对维持机体免疫稳态、抵抗病原体入侵至关重要。文中综述了TBK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泛素化调控机制,以期为病原体感染及自身免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转染小干扰RNA片段(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被广泛用于沉默基因表达.外源性核酸短链的进入能激活Toll样受体,触发免疫应答,促进机体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 siRNA还能活化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ds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R)等胞内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免疫反应引起机体功能障碍.siRNA的免疫效应与其核苷酸链的长短、碱基序列、核糖结构等密切相关,相应的化学修饰能阻断其激活模式识别受体,抑制固有免疫应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iRNA对固有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改善基因沉默效应和拓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6.
固有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抵御微生物和异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些细胞广泛参与As中泡沫细胞形成、斑块内基质降解、细胞凋亡、血管新生和斑块破裂等事件.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细胞上识别病原体(或某些内源性成分)相关分子模式的一类受体分子,包括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反应.Toll样受体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As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TLR2和TLR4对As起促进作用,而TLR3具有As保护作用.NLRP3炎性体与动脉血管壁的早期损伤有关.对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及模式识别受体在As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As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能为临床上防治心血管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固有免疫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首道防线,亦是机体有效启动和维持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而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免疫分子,因此,机体对固有免疫细胞及其模式识别受体的精细调控尤为重要。表观遗传学是近年研究热点,其在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就近年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及非编码RNA等在调节固有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及其模式识别受体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述,以期为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等研究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生隐球菌感染机体后,经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引发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激活核因子NF-κB,进而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诱导相关炎症因子的生成,活化Th1、Th2、Th17等适应性免疫细胞,同时募集巨噬细胞吞噬清除隐球菌。目前对隐球菌模式识别受体的种类及功能仍有待探索,对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需深入,充分研究模式识别受体和下游信号传导,将对隐球菌病的免疫调节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oll - like receptor,TLR)是在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TLR识别来源于病原体或机体损伤产生的“危险信号”,介导多种炎症因子释放,激发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启动固有免疫并进一步活...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简称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乙脑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嗜神经性,它在神经元细胞中大量增殖并造成其损伤,以干扰素(interferons, IFNs)为核心的固有免疫应答在机体抵御乙脑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乙脑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后,宿主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病毒的结构成分,并经接头分子和转录因子等信号传递,介导IFN的产生。IFN随后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转录多种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 ISGs),启动宿主对病毒的固有免疫应答反应。现就乙脑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的固有免疫相关分子,如模式识别分子、关键接头分子、转录因子及IFN信号转导过程中相关的调控分子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于垚  何慧倩  吴梦雪  贾鑫明 《菌物学报》2020,39(11):2088-2108
念珠菌是一类最常见的人类机会性致病真菌,可导致致命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深入了解念珠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念珠菌病提供新的理论策略。本文综述了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了念珠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两方面内容,重点分析了念珠菌的形态转换、分泌型蛋白、模式识别受体以及介导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并对未来念珠菌与宿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宿主通过胚系基因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监测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毒核酸等),迅速启动免疫应答反应。宿主自身的核酸如果错误地出现在细胞质中,也会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引发自身免疫疾病。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是最近鉴定出的内质网接头蛋白,可以动态监控细胞内DNA以及环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s,CDNs)的异常存在,发挥承上启下的抗微生物感染的枢纽功能。该文概述STING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前沿进展,并对有待突破的科学问题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所以先天免疫系统是其抵御外来病原入侵的唯一方式,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和体液防卫机制,这2种机制可被模式识别受体(PRR s)分子所触发,PRR s可与微生物表面特异的物质识别并结合,通过结合,这些PRR s通过包囊和噬菌作用直接杀死微生物,或者通过丝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和细胞内免疫信号途径间接引发不同的防御反应以抵御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菌结合蛋白(GNBPs)和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作为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在识别微生物病原并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做出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GNBPs和PGRPs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炎症小体是存在于细胞内由激活自身免疫应答的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可诱导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1自我剪切,caspase-1能够调控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产生,并进而刺激炎症小体的形成和分泌,调控机体的自身免疫应答反应。NLRP3炎症小体属于NOD样受体家族,是一种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发挥激活机体免疫炎症的关键作用。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NLRPs结合,启动固有免疫应答,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归纳近年来炎症小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以炎症小体为作用靶点,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白念珠菌作为一种二相菌,存在酵母相和菌丝相二态,本实验研究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白念珠菌刺激阴道上皮细胞,比较其引起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以阴道上皮细胞株VK2/E6E7为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活的白念珠菌和热灭活白念珠菌SC5314(感染指数MOI分别为10、50、100)进行刺激,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 h、6 h、12 h感染组细胞的促炎因子TNF-α和趋化因子IL-8的分泌水平。结果活的白念珠菌在K-SFM细胞培养基中呈菌丝相,热灭活的白念珠菌在K-SFM培养基中呈酵母相。两相感染组分泌IL-8和TNF-α水平与未感染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在各个MOI条件下,菌丝相感染组释放细胞因子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酵母相;在MOI=10时,菌丝相感染组释放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强于酵母相感染组,而随着MOI的增大,结果相反。结论酵母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均能诱发阴道上皮细胞出现显著免疫反应。同时,在MOI=10时,菌丝相白念引起的免疫反应强于酵母相白念。两相感染组免疫反应强度的差异提示两者引起免疫应答的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念珠菌作为共生菌定植于机体黏膜表面,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感染,但当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或微生态失衡等状况时,可引发口咽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黏膜感染。对于念珠菌黏膜感染的治疗,虽然抗菌药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宿主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黏膜上皮细胞作为抵御念珠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念珠菌—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党一璞  肖佳妮  王颖 《生命科学》2020,32(4):335-342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是高等脊椎动物中相对独立又互相协同的两类免疫应答。经典的免疫学理论认为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区别于固有免疫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近年来发现的"驯化免疫"(trained immunity)现象显示,固有免疫细胞在接受病原体、细胞因子或其他代谢产物刺激后,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和代谢重编程等方式改变细胞表型,使其在再次活化时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驯化免疫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固有免疫系统可以同样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驯化免疫应答则可能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和β-葡聚糖为代表的驯化免疫应答特征及调控机制,并综述了驯化免疫这一新概念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18.
NK细胞识别受体(NKR)和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系统最重要的2个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家族,位于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二者各自具有独特的识别外来或内源性的危险信号、区分自我和非我的识别机制,同时又相互协同、相互调节,成为启动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以及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以NK细胞为载体将TLRs/NKG2连接起来,阐明这2类重要的天然免疫受体间的识别和调节关系,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或刺激时固有免疫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并为有效控制感染、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崭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黏膜上皮细胞构成了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在内的一个广阔的黏膜界面。黏膜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共同组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黏膜免疫防御系统。黏膜上皮细胞通常是病毒感染的初始靶细胞。大多数DNA和RNA病毒都能直接感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可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感应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从而识别病毒,并启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近10年来,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和caspase-1信号通路激活及其相应的抗感染效应成为固有免疫研究一个热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巨噬细胞识别,启动形成不同类型的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产生,造成细胞焦亡。对巨噬细胞炎症小体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固有免疫的理解,促进了免疫识别、免疫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病理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固有免疫细胞一样,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的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和分布。黏膜上皮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型和III型干扰素,实现快速的炎性应答和发挥抗病毒作用。黏膜上皮细胞的这种快速应答释放出的各类细胞因子共同招募、激活和协调固有免疫细胞发挥固有免疫应答,并进一步调节、诱导特异性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可见,黏膜上皮细胞是病毒侵染与机体免疫的一个最初的重要交汇处。在这个初始交汇处,黏膜上皮细胞不仅对局部黏膜免疫应答起作用,而且对系统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然而,黏膜上皮细胞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以及相关炎症通路的激活尚处于启蒙时期。黏膜上皮细胞与炎症小体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III型干扰素及其在黏膜上皮细胞的独特表达分布,以及其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抗病毒功能近年逐渐得到关注,详细机制需深入研究。此外,黏膜上皮细胞还是黏膜免疫应答特异效应因子Ig A抗体分泌和发挥功能的平台。Ig A特异性抗病毒功能,尤其是Ig A独特的上皮细胞内中和病毒复制的功能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概述病毒入侵黏膜上皮细胞并起始病毒复制过程,以及黏膜上皮细胞识别病毒感染启动固有免疫应答,调节特异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部分研究的交叉前沿。  相似文献   

20.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核酸和蛋白质装置进行增殖,并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感染众多靶细胞c一旦建立感染,抗原呈递细胞通过内源性抗原呈递途径加工、呈递病毒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应答。病毒特异性免疫主要机制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清除病原体和感染的靶细胞.同时CD8^ T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