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眼镜蛇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群英  郭天国  龚新国  龚雪嘉  郭德志  郭天昆  尹建生 《蛇志》2009,21(3):183-186,F0003
目的研究眼镜蛇的驯养繁殖技术。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我国宝贵的眼镜蛇类资源。方法在室外模拟野生眼镜蛇的生境.在室内以散养、箱养相结合.配备科研人员及各种先进设施;在驯养过程中观察眼镜蛇的生物学特性。总结驯养管理技术、经验及疾病防治。结果解决了眼镜蛇人工驯养繁殖的技术难题.如眼镜蛇自动采食、无冬眠、蛇病的防治、异地杂交提高眼镜蛇的质量及产量等。结论本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大规模展开人工驯养繁殖眼镜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东北部作为黑叶猴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黑叶猴的数量在近30年急剧下降,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深入了解黑叶猴在贵州东北部地区地理种群的分子变异及遗传水平现状,可以为黑叶猴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以黑叶猴的粪便、毛发为实验材料,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对采自贵州东北部地区黑叶猴野生种群79个粪便样品和黔灵公园笼养种群22个粪便样品、5份毛发样品的线粒体控制区(mt DNA D-loop)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贵州东北部黑叶猴样品共获得88条395 bp的序列,共有30个多态位点,其碱基突变形式为转换和颠换,无插入和缺失,共6个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贵州黑叶猴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群,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贵州东北部地区野生黑叶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种群适应能力与进化潜力,为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曾伟才 《蛇志》2004,16(1):76-77
蛇类在药用、食用及化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场需求量大,价值高.然而,我国野生蛇类资源已逐年减少,野生蛇的规格、质量也逐年下降,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靠人工驯养繁殖,把野生变为家养,才能满足人类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1999年至2000年,采用瞬间采样法对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扰生境中的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日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生境中野生成年黑叶猴在全年的行为时间分配中表现为休息和摄食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35.41%和31.67%;其次是游走、拥坐和嬉戏,分别为14.44%、9.61%和8.54%;仅将很少时间用于理毛行为,为0.33%。与未干扰生境相比,干扰生境下黑叶猴全年中除用于休息的时间下降外,用于其余活动类型的时间均有所提高。研究还表明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活动规律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性。休息和摄食行为在各季节日活动规律中都存在显著高峰期,但高峰期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同。游走、嬉戏和拥坐行为在各季节的日活动规律所占比例均较低。理毛行为存在季节有或无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1999年至2000年,采用瞬间采样法对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扰生境中的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日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生境中野生成年黑叶猴在全年的行为时间分配中表现为休息和摄食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35.41%和31.67%;其次是游走、拥坐和嬉戏,分别为14.44%、9.61%和8.54%;仅将很少时间用于理毛行为,为0.33%。与未干扰生境相比,干扰生境下黑叶猴全年中除用于休息的时间下降外,用于其余活动类型的时间均有所提高。研究还表明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活动规律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性。休息和摄食行为在各季节日活动规律中都存在显著高峰期,但高峰期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同。游走、嬉戏和拥坐行为在各季节的日活动规律所占比例均较低。理毛行为存在季节有或无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贵州黑叶猴日活动时间的分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1998年至2000年,采用瞬间采样法对贵州省沿河县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日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成年黑叶猴在全年的行为时间分配中表现为休息所占比例最多,为63.8%;其次是摄食和游走,分别为22.0%和12.3%;嬉戏、拥坐和理毛行为最少,共1.9%。不同季节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活动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不同季节各种行为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摄食和休息均存在2个高峰期,但是夏季摄食有4个高峰期,夏季和秋季休息存在3个高峰期。游走在四季的日活动中变化平稳。嬉戏、拥坐和理毛行为存在季节性有或无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与政府报告数据并结合我们在贵州的最新调查与监测数据,总结过去20年间黑叶猴在贵州的分布、种群变动及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保护管理建议。贵州黑叶猴野生种群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约10%~20%:从20世纪90年代的约109群1000只增加到现在的约132~137群1160~1200只。但同期黑叶猴已从5个原有的分布点绝迹,现仅存于大沙河、柏箐、麻阳河、宽阔水和野钟等5个保护区,总面积约912km2。现有的5个隔离分布点保存有全球黑叶猴野生种群(1800~2000)的约62%,是黑叶猴物种保存的最关键地区,并应该给于保护管理的优先考虑。偷猎压力在贵州相对较小:在过去的20年间仅有3次偷猎的官方记录。黑叶猴在贵州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与退化。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农作物和烟草种植为目的的耕地扩大,以做饭、取暖以及烟叶烘烤为目的的薪材需求,以及家畜(主要是山羊)的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8.
中国蛇类保护和养殖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丕鹏 《蛇志》2009,21(3):173-176
蛇类是中国一类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对其利用由来已久,然而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致使蛇类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但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蛇类人工驯养繁育的发展和探索。作者总结了中国蛇类资源概况、保护法律法规和措施以及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蛇类养殖及技术简况。  相似文献   

9.
果子狸在野生条件下一年产一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 ,为了提高果子狸的繁殖力 ,我们进行了年产两胎的试验和幼狸人工哺育的初步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年产两胎试验用母狸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果子狸驯养繁殖基地提供。人工哺育研究用幼狸为年产两胎试验的母狸所产的第一胎仔狸。1 2 催情药物 选用三合激素作为受试母狸第 2次发情交配的催情药物。1 3 方法1 3 1 年产两胎试验 选择 2 2只于 4月~ 5月初产第一胎的母狸 ,仔狸分别于不同的日龄进行人工哺育 ,5天以后母狸注射三合激素 1 5ml/只 ,并…  相似文献   

10.
黑叶猴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rgues)又叫乌猿,是我国珍贵动物之一。产于广西左江附近的石山地区。室内驯养的历史虽比较悠久,但由于对它的生态规律和生活习性缺乏了解。过去只采取一般的饲养方法,成活率很低,驯养不易成功,新捕回来后死亡率往往达90%左右,有时甚至全部死亡。我们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叶猴死亡主要因一些肠道疾病所造成,特别是急性胃肠卡他,急性胃扩张和胃肠炎等。而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由于它的适应性和饲  相似文献   

11.
白逢彦 《微生物学报》2023,63(5):1748-1770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被广泛应用于酒类酿造和食品发酵等行业,其被人类利用的历史已有近万年。酿酒酵母也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研究者对其自然和驯养种群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学、群体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更新了对其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自然进化和驯养史以及进化动力等方面的认知。发现酿酒酵母在原始森林等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可能偏好阔叶树树干、腐木和周围土壤等生境。中国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该物种最古老的谱系也仅发现于中国,说明中国可能是该物种的起源地。生态适应是塑造该物种群体结构的主要力量,导致其野生和驯养群体之间的明显分化。驯养群体又分化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大类群,每个类群内又形成不同的驯养谱系。该物种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其驯养群体,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主要由中性突变引起。中国野生和驯养群体在麦芽糖利用能力、基因组杂合性、子囊孢子形成率和孢子活力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这2个群体采取不同的生活策略来适应其不同的生活环境。驯养群体通过群体或谱系特异性基因拷贝数...  相似文献   

12.
倪丽菊  陶凌云  柏熊  胡建华  高诚  谢建云 《遗传》2011,33(9):989-995
根据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亲和原理, 利用磁珠富集法筛选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微卫星分子标记。链霉亲和素磁珠捕获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 然后与连有接头的单链限制性酶切片段复性结合, 获得含有微卫星的单链片段, PCR扩增形成双链, 连接T载体并转化感受态细胞, 得到东方田鼠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挑选70个阳性克隆, 经测序分析, 获得微卫星序列92个。设计合成27对微卫星引物并成功筛选出21对可用引物, 取其中10对引物, 荧光标记后对3个人工驯养及野生东方田鼠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文章所构建的东方田鼠微卫星文库的阳性克隆率较高, 初步筛选的10个微卫星标记均为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在3个东方田鼠种群中, 野生湖南种群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均最高, 人工驯养的湖南种群次之, 人工驯养的宁夏种群最低。  相似文献   

13.
珍禽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珍稀和濒危鸟类.据统计,全世界共有鸟类9021种,我国产1186种,占世界鸟类的13%以上,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珍稀濒危种类.例如朱鹮、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褐马鸡、藏马鸡、黄腹角雉、绿尾角雉、黑长尾雉、蓝鹇等. 拯救濒危灭绝的鸟类和繁衍珍稀种群的工作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积极开展深入调查,发现新的资源,建立野生鸟类的自然保护区之外,还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驯养和繁殖,争取繁殖出一定的数量,再把它们放回到野生的环境中去.本文就有关珍禽的驯养和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0,(1):84-8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蛇及蛇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大,且蛇的价格持续攀升(目前眼镜蛇300元/公斤,水律蛇360元/公斤),诱人的市场前景也刺激了养蛇业的蓬勃发展。人工养蛇不但有利于野生资源保护,也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尤其当前国家对野生蛇类的驯养繁殖已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委托专家对蛇类产业进行调研,计划扶持和培养蛇类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研究》2012,(4):401+427
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建于1959年,是我国第一个灵长类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中心,最早开展灵长类动物的驯养繁殖和研究,为我国原子弹的辐射生物学研究做出过贡献。灵长类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开展了猕猴、树鼩、叶猴、长臂猿和滇金丝猴等的营养、  相似文献   

16.
野生中华鲟水族馆驯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4月3日~7月31日期间以捕捞于长江宜昌江段的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水族馆中的驯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摄食的饲料品种由1种逐渐增加至6种,日摄食量由120 g逐渐增加至2 000 g并逐渐趋于稳定,说明水族馆驯养池的环境适合野生中华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过年鸣鸡     
正毛泽东主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中国人对鸡有着深厚的情感,我国先人们早把鸡作为人与天地沟通的衶鸡、福鸡、吉祥鸡。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鸡是鸟类的唯一代表者,这足以证明中国人对鸡文化的历史积淀有多么深厚。恰逢农历鸡年之际,向读者分享一下鸡的五彩纷?呈。中国人对动物的驯养,经历了驯养野生动物、繁殖家畜和人工选择等三个阶段。原始居民驯育的鸡媒、鹞鹰、猎鹰就属于驯养野生动物,利用它们帮助主人狩猎,并  相似文献   

18.
鬣羚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鬣羚又名苏门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是我国重要野生珍贵动物之一,它的生态,以往记载不多,且有些记载与事实不太符合。多年来,各地动物园曾多次捕获进行驯养,但迄今驯养成功之例不多。为此,对其生态进行调查很  相似文献   

19.
鸡年说鸡     
孙悦华 《化石》2005,(1):2-5
20 0 5年是乙酉鸡年 ,在十二生肖中 ,鸡是唯一的鸟类 ,而鸡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 ,不能不说与中国长期饲养家鸡的历史以及丰富的野生雉鸡类资源有关。家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在分类上属于鸟纲鸡形目。古文记载 ,距今 30 0 0多年前我国就有驯养的家鸡了。近年来 ,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类似家鸡的骨骼 ,这个发现表明 ,我国驯养家鸡的历史很可能可以追溯到 70 0 0多年前。家鸡的祖先一般认为是一种称为红原鸡的野生鸡类 ,它在体形、羽色、习性及鸣声等方面都与家鸡最为相似。世界上的野生鸡类共有 2 8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野生与人工驯养的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状况。方法采用12个微卫星引物,对银川与呼和浩特地区捕获的野生长爪沙鼠群体和首都医科大学人工驯养20余年的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等位基因29个,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167、2.2500、2.25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7505、1.7195、1.6968;有11个微卫星位点呈现多态,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香隆指数分别为0.6239、0.5962、0.559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31、0.5051、0.482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08、0.3882、0.3655;银川和首医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033;呼和浩特和首医群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0.0592。结论3个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个群体之间及与总体之间的遗传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