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近地面大气微生物本底调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地面大气微生物本底调查研究进展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张松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在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微生物学与地质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微生物在矿业相关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生物及其技术在找矿、选矿、采矿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对微生物在矿产的成矿以及废弃矿区的环境修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通报》2020,(3):37-37
自1904年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提出根际概念以来,其研究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根际是植物吸收的关键门户,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调控区域。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发挥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类似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功能。根际微生物中的益生菌具有活化根区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抑制土传病害等功能,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的主要菌种来源。随着国内外微生物组研究的开展,根际微生物组的整体功能更受关注,充分挖掘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促进作物增产是农业微生物的主要研究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4.
标准化微生物培养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标准化微生物培养基研究进展吴清平,陈素云,阙绍辉,丘万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510070)70年代以来,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已从传统技术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逐步在微量、简易监测系统的兴起、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到微生物的自动化快速诊...  相似文献   

5.
凌代文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5):305-307,317
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续)凌代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rRNA/DNA和16SrRNA序列的测定已表明在系统发育上肠球菌和链球菌属、乳球菌属为同等相连群。当今使用反转录酶法分析测定16SrRNA全序列指示出肠球菌在系统发育上更...  相似文献   

6.
海洋微生物学:新机遇,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微生物对海洋及人类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微生物能产生陆栖微生物所不能产生的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潜力应用于医疗、食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海洋微生物研究充满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了"海洋微生物学主题刊",旨在展现我国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我国海洋微生物学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与新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微生物新型农业的理论基础:营养结构原理、增加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和熵定律等。简述了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发展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环保制剂等。分析了微生物新型农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新概念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态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寄居在特定个体的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的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microcommunity)或微生态系(microecosystem)。由于微生态学的崛起,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概念随着历史的进程,也在不断更新。现将这些新概念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生物群(组)研究的兴起,人体微生物组对机体健康或疾病作用的探索一度呈井喷之势,但研究技术及分析方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对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组的概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人体微生物群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模式,概括了微生物群与人体有关疾病的关系,提出了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中的6个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 ,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和矿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2.
煤的微生物液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红莉  陈文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5):284-286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的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修垣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2):154-155
在研究地球历史、地壳和沉积的形成、岩石风化以及矿物的形成和破坏等过程时,遇到并倍受注意的往往是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对于生物的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则常被忽视,置于不顾。但实际上,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种类最多、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分布最广、...  相似文献   

14.
李锋  宋浩 《生物工程学报》2017,33(3):516-534
电活性微生物(产电微生物和亲电微生物)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双向电子和能量传递来实现多种微生物电催化过程(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电解电池、微生物电催化等),从而实现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为开发有效且可持续性生产新能源或大宗精细化学品的工艺提供了新机会。但是,电活性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效率比较低,这已经成为限制微生物电催化系统在工业应用中的主要瓶颈。以下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电活性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成果,阐明了合成生物学如何用于打破电活性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途径低效率的瓶颈,从而实现电活性微生物与环境的高效电子传递和能量交换,推动电活性微生物电催化系统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产电微生物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产电微生物(Electricigens)的发现,使得微生物燃料电池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微生物能够以电极作为唯一电子受体,把氧化有机物获得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到电极产生电流,同时微生物从中获得能量而生长。这种代谢被认为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呼吸方式。以这种新型微生物呼吸方式为基础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同时进行废水处理和生物发电,有望可以把废水处理发展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是MFC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嗜热微生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嗜热微生物任红妍(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嗜热微生物是一类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如火山口及其周围区域、温泉、工厂高温废水排放区等。近30年来,这一类微生物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和兴趣。特别是在水的沸点和沸点以上温度条件下能生...  相似文献   

17.
陈兴  陈霞 《生物学通报》1997,32(12):9-10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生物的应用和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涉及范围较广。其中对与煤炭有关的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随着煤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行,微生物在洁净煤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使得对该领域内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1煤炭微生物脱硫煤炭脱硫是目前国际上急待解决的课题。根据煤中硫的形态分布,约60%~70%为黄铁矿硫,30%~40%属于有机硫,硫酸盐硫含量极少且易洗脱。就黄铁矿疏而言,物理洗选只能除去其中一部份,而且伴有煤粉损失;对于煤中有机硫,物理方法则根本无法去除。而燃前微生物脱硫技术由于具有…  相似文献   

18.
PCR-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静  吴凤芝 《生物信息学》2007,5(4):174-175,189
DGGE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研究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金的微生物浸出和回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是最稳定的元素之一。它常和银,铜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结合。在化合物中,常见一价和三价金。金的三价化合物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一价金离子可与含有氧和硫的配位基形成可溶于水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在岩石圈的表面层易流动。在一定的条件下,金的溶解、迁移和沉淀是由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的。金在自然界的复杂循环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微生物和金有密切的关系,在黄金工业中,人们有可能多方面的利用微生物。例如:加拿大温哥华基因探针有限公司研制了探测金矿的微生物探测器[1];加拿大、南非和美国巳用微生物预处理难浸含砷命矿,提高了金的浸出率[2]。本文仅就国外用微生物从矿石中直接浸出和从溶液中回收金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其资源保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微生物物种资源的保藏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微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保藏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阐明了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 ,同时介绍了保藏技术领域的研究动向和保藏机构或组织在微生物资源的保藏、开发和交流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