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酰胺薄膜层析及其用于蛋白质化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酰胺薄膜层析是1966年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层析技术。特别在用于分析氨基酸衍生物——DNS-氨基酸、DNP-氨基酸和PTH-氨基酸时,具有灵敏度高、分辨力强、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超过了过去分析这类化合物使用的纸层析、纸电泳、硅胶薄板层析等方法。在蛋白质化学结构分析中,聚酰胺薄膜层析结  相似文献   

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AME)由于其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等优点,目前已成为高校生化实验常规项目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糖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临床分离与检测。但它也是在生化实验中影响因素较多、较为复杂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实验。实验采用鸡血清蛋白代替价格昂贵的人血清蛋白进行PAME实验教学,并采取措施优化实验条件和程序,从而较好地调控了实验进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聚酰胺薄膜在醋酸乙酯-醋酸-乙醇体系中分离细胞膜上常见的几种单糖,具有快速、方便、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薄膜过滤法是对细菌微生物量测试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薄膜过滤法已成为应用日益广泛的药物测试方法。薄膜过滤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数据准确的特点,而被应用于多种药品的微生物检验。除此之外,薄膜过滤法还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回收和检验方法。本文对上述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作以适当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分分析是实验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方面,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又多集中于核酸和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分析,二者水解产物的分析有各种方法,聚酰胺薄膜层析是近年来用于这方面研究的一种新层析技术,特别是用于分析氨基酸衍生物——DNS—氨基酸和核苷酸时,具有灵敏、快速、微量和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DNS -Cl荧光标记氨基酸 ,聚酰胺薄膜层析 ,分析了慢性血吸虫病肝肿大、晚期血吸虫病肝肿大 ,慢活肝 ,慢迁肝以及肝硬化等五种不同肝损伤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 ,结果发现它们血浆游离氨基酸改变 ,均有一定的特异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薄膜电泳     
电泳方法是对生物组成成份的分离、分析不可缺少的技术。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等新的电泳技术。应用有支持物的电泳技术,不仅能鉴别和分析构成生物体的成份和生物大分子,同时对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面的应用也不断有发展。由于薄膜电泳所用的装置和用具可以自己制做,加上操作简便迅速,因而这样的电泳方法就成为生化研究中的常规重要技术之一。这种用支持物的电泳也叫区带电泳。薄膜电泳主要是用纤维素薄膜  相似文献   

8.
硒的生物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从施瓦茨(Schwarz,1957)证实硒是生物体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之后,硒对生物体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以有机硒的形式组成体内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结构,又以无机硒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对硒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很快,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毒理、药理及营养学等研究领域。由于它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其已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1硒的生物化学有关硒生化特性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重要的成果。罗特拉克(Rotruck等,1973)已明确硒的生化功能与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SHPX)的活性有关,它是一种含硒的酶,G…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质量的相关因素,总结保证生化检验前质量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病历资料,对其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发生的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出现生化检验差错的148例病例中,64.19%发生在分析前,23.65%发生在分析中,112.16%发生在分析后。在影响分析前质量的各项因素中,采样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样本送检不及时,另外患者准备不当、样本处理欠妥也是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生化检验分析的前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生化检验科应加强前质量管理、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原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由于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需要,逐渐扩展成应用基础科学,1987年四十二届联大在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时,各国代表一致认为当代已开始了生态建设的时代。生态工程正是适应了这一新时代的要求,综合了许多学科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生态学、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生化工程等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它本身具有特定的涵义和内容。生态工程是运用生态学中的物种共生及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所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学科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它的特点和电子技术一样,迅速与商品化结合,因此其工程化和工业化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促使生化工程的迅速发展。有关生化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生化工程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生化工程的研 究与开发、国内生化工程的一些进展等,本人已有文章发表于国内外会议与杂志上,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几个间题提出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株产黄酮类物质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不同组织部位共分离出45株内生真菌。应用显色反应、聚酰胺薄膜层析对45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做进一步检测,得到1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GL-2),经鉴定为明孢多节孢Nodulisporium hyalosporum。  相似文献   

13.
外源DNA导入技术,是植物分子育种的内容之一.它不同于目的基因分离、构建重组分子、装载体、转导的基因工程技术.它是以植物的植株为受体,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或供体的总DNA片段进行导入,最后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达到改良品种之目的.由于它简易可行,已引起了育种者极大的兴趣.近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已  相似文献   

14.
<正> Lowe氏眼、脑、肾综合症(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 of Lowe)首先由Lowe氏于1952年所报道。由于患者尿液明显的生化所见是该综合症特点之一,故一般把它分属于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在Lowe原始文献中载有对三名患儿尿液全面检查的资料;但由于当时的生化分析技术有限和检测仪器贫乏,对于尿中像氨基酸和蛋白质这样含量微少、种类复杂的物质的分析结果是不够精确的。在以后的一些国外报道中,由  相似文献   

15.
如今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推动了临床医学检验朝着系统化、规划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由于临床检验质量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其检验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存在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从根本提高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应用5SrDNA间隔序列分析鉴定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在DNA水平上的研究力度。就体细胞杂种的鉴定而言,仅形态、细胞学、生化方面的证据还远远不足,直接从DNA水平上鉴定其杂种性质已成为必然。目前,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体细胞杂种的方法有多种,如RFLP图谱分析、RAPD分析等。由于RFLP分析需要特异探针,RAPD分析的重复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种方法在体细胞杂种鉴定方面的应用。据报道[1],5SrDNA(即5SrRNA基因)在至今研究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是以串联重复单位组成的,与卫星DN…  相似文献   

17.
生化自动分析仪五十年代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室,近年来发展很快,各种不同型号的生化自动分析仪相继出现,迄今已有数十种之多。它对实现生化分析自动化,改变陈旧的手工法,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医学检验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1980年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研制成功 SF-1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我们于1982年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获得满意结果。证明该机具有性能稳定,准确性、重复性良好的特点。现将仪器以及我们二年多来的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农业战线的形势越来越好。谷物品种不断改良,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地提高。因此,很多单位都希望能提供一种简便的生化方法来测定谷物的营养价值。赖氨酸是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在谷物中含量常常作为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谷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它不需要象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那样的贵重仪器,所需主要试剂——三硝基苯磺酸(TNBS),已在上海生化研究所东风生化试剂厂开始生产。因此在一般农业科技单位都能推广。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我们欢迎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稿件。  相似文献   

19.
糖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 ,研究它作为生物信息分子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糖生物学 (glycobiology)这一名词是 1 988年由牛津大学生化系副主任德弗克 (Raymond ADwek)教授在《生化年评》上首次提出的 [1 ] ,这标志着糖生物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同年 ,牛津大学研制成功了 N-糖链的结构分析仪 ,并商品化。1 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糖与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作为生物分子中的 4大物质 ,早在 1个世纪前就已被人们认识 ,但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却远远滞后于核酸与蛋白质。 60年代 ,科学家发现细胞表面密布糖链 …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是来自土壤的真正腐生微生物、已被最广泛、深入地研究。象大肠杆菌一样,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作为一各典型体系被最广泛地应用。它具有一些独特的基因,例如:在芽孢形成、萌发以及生长过程中调节生化和形态变化的一些基因。其它独特的基因与胞外酶分泌过程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