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清除率及危重疾病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及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其中脓毒症休克37例,严重脓毒症者55例;存活60例,死亡32例。对本组患者血清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进行分析,探讨以上指标对其预后的评定价值。结果:1死亡组血清PCT、APACHEⅡ、乳酸分值均大于存活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小于存活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APACHEⅡ、乳酸分值均大于严重脓毒症组,LVEF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小于严重脓毒症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本组乳酸与APACHEⅡ呈正相关性(P0.01),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脓毒血症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通过对PCT、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监测以便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在应用目标指导下液体复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影响,本研究选取5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27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目标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A组)、另外27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抗休克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差异。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SBP、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CHE、LDH、淀粉酶、CK、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4 h、48 h,A组患者的SBP显著高于B组(p<0.05),血乳酸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24 h、48 h,A组的CHE显著高于B组(p<0.05),CRP、APACHEⅡ评分、LDH、淀粉酶、CK、AST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血清CHE恢复时间、反跳率、治愈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B组的37.04%(p<0.05)。本研究表明,应用目标指导下液体复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并不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6例,根据患者的最终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在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监护室的作为存活组(106例),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12h、入院后24h的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二聚体、CRP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血乳酸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D-二聚体、CRP、血乳酸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4、0.676、0.506,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检测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设为感染性休克组,早期采取液体复苏的方法进行救治。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52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血清PCT含量,对APACHEⅡ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行休克组患者的复苏液体量最少为4332mL,最多为10645mL,平均为(7602.85±1628.47)mL,复苏达标的平均时间为(17.67±3.75)h。感染性休克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治疗后24h为(8.77±4.66)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78±5.89)μg/L;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血清PCT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受试者的(0.03±0.01)μg/L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68±3.27)分、(10.46±3.18)分,相比于对照组的(7.22±1.15)分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治疗后24h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前后PCT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均呈一定的正相关(P0.05);PCT含量变化与快速复苏的液体量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而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将血清降钙素原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评估病情变化,能够为液体复苏提供有效的指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但其变化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复苏液体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severityscore,ISS)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急诊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ISS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住院期间的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结果:急诊多发伤患者入院时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ICU收住率和死亡率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死亡的急诊多发伤患者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ISS评分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87.06%,特异性为85.88%,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24%和8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预测急诊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95.29%,特异性为94.12%,均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I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两者结合使用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EICU 3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 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EICU住院时间3~28天,其中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3例、失血性休克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多数患者在加强治疗原发伤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较低潮气量机械通气、限制性液体复苏、控制系统性炎症反应等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早期、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畅气道,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降低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的致死率,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酸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血乳酸值分成升高者60例,乳酸正常者36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休克、机械通气和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根据APACHE Ⅱ评分(<15、15~24、≥25)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区别。结果:乳酸升高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机械通气、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明显大于乳酸正常组(P<0.05),病死率明显上升(28.3%vs 2.7%),(P=0.005);随着APACHE Ⅱ评分增高,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乳酸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都可以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两者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出入量负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出入量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入院后3d、7d,治疗组的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后6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24h、48h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MOD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和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液体负平衡有助于减轻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的心肺损伤,促进患者早期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以Scv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和观察租[n=115,P(cv-a)CO2联合ScvO2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前、复苏6 h后的相关监测指标,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治疗相关指标。此外,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复苏6 h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2、心脏指数(CI)较复苏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较复苏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6 h后观察组的6 h平均入液量、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更大、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更久、CI、血酸清除率、ScvO2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30分、SOFA评分≥8分、血乳酸清除率<30%、ScvO2<53%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v-a)CO2联合Scv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复苏作用和改善患者预后。较高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较低的血乳酸清除率、ScvO2是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EICU的多发伤伴失血休克患者78例,根据抢救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抢救,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液体输入量、术前复苏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8.2%和12.8%,均低于对照组的61.5%和28.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积极性液体复苏抢救,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能更好改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缩短术前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心肌损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7例,分为研究组(n=39)、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心肌损害指标、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的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相比,两组患者复苏1 h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苏1 h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减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及其对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多发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快速液体复苏,观察组予以控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复苏液体量、复苏1小时乳酸、复苏时间、确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以及入院时和治疗后患者的血清PCT、hs-CRP、IL-6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复苏液体量、复苏1h乳酸、复苏时间、确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减少,而观察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控制性补液复苏对多发伤的疗效优于快速液体复苏,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PCT、hs-CRP、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银平  秦俭  王晶  江利  王涛 《生物磁学》2011,(12):2273-2275
目的:研究乳酸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血乳酸值分成升高者60例,乳酸正常者36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休克、机械通气和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根据APACHE Ⅱ评分(〈15、15~24、≥25)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区别。结果:乳酸升高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机械通气、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明显大于乳酸正常组(P〈0.05),病死率明显上升(28.3%vs 2.7%),(P=0.005);随着APACHE Ⅱ评分增高,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乳酸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都可以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两者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动脉乳酸水平对危重患者的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危重病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比较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乳酸水平及其它临床指标,比较不同乳酸水平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分析乳酸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天)、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乳酸酸中毒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乳酸酸中毒组和高乳酸血症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酸中毒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高乳酸血症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动脉乳酸水平是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动脉乳酸越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液体复苏在腹部多发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救治的因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导致腹部多发伤且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3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治疗)和研究组(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充分液体复苏;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液酸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复苏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PaO2)均较复苏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PaO2较研究组更明显,在复苏后90 min、120 min,对照组PaO2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复苏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blood carbon dioxide, Pa CO2)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对照组Pa CO2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从复苏前到复苏后,两组p H值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同时在复苏后90 min、120 min研究组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相比,两组复苏后PT值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复苏后90 min、120 min P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有9例(22.50%)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研究组共有5例(11.62%)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死亡;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而言,采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恢复患者血容量,对血液携氧能力、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邹鑫森  李峥  李其斌 《蛇志》2010,22(4):349-350,368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方法收集2005~2010年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百草枯农药中毒资料完整患者28例,追踪随访患者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4~32分,平均(15.26±5.77)分。生存组8例,APACHEⅡ评分为(8.86±4.14)分,死亡风险系数为0.15±0.05;死亡组20例,APACHEⅡ评分为(17.5±4.44)分,死亡风险系数为0.37±0.18。两组APACHEⅡ评分以及死亡风险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4.5,P0.01;后者t=4.7,P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应用于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多发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88例多发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8)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n=40)则进行常规行充分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的液体摄入量、输血量、收缩压、术前复苏时间;住院期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液体输入量和术前复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输血量和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ARDS、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术前未控制性出血条件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缩短术前复苏时间,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4)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达标后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9例复苏达标后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开放性液体管理,观察组50例予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液体平衡时间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液体负平衡时间高于对照组,NT-proBP、cTnI、E/e′、MODS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行CRRT的时间分将患者随机为A、B两组,A组发病后72小时内治疗,B组发病后72小时后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生命体征变化、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经CRRT治疗后,A组死亡率(14.3%)低于B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平稳,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5.7±8.9)d、住院费用(107000±65000)万元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CRRT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为发病后72小时内。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法对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梧州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熨烫法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联合中药熨烫法。观察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炎症反应指标(CRP)、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等结果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炎症反应指标(CRP)、乳酸及乳酸清除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熨烫法能明显改善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