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是危害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樟树Cinnamomum canphora嫩梢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对华南地区肉桂和樟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准确掌握其最适防治时期是非常必要的。2013-2015年采用物候法、期距法和空间分布型分析方法,对肉桂双瓣卷蛾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和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双瓣卷蛾在林间属聚集分布,是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樟树林不同样地不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物候法预测樟树林肉桂双瓣卷蛾成虫盛发日,采用期距法预测幼虫发生时间基本吻合,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背景]乙酸肉桂酯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化合物,在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依靠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目的]通过筛选不同植物源的酰基转移酶,利用大肠杆菌从头合成乙酸肉桂酯。[方法]首先,通过在苯丙氨酸高产菌BPHE中表达异源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AtPAL)、对羟基肉桂酰辅酶A连接酶(Hydroxycinnamate:CoA Ligase from Petroselinum crispum,Pc4CL)和肉桂酰辅酶 A 还原酶(Cinnamyl-CoA Reductas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AtCCR),并结合大肠杆菌自身的内源性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Hs)或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s,AKRs)的催化作用构建了从苯丙氨酸到肉桂醇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苯甲醇苯甲酰转移酶(Benzyl Alcohol O-Benzoyltransferase from Nicotiana tabacum,ANN09798;Benzyl Alcohol O-Benzoyltransferase from Clarkia breweri,ANN09796)或苯甲醇乙酰转移酶(Benzyl Alcohol Acetyltransferase from Clarkia breweri,BEAT)被引入到上述重组大肠杆菌中发酵培养生产乙酸肉桂酯。最后,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tyl Coenzyme A Synthetase,ACS)来提高底物乙酰辅酶A的量。[结果]探讨了 3个植物源苯甲醇酰基转移酶生物合成乙酸肉桂酯的能力,并应用于合成乙酸肉桂酯的细胞工厂,最终使乙酸肉桂酯最高产量达到166.9±6.6mg/L。[结论]植物源苯甲醇酰基转移酶具有一定的底物宽泛性,能以肉桂醇为底物催化合成乙酸肉桂酯。首次利用植物源的苯甲醇酰基转移酶合成乙酸肉桂酯,为微生物细胞工厂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生产乙酸肉桂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穿越到两千年前的一天,你若是在戈壁滩上尾随一支风尘仆仆赶往西域的骆驼商队,抑或是你站在向西欧进发的荷兰商船的船头,浓郁的肉桂香一定扑鼻而来。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誉为"香料之路"。植物界里叫"桂"的植物有上百种,然而,既能食用又能药用还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大概只有两种,那就是锡兰肉桂和中国肉桂。接下来,我们就聊聊中国肉桂。  相似文献   

4.
九种植物精油对腌肉及咸鱼害虫大头金蝇的杀卵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腌肉和咸鱼害蝇的安全性杀卵剂,采用改进的浸卵法,进行了9种植物精油对大头金蝇的杀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肉桂、丁香、八角茴香3种植物精油较为有效,它们的杀卵毒力(LC50)依次为0.428、1.605和2.489mg.ml-1,以肉桂油的毒力最强.通过GC/MC成分分析,从肉桂油检出22个成分,主成分桂皮醛占92.33%.合成桂皮醛(含量97.33%)的毒力为0.281mg.ml-1,略高于肉桂油,表明桂皮醛是肉桂油的主要杀卵活性成分,可替代肉桂油作为害蝇杀卵剂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肉桂类植物资源及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6种肉桂类植物的分布以及基本特性做了简要说明,重点对中国肉桂的命名问题做了阐述,同时对我国肉桂类植物的种类和品系命名问题进行澄清。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样本和共有峰分类情况与主成分分析情况相近,其中阳春市、肇庆市高要区、防城港市和贵港市样本分类较为集中,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实现对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肉桂的有效区分。通过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对炮制前后的肉桂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药材与饮片5个成分和挥发油含量均值较为相近,肉桂炮制过程的成分差异较小;且各批次间桂皮醛、肉桂酸和肉桂醇的整体变化趋势相近,2-甲氧基桂皮醛和香豆素的变化趋势相近,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为肉桂产地选择、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福建省栽植的肉桂,由于肉桂木蛾的蛀害,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现将1978年3月—1979年9月间对肉桂木蛾的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 肉桂木蛾Thymiatris sp.属鳞翅目、木蛾科(Xyloryctidae)。在福建省云霄、南靖、龙海、诏安、长泰、漳浦、连江、厦门等县市均有发生,寄主为肉桂及樟树。 肉桂受此虫为害率最高为96%,最低为40%,每株(株高2.5米)有虫1—6头,平均3.2头,受害最多的新旧坑道达62处(已折枝条除  相似文献   

8.
肉桂枝枯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肉桂枝枯与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及肉桂泡盾盲蝽(Pseudodoniellachinensis)有关.后者吸食肉桂枝条的汁液,造成大量微小伤口,并携带该菌,是有效昆虫传媒,使肉桂枝条容易被该茵侵染,造成皮层坏死,引发极严重的枝枯病.  相似文献   

9.
对有机相中酶法催化合成乙酸肉桂酯的转酯化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andida anatarctic脂肪酶(Novozyme435)、根霉脂肪酶(Rhizopus niveus lipase)和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fluore lipase)均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同时考察各反应参数(温度、反应溶剂、体系水活度、酰化剂类型、肉桂醇与酰化剂摩尔比、肉桂醇浓度等)对脂肪酶Novozyme435合成乙酸肉桂酯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体系最优工艺条件:在10 mL甲基叔丁基醚中,肉桂醇200 mmol/L,n(肉桂醇)∶n(乙酸乙烯酯)=1∶1.5,初始水活度αw=0.84,温度35℃,酶加量0.02 g,反应3 h后肉桂醇转化率可达到99%,产物经质谱(MS)鉴定。固定化酶经过10个批次反应,反应转化率都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肉桂的引种和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桂原产我国,为一栽培种。云南引种的肉桂,一般种植后4—6年生树即可开花结实,10—15年生树即可剥取桂皮。不同种植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肉桂生育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品种桂油含量有明显的变化,成分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1.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它作用于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重点综述了肉桂醇脱氢酶(CAD)的在基因家族方面,基因调控方面以及蛋白结晶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肉桂高聚原花青素的氢化降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聚原花青素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高聚体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活性受到抑制。肉桂在41种食品中原花青素含量位居第一,但高聚体占50%以上。为了充分利用肉桂原花青素资源,采用氢化降解法将肉桂高聚原花青素降解为低聚体。以10%钯碳做催化剂,高压氢气参加反应,考察温度、压强、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聚合度为8.2的肉桂高聚原花青素,在100℃,压强3.5MPa,反应200min,催化剂用量0.2g/100mL的条件下,平均聚合度降为2.68。降解产物经HPLC分析表明,此工艺确实实现了肉桂高聚原花青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余豪  莫建初  黄求应  廖敏 《广西植物》2018,38(4):420-427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黑翅土白蚁的天然植物精油,减少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该文研究了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四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的触杀效果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的浓度为5和10 mg·m L~(-1)时,处理2 h后,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达100%,而相同浓度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低于5%。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浓度为1.25和2.5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处理6 h时,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而此时对应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仅为10%,说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在处理黑翅土白蚁2 h后LC_(50)值(半致死量)分别为1.572、1.05和1.03mg·m L~(-1),说明肉桂油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性相对最大,触杀效果最好。此外,10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的驱避试验表明,处理4、6、8和12 h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三精油处理区的黑翅土白蚁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的,驱避率总体93%,而对应的印楝素油的驱避率总体28.5%,表明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三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均有显著的驱避活性。综上可知,四种植物精油中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在防治黑翅土白蚁方面应用潜力很好,是开发绿色环保白蚁防治药剂的可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转相乳化法,结合伪三元相图制备肉桂油纳米微乳,对其外观、类型、理化性质、粒径及微观形态进行考察。最终得到肉桂油纳米微乳由EL-40/Tween80/无水乙醇/IPP/肉桂油/水组成,所制备的肉桂油微乳为O/W型微乳,淡黄色、澄清透明、流动性好,透射电镜下微乳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32 nm,电导率111.0μs/cm,折光率1.415,黏度105 mpa.s,pH值5.24。  相似文献   

15.
肉桂地链霉菌(S.cinnamonensis)是莫能菌素(Monensin)的产生菌,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表达载体pHZ1252中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hb)位于硫链丝菌素诱导启动子PtipA之下,它在肉桂地链霉菌中的结构不稳定,,发生了重组缺失,缺失的片段包括大肠杆菌质粒部分vhb基因。但来自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中缺失了大肠杆菌质粒部分却保留了完整的vhb基因及tipA启动子的pHZ1252,可在肉桂地链霉菌中稳定复制,不再发生缺失,经硫链丝菌素诱导表达出了有生物活性的VHb蛋白,摇瓶发酵实验证明,VHb蛋白在氧限条件下可明显促进肉桂地链霉菌的菌体生长和抗生素合成。  相似文献   

16.
肉桂泡汁和煎液中桂皮醛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寒梅  黄海滨  陈燕军   《广西植物》1996,16(2):188-190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肉桂泡汁和煎液中桂皮醛的含量。考查了肉桂泡汁中栓皮醛的加样回收率为96.34%,RSD为1.76%。  相似文献   

17.
肉桂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经微波预处理的肉桂粉得到肉桂油,并采用滤纸片法、固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研究了肉桂油对6种细菌、1种酵母、4种霉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肉桂油经固相和气相扩散对细菌、酵母、霉菌的抑制活性均较强,并且对真菌的抑菌活性更强一些,其次是G ,对所有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63mL/L,且真菌的MIC<细菌的MIC。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前后的樟树叶片挥发物变化。结果表明,健康和虫伤的樟树叶片中均含有26种相同的挥发物成份,但是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后挥发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肉桂双瓣卷蛾危害后,叶片中的黄樟素含量显著增高,健康叶片中黄樟素仅占0.6%,而虫伤叶片中为2.7%;但是反-水合倍半香桧烯、顺-橙花叔醇、反-橙花叔醇及α-红没药烯含量均显著降低,健康叶中分别含1.9%、4.5%、11.6%和1.2%,而虫伤叶片中分别占0.6%、2.1%、7.0%和0.7%。挥发物组分含量变化可能在调控害虫取食、天敌对猎物的搜寻等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探索植物挥发物对害虫及天敌行为的影响奠定基础,为了解寄主-昆虫-天敌三层营养关系的相互作用、利用天然活性化合物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肉桂在防治厌氧菌感染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作者进一步用122株厌氧菌检测肉桂的抗菌活性。肉桂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桂皮醛。本文用商品桂皮醛,加吐温80助溶,配成含桂皮醛512μg/ml、256μg/ml 等一系列培养液,进行试管法测定 MIC、MBC。结果 MIC 在128μg/ml 以下者占所试菌株的76%,在256μg/ml 以下占96.7%。脆弱类杆菌、产黑素类杆菌相对更敏感。MBC 一般显著高于 MIC,因此桂皮醛主要是抑菌作用。从细菌的形态学观察,推论桂皮醛主要是作用细菌的胞壁,鉴于桂皮醛有一定毒性,作者建议可作为局部抗厌氧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肉桂油成分分析及肉桂醛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肉桂醛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肉桂油成分分析;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肉桂醛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株、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株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肉桂油的收率为1.96%,分析了肉桂油中的10种成分,主要为肉桂醛,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3.94%;肉桂醛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为0.20、0.36和0.73 mg/mL。结论肉桂醛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