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蛇志》2004,16(3):68-69
医院感染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院内感染发生率是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感染管理是通过管理职能使医院管理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进行,使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尽量不受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和影响,降低感染率,提高医疗效果.为此,我们从院内感染管理与院内感染常见传播途径入手,对几种灭菌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质量控制管理的初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检测,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已普遍认识到降低感染率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医院的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08-2011年对患者由于感染而患病的患者进行人数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感染率,从感染率中找出感染率降低的原因,评估医院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院在这些年的感染率由2.59%降到2.09%,实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实施了新的感染诊断实施标准,同时,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结论:控制感染是降低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做好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感染率,二者是一种反馈与制约的关系,可见医院感染控制对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仅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涉及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我们认为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加强护理管理是核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前提,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护理管理加强组织管理:有效的组织管理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为此我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评审标准》等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和监控网络,层层落实,严格把关。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  相似文献   

4.
加强护理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申梅英 《生物磁学》2005,5(2):79-81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仅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涉及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我们认为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加强护理管理是核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前提,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已列为国家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染菌的来源,主要分内源性菌,即患者自身带的菌又感染了自己。另一种是外源性菌,即外环境包括空气中的细菌、各种物品中的细菌、人员接触等。医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59%),空气传播是引起感染的重要方面,空气中病原性微生物的污染程度直接决定感染率的高低。为了弄清医院空气中菌群分布情况及从空气中和临床患者中分离出同一类菌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及耐药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004~2005年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用ASIS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 5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74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5.97%,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64‰.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炎118.59‰、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17.26‰,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11.59‰.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呼吸机相关物品微生物感染阳性率为18.18%。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真菌是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医务人员手和穿刺部位消毒对控制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岑沅萍  陈惠 《蛇志》2010,22(3):314-316
目的分析护理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护理管理的对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总结院内感染的预防、监测,加强护理环节质控,及时反馈、总结管理的对策、方法、体会,防止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结果因认识不足,手卫生、医疗器具消毒灭菌不彻底、医院感染链的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及环境因素等引起院内感染。结论针对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室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做好护理管理"五到位",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人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 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归兰  郑映娜 《蛇志》2009,21(4):308-309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350例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外科手术室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 外科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术前洗手不彻底、器械物品消毒不认真、医护人员流动管理不严格、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等;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感染率为2.39%(9例/376例),明显低于实施护理管理前的感染率9.52%(35例/3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率,为患者在外科手术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香兰 《蛇志》2010,22(1):75-76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制定有效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并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创造合格的手术室环境,使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至0.25%,特殊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关键部门,手术室内的医院感染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保障之一,而医院感染监控则是对医院感染控制过程的持续观察与记录.我科于2009年1月将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控制临床用药。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55751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7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16%;感染部位:呼吸道第1(66.67%),术后伤口感染第2(9.86%),胃肠道感染第3(9.05%);感染科室:肿瘤内科第1(10.18%),泌尿外科第2(5.79%),血液科第3(4.89%),3个科室感染率比较χ^2=76.5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要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闫玲  陈爱芝 《蛇志》2003,15(1):34-35
医院感染 ( HAI)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护质量的综合体现 ,故多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均贯穿于护理行为的全过程 ,涉及到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医院本身就是预防、治疗和控制疾病的场所 ,同时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聚集的场所 ,作为护理人员 ,处于临床第一线 ,第一个与病人接触 ,所有工作行为均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紧密相连 ,担负着多种角色 ,起…  相似文献   

15.
张萍  周晓春  范淑华 《蛇志》2012,24(2):144-146
目的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对策。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有关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方法,进行监测我院ICU住院患者。结果 290例在ICU住院时间〉48h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28%,日感染发病率为22.18‰,调整感染发病率为4.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居首位,为29.47‰,留置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为3.88‰,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0.89‰;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占72.41%)和大肠埃希菌,其次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86%)、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分别占37.18%、23.08%、10.26%、8.97%、6.41%、6.41%和2.56%。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通过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及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是一种方便、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彦  李玉荣  郭晓东  李庆虹  李进 《生物磁学》2013,(3):546-548,557
目的:对传染病医院住院部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我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重点对2009、2010、2011年的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以及患者感染部位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07%、2.94%、3.05%。且这三年中,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与腹腔为主。结论:通过切实加强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的管理、监督以及控制,有效阻断了医院的院内所存在与潜在的传染源,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因医源性感染而患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刘新华 《蛇志》2005,17(3):224-224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协调和承担着医院外科系统的整个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外科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我们是基层临床教学医院,进修医生的来源主要是乡镇、职工医院、社会办医人员等,学历比较低,院内感染知识、无菌技术操作水平差,为保证手术室工作程序和质量,预防手术感染,强化进修医生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科室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室和全院的护理质量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立足医院科室层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临床层级护理模式,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发展研究对比其不同点,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水平。并引入循证医学的理论,提高我国感染控制工作的科技内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2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例老年痴呆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感染率为20.35%,呼吸系统感染最多,占80.43%,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4.13%;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吞咽困难、基础疾病多、重度痴呆、侵入性操作、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效控制可控因素,如缩短住院时间、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全员参与,多种方式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并附着行动落实各项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