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以优选出来的芳樟型樟树为调查对象,采其不同成熟度的樟树果进行挥发油提取,利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和测定樟树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樟树果的成熟程度不同,其提取率相差不大。但是樟树果的挥发油化学型有与叶油一致的也有不同的,说明樟树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樟树叶精油的主成分分析及其化学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源于福建省28个县(市)的329份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精油的21个主要化学成分(占总化学成分含量的90.735%)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取出1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4.342%,可基本描述樟树叶精油21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情况。取λ=5.5,329份叶精油样品可被分为5个化学型:芳樟型(主要成分为芳樟醇)、脑樟型(主要成分为樟脑)、桉樟型(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黄樟型(主要成分为黄樟油素)和杂樟型(无明显主要成分)。除杂樟型外,其他化学型樟树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均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遗传》2014,(1)
<正>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植物的一个代表种,具有材用、药用、香料、油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多种用途。叶精油中富含利用价值极高的樟脑、芳樟醇、1,8-桉叶油素、异-橙花叔醇和右旋龙脑等菇类化合物依据叶精油中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可将樟树划分为脑樟、芳樟、油樟、异樟、龙脑樟5种  相似文献   

4.
水蒸汽蒸馏巴柑檬叶和果皮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柑檬是我们第一次从国外引种成功的一种名贵香料植物。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水蒸汽蒸馏巴柑檬叶和果皮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叶和果皮精油分离出来的220个和200个成分中,分别鉴定出48个和57个成分。鉴定组分的含量分别占叶和果皮精油的99.80%和98.54%。叶精油与果皮精油在化学成分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叶油中萜烃化合物含量较低,而萜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柠檬醛和桉叶油素的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湖北川桂叶油等四个样品的化学成分,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三个样品富含柠檬醛:长阳产川桂叶油(含77.99%)、咸丰产川桂叶油(含86.47%)和湖北樟叶油(含95.01%)。另外,樟树油樟型的叶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含量高达65.76%。这几种樟属植物是湖北的常见树种,资源丰富,鲜叶出油率较高,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小鱼仙草化学成分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产地的小鱼仙草全草精油主要化学成分 :香荆芥酚、百里香酚、β 石竹烯、侧柏酮、异胡薄荷酮、1 ,8 桉叶油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间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遗传相似性及差异性 ;不同产地精油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有一定变化规律。此外 ,种子含丰富的氨基酸 (1 3 .96% )和种类齐全的矿质元素 ;种子油含大量人体必需的亚麻酸 (67.3 6% )和亚油酸 (1 5 .1 2 % )等不饱和脂肪酸 ;全草总黄酮含量为 1 .76%~ 4.1 5 %。为此 ,小鱼仙草的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其植物资源在食品、香精香料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几种典型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植物精油萃取自天然植物, 因具有抗菌活性,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论文的目的是分析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测试其抗菌活性, 并研究其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之间的联系。【方法】实验选取了肉桂、山苍子、丁香、香茅、迷迭香和大蒜精油等6种典型植物精油, 通过气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化学组分, 并通过污染食物技术研究了其对黑曲霉和绳状青霉的抗真菌活性, 以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细菌活性。【结果】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 肉桂、山苍子、香茅和迷迭香等4种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醛类和醇类, 丁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丁香油酚, 大蒜精油化学成分基本上都是含硫的醚类, 其中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素)含量最高。抗菌活性结果显示, 不同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不同, 6种植物精油的抗真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肉桂>大蒜>丁香>山苍子=香茅>迷迭香, 抗细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肉桂>山苍子>丁香>香茅=迷迭香>大蒜。【结论】植物精油的抗真菌、细菌活性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 肉桂、山苍子、香茅和迷迭香等4种精油的抗菌活性可能主要与其化学成分中的醛类和醇类有关, 丁香精油较高的抗菌活性可能主要源于丁香油酚; 大蒜精油具有高效的抗真菌活性主要源于其化学成分中的含硫醚。不同植物精油化学成分不同, 抗真菌、细菌活性也不同, 表明其可能有不同的抗真菌与抗细菌机制。  相似文献   

8.
几种芸香科柑桔类精油的化学成分与香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C/MS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香柠檬油、柠檬油、甜橙油、柚子皮油、蒸馏桔子油、冷榨桔子油、野香橼叶油、野香橼果油的化学成分。它们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其香气各具特色。本文还讨论了精油中单萜类化合物、葛缕醇、酮类化合物、香茅醛、孟烯醇类化合物对精油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也为野香橼叶油、果油及柚子皮油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不同地区薰衣草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产地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latifolia Medik.)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濮院、厦门、昆明的薰衣草花精油,并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地薰衣草花精油的得油率分别为6.60%、3.07%、3.17%。精油中分别检出50、59、44个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桉叶油醇、α-红没药醇、樟脑和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占精油总量的75%以上。三地薰衣草花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且精油的组成成分也存在差异。此外,薰衣草精油中的桉叶油醇、樟脑及α-红没药醇的相对含量与海拔及年均降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依兰花精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依兰花精油的香气质量,我们对云南省西双版纳产依兰花精油以及引种栽培于西双版纳的泰国种、老挝种的依兰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在Finnigan-4510 GC/MS/DS上用毛细管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依兰油的香气与品种及精油中的酯类、醇类和酚醚的含量有关。倍半萜烯类和倍半萜醇类的含量越高,其香气质量越差。就西双版纳产依兰油的香气而言,依兰花由青转黄时得到的精油远较绿花和花蕾油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