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蓬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形成、受精、胚及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表皮退化;药室内壁宿存,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中层细胞退化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时仅存残迹;绒毡层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开始原位变形退化,属于腺质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粒多为3-细胞花粉粒,偶见2-细胞花粉粒。子房下位,2心皮,1室,单胚珠,基生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具发达的珠被绒毡层。珠心表皮下分化出大孢子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直线形排列,仅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母细胞,胚囊发育为蓼型。两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珠孔受精。胚乳发育属于核型,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具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2.
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形成、受精、胚及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表皮退化;药室内壁宿存,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中层细胞退化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时仅存残迹;绒毡层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开始原位变形退化,属于腺质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粒多为3细-胞花粉粒,偶见2细-胞花粉粒.子房下位,2心皮,1室,单胚珠,基生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具发达的珠被绒毡层.珠心表皮下分化出大孢子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直线形排列,仅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母细胞,胚囊发育为蓼型.两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珠孔受精.胚乳发育属于核型,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具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光镜细胞化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阳参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青阳参为边缘胎座,胚珠倒生、短珠柄,单珠被,薄珠心型,珠心细胞含有大量的淀粉粒、线粒体和内质网等;大孢子孢原细胞起源于下表皮并直接行使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合点端的大孢子分裂形成8-核胚囊;蓼型胚囊;成熟胚囊中有大量淀粉粒;珠孔受精;胚乳在早期发育阶段以游离核形式存在,约在16~32核的阶段细胞壁形成,通常情况下胚乳核的分裂比合子的分裂早,成熟胚乳细胞单核、形状不规则,没有胚乳吸器;胚的发育经过原胚、球型胚和心型胚阶段,茄型;成熟的种子具有种毛,位于珠孔端的珠被表皮细胞是种毛长出的区域,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相似文献   

4.
黄衡宇  龙华  李鹂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6):1132-1141
对一年蓬大小孢子、雌雄配子体、受精、胚乳和胚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于双子叶型,由表皮、药室内壁、1层中层和1层绒毡层组成;花药成熟时表皮退化,药室内壁宿存,其细胞柱状伸长,纤维状加厚;中层形成不久随即退化;绒毡层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开始原位退化,小孢子时期完全退化,属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型,兼有十字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粒。子房下位,两心皮一室,单胚珠,基生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具发达的珠被绒毡层;珠心表皮下分化出大孢子孢原,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直线形四分体,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存在二倍体孢子生殖的胚囊;两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珠孔受精;胚乳发育属核型,具胚乳吸器,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并对一年蓬胚胎发育中的无融合生殖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掌叶大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花药4室,单或复孢原。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出现双核。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表面具3条沟。子房1室,单胚珠,直生,两层珠被,由内珠被形成珠孔,厚珠心。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或T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2个极核在受精前合并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宿存。胚乳发育为核型,在球形胚末期开始形成细胞。合点端的胚乳核一直不形成细胞,而为游离核的胚乳吸器。在胚乳吸器和其它部位都发现胚乳核融合现象。胚的发育属于紫菀型。胚具小胚柄。成熟胚囊时期出现承珠盘,且存留时间很长,成熟胚期尚存痕迹。  相似文献   

6.
黄檗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为雌雄异株植物,雌花中有退化的雄蕊原基,雄花中有退化的心皮。黄檗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细胞双核或多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成熟花粉有2-细胞和3-细胞型2种。子房5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具珠柄珠孔塞、双珠被、厚珠心和多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少数为“T”型排列,合点端的一个为功能性大孢子。蓼型胚囊,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藜型,核型胚乳。后期胚乳组织外层形成“次生胚乳”,原胚乳细胞逐渐退化解体。  相似文献   

7.
红皮树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红皮树(Styrax suberifoltus Hook.et Arn.)大小孢子发育和早期胚胎发生。子房具胚珠20—23枚,胚珠横生,珠被二层,薄珠心,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正常型。成熟胚囊具大量淀粉粒。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传粉后、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在形状和对苏木精着色程度上有显著区别。胚乳发育为细胞型。在合子分裂前,胚乳细胞增至约26个时,暂时停止分裂。苏木精对细胞质不易着色,似解体细胞。有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8.
兰花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的胚珠倒生,具厚珠心和双珠被。内外珠被形成珠孔。假种皮从外珠被的项端发生。造孢时期,胚珠具有一层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的线形四分体,少数三分体。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成熟胚囊的合点端狭长,胚珠具有珠心冠原和承珠盘。反足细胞寿命长,胚珠维管束属于合点后多维管束类型。胚乳发育属核型。种子脱落时,胚尚未分化出胚芽和胚根。  相似文献   

9.
籽银桂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南京地区银桂品种群的‘籽银桂’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雄蕊的孢原细胞在8月中旬出现。花药壁的发育为基本型,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4个小孢子四分体呈典型的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即雄配子体为二核花粉粒。籽银桂为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珠被内层细胞特化为珠被绒毡层。在胚珠合点端。有承珠盘结构。在9月中旬,雌蕊的孢原细胞开始分化出来。孢原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然后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籽银桂’的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成熟胚囊即雌配子体由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1个中央细胞(2个核)和3个反足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0.
北柴胡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蜡切片法对北柴胡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北柴胡的胚珠为倒生型,单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线性,多数情况下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少数情况下亚合点端的大孢子也可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八核胚囊时期,珠心基部和两侧的一些珠心细胞保持自己的细胞质和形状,留存较久,成为珠心座细胞,珠被内表皮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正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魏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新疆阿魏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和果实进行了显微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新疆阿魏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和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雌蕊2心皮合生成2室,中轴胎座,每子房室内产生上、下2个胚珠原基,其中,下方的原基正常发育,而上方的原基停止发育并最终解体,因此,每室仅产生一枚发育正常的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珠被绒毡层和珠孔塞发生于大孢子四分体时期,并于四核胚囊时分化完全,八核胚囊时珠被绒毡层细胞径向延长;3个成熟的反足细胞具双核.胚乳发育为核型,细胞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可保护胚免受机械损伤及防止胚失水.胚乳细胞中含有大量PAS染色呈正反应的物质,一些胚乳细胞异常生长形成细胞体积大、核及核仁均较大的巨形细胞.胚胎发生为茄型,四细胞原胚为直线形,十六细胞原胚的顶部由2排各4个细胞组成.成熟种子具胚乳.  相似文献   

12.
矮沙冬青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江菊  唐源江  廖景平   《广西植物》2006,26(5):561-564
矮沙冬青子房单心皮1室,边缘胎座,弯生胚珠,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并按蓼型胚囊发育,雌配子体成熟于4月中旬。双受精后,胚乳发育为核型。在矮沙冬青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发现异常现象,因此认为矮沙冬青濒危不存在雌性生殖结构与发育过程异常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五唇兰雌配子体发育和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五唇兰的胚珠倒生型,具薄珠心,两层珠被。胚囊发育为双孢子葱型,成熟胚囊8核。从传粉到受精约50d,正常双受精。胚具5-6细胞的胚柄,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珠珠形胚。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山薯的雌花及胚胎发育,为山薯的胚胎学研究以及杂交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薯大部分为雌雄异株,海南岛的山薯雌花花期约3个月,为9月初至11月末。子房3室,每室有2个倒生胚珠;胚珠具厚珠心,双珠被。珠孔一端表皮下的孢原细胞逐渐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呈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其中只有1个可以发育为功能大孢子。成熟的胚囊为7胞8核胚囊,其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卵细胞的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型。其胚的发育类型为柳叶菜型,经过二细胞原胚、倒T型原胚、棒状胚、球形胚和梨形胚这5个发育阶段。胚乳的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15.
秦艽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秦艽具5个雄蕊,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为变形绒毡尾,花粉母细胞减粉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球形,具3-孔沟,多为2细胞。子房一定,中轴胎座,其上着生众多具单珠被,薄珠心的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型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继续发育,少数为合点端第二个大孢子形成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按茄型发育,胚乳核型,胚乳早  相似文献   

16.
用常规石蜡制片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 Kuntze)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和胚胎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黄顶菊雌蕊柱头二裂,2心皮,1室,单胚珠,基生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具发达的珠被绒毡层.珠心表皮下分化出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列四分体...  相似文献   

17.
兜兰胚胎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兜兰花药壁有五层细胞,绒毡层细胞具双核,属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四个小孢子呈四面体或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单粒分散的花粉包裹于黄色粘性物质中。生殖细胞最初形成的壁为胼胝质的,待游离到营养细胞质中时,具一层很薄的 PAS 正反应的壁,直到花药开裂时这层壁仍存在。成熟花粉无特化的萌发孔,只具薄壁区。胚珠为薄珠心,具一层珠被,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为6—8核,胚发育过程中,具2—4细胞胚柄。胚乳具二核。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都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  相似文献   

18.
草地早熟禾胚胎学研究 Ⅲ.多胚囊及多胚现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报道了草地早熟禾中多胚囊的起源、发育和结构。在1个胚珠中,大孢子母细胞周围可以有一到多个起源于珠心细胞的胚囊原始细胞,并可以发育成为多胚囊,其中具有两个胚囊的可以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起源于珠心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的发育属于山柳菊型。两个成熟胚囊中,都可以形成胚和胚乳,因而形成了具假多胚的种子。位于中部的胚来源于珠心还囊,属于无融合生殖形成的胚。两个以上的多胚囊不能形成成熟胚囊。  相似文献   

19.
高山红景天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张萍  申家恒 《植物研究》1998,18(1):38-45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具8个雄蕊,每个雄蕊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形。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二层中层和绒毡层五层细胞组成,其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腺质型绒毡层,有些绒毡层细胞分裂形成不规则双层,少数细胞双核。二细胞型花粉。雌蕊由4心皮组成。边缘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珠发育中形成珠心喙。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或T -形,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卵细胞核、助细胞核均位于细胞的合点端,珠孔端具液泡;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并位于卵细胞合点端附近; 3个反足细胞退化。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石竹型;基细胞侵入珠孔端,形成囊状吸器。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其珠孔端的细胞发育成胚乳本体,合点端的细胞直接发育成具一单核的合点吸器。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双蝴蝶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受精、胚及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子房2心皮,1室,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胚珠,胚珠列数为4列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多呈直线形排列,少数为“T”形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 胚囊发育为蓼型 3个反足细胞宿存至8-细胞原胚。(2)珠孔受精 胚乳发育为核型 胚发育为茄型。(3)果实成熟时,种子发育至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