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噬菌蛭弧菌简易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在自来水宿主软琼脂中,于4℃环境(冰箱)存活的时间.发现噬菌蛭弧菌在自来水宿主软琼脂中,于4℃冰箱中保存,至少可以存活3个月以上,一般为5~8个月左右,最长时间可达18个月。但在自来水宿主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的噬斑数目,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在灭菌自来水中存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用灭菌自来水于4℃保存,可存活4个月以上,最长可达8个月以上;25℃保存不及4℃.定时添加宿主菌和不加宿主菌对噬菌蛭弧菌的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该菌的存活数随保相聚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噬菌蛭弧菌对206株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以下简称蛭弧菌)Bd81、Bd98对江苏省15个县市201株伤寒杆菌及5株标准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蛭弧菌在含有伤寒杆菌宿主的自来水双层琼脂平板上,经25℃48小时培育,可形成透明噬菌斑。蛭弧菌Bd81裂解199株,占总数96.60%,包括86年68株,87年74株,5株标准菌株全部被裂解,89年59株其中被裂解52株,阳性率为88.14%;Bd98裂解204株,占总数的99.03%,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层平板法,以滤膜过滤的方法来收集噬菌蛭弧菌,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udrophi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t)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宿主菌,进行噬菌蛭弧菌的分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酶检测和寄生性确认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未使用滤膜过滤,采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蛭弧菌的效果较好;并经过接触酶和寄生性检测初步鉴定此BD-SPOI菌株为噬菌蛭弧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前期构建的深海宏基因组文库克隆子发酵产物进行生物活性筛选.方法:利用CCK8法及琼脂扩散法和双层琼脂法进行了细胞毒活性及抗菌活性筛选,利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了抗乙肝病毒活性筛选.结果:筛选发现3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混合克隆子.HPLC指纹图谱分析表明这3个混合克隆子具有与大肠杆菌宿主对照不同的指纹图谱,其活性与...  相似文献   

6.
噬菌蛭弧菌噬菌斑的鉴别与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秀茹    梁钢  邵立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28-232
本文报告了使用1/500营养肉汤双层琼脂培养基,在含有宿主菌及寄生菌混合物的软琼脂层中,蛭弧菌、变形虫及鞭毛虫等均可形成噬菌斑,但其大小、形态、扩展速度不同。鉴别方法除依据噬菌斑形态特征外,主要靠相差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蛭弧菌的纯化用单斑传代,一个直径为1mm的噬菌斑含有约105-6pfu/ml(每毫升噬菌斑形成单位)。  相似文献   

7.
一、制备感受态受体菌 1.配制M13(单链DNA噬菌体)宿主菌E.coliK12 JM103的基本琼脂培养基。JM103的基因型是[△(lac pro)thi,str A,supE,end A,sbc B15,hsdR4,F′tra D36,pro AB,lac I~qz M15]。基本琼脂培养基的配制如下: (1)2×Bacto琼脂:15克琼脂粉溶于450毫升水,高压蒸汽灭菌。 (2)2×盐溶液:K_2HPO_4 10.5克,KH_2PO_4 4.5  相似文献   

8.
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在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下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对根系的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在18~20,4,-20℃温度下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彩色马蹄莲组培与快繁中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红色和黄色品种的幼嫩叶片在自来水下冲洗2 h,0.1%HgCl2 2%乙醇溶液浸泡5~7 min,无菌水冲洗4~5遍,剪成0.5 cm的方块,接种在MS KT5 mg·L-1(单位下同) 6-BA 1.0 3%白糖 0.4%琼脂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10.
离体鸡蛋参不定芽增殖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05 mg/L和不同浓度的6-BA、KT、ZT,并以食用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对鸡蛋参进行增殖培养,比较生长状况.结果表明,6-BA、KT、ZT均能促进鸡蛋参单芽茎段的增殖,其中以ZT的效果最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 蔗糖30 mg/L 琼脂5.5 g/L ZT 1.0 mg/L NAA 0.05 mg/L;可以以食用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对鸡蛋参进行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11.
对15株幽门弯曲菌及42株空肠弯曲菌,经6%羊血布氏琼脂培养后,于20%小牛血清布氏肉汤及全羊血中,在-70℃条件下,能保存3个月和10个月;并对其中的一些菌株,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在保存前后,这些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和染色体 DNA 酶切图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婴儿用水现况及不同用水种类对婴儿矿物质摄入的影响,为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延吉、呼和浩特、海口、成都、杭州、银川、北京等7个城市0~1岁奶粉喂养婴儿的奶粉冲调用水、辅食冲调用水、饮用水的种类和用量,样本量为436份。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36份,共计434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有效回收率为99.5%。家庭过滤水是常见的用水种类,自来水和矿泉水用水二者总和比例在40%以上。奶粉冲调用水、辅食冲调用水和饮用水种类三者一致者,占到76.3%,三者总用水量为(1 162±372)mL。饮用水中对婴儿矿物质摄入影响较大的矿物质为镁、钙、钠、氯,尤其是镁。自来水和矿泉水带入的镁分别占0~6个月婴儿适宜摄入量的82.1%、129.6%,占7~12个月婴儿适宜摄入量的25.3%、39.9%。不同城市自来水矿物质带入占婴儿矿物质适宜摄入量的比例差异很大,而且不同城市自来水带入的主要矿物质也存在差异,主要为镁和钙;各城市自来水带入的钾均较低。结论:我国不同城市婴儿用水种类存在差异,自来水和矿泉水带入的矿物质尤其是镁、钙,对婴儿矿物质摄入的影响很大,建议出台针对婴儿饮用水及水中矿物质含量方面的标准要求,为婴儿饮水的生产、消费者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胶塞法保藏菌株 用胶塞密封琼脂斜面上长好的菌株,贮存于28—32℃室温下。经测定,用此法保藏的6属14种21株细菌,18个月  相似文献   

14.
翠菊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物名称 翠菊 (Callistephuschinensis)。2 材料类别 幼嫩茎段。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 (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 + 6 BA 1 .0mg·L- 1 (单位下同 ) +NAA 0 .2 ;( 2 )分化培养基 :MS + 6 BA 2 .0 +NAA0 .1 ;( 3)生根培养基 :MS +NAA 0 .1。上述培养基均添加 3%蔗糖、0 .65 %琼脂 ,pH 5 .8。培养温度2 5~ 30℃ ,光照度 30 0 0lx ,光照时间 1 2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初代培养 翠菊种子田间播种 ,1个月后取旺盛生长植株的幼嫩茎段 ,用自来水冲洗 30min ,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 70 %的乙醇浸泡 30s,再用…  相似文献   

15.
何培新  刘伟  张长铠 《生态学报》2010,30(8):2056-2062
分离、鉴定了枝顶孢霉(Acremonium strictum Gams.)2种胞内细菌,探讨了细菌在其宿主真菌菌丝细胞内的种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2种胞内细菌分别为不动杆菌Epbas6菌株(Acinetobacter sp.Epbas6)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镜检分析和原始分离物菌落统计表明,不动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比例为77.5∶1;然而,4℃保藏6个月的真菌分离物中不动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地衣芽孢杆菌占据优势,二者的比例变为1∶50.45;而保藏12个月的真菌分离物中只有地衣芽孢杆菌。根据2种细菌的16Sr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了保藏6个月和12个月的枝顶孢霉分离物,发现保藏6个月的分离物能够扩增出2种细菌的保守序列,而保藏12个月的分离物只能扩增出地衣芽孢杆菌保守序列。研究结果说明在枝顶孢霉人工培养和菌种保藏过程中,2种细菌在其宿主真菌菌丝细胞内发生着复杂的生态互作,存在着动态种群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6.
1.猪肾虫从口吞食和皮肤接触均可感染,小猪皮肤接触和吞食感染相同,大猪皮肤较厚,幼虫不易侵入,其获得感染是以口吞食为主。 2.小猪从皮肤接触感染,经3—5天在皮下结缔组织行第三次蜕皮,38天移行至肝,150天虫体穿出肝表面向腹腔柔组织移行,157—185天在输尿管壁上形成包囊发育为成虫。从口吞食感染,经3—4天在胃壁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停留,形成结节病变行第三次蜕皮,25天移行至肝,30天雌雄已明显分化,40日前后行弟四次蜕皮,118天离开肝向腹腔移行,156天后在输尿管壁形成包囊发育为成虫。皮下注射感染与皮肤接触感染相同。血管注射感染,幼虫到肺后多数不发育而死亡。 3.猪肾虫侵入宿主后,有嗜组织的习性,在组织中停留和移行,移行的方向不定,可向体前部移行,亦可向体后部移行。在淋巴结中常检得虫体,门静脉中虽有虫体栓塞,但未见在血管和淋巴管中移行。 4.猪肾虫在宿主体中发育的时间,除因虫体停留在组织结节中长短不定外,移行的速度与宿主大小有关系;宿主小,移行较速,成熟较快;宿主体大,移行时间较长,成熟较慢;因此致使过去学者报告猪肾虫成熟时间有4个月,5个月,6个月和9个月等不同结论。 5.从豚鼠皮肤接触感染,经3—5天幼虫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和大网膜等柔组织形成结节病变,行第三次蜕皮,经5—8天移行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卵黄培养基代血液制成卵黄脑心浸液抗菌素琼脂(EYAA)培养幽门螺杆菌(HP),视其生长情况,并对153例胃活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同时用含血脑心浸液抗菌素琼脂(BAA)做阳检率对比,结果HP的检出率EYAA为43.7%,BAA为24.8%。二者经统计学处理,X2值为14.75%,P<0.01,差别十分显著。此外,用50%卵黄水做HP保存试验,结果以在微需氧环境中放于20—30℃室温可存活二个月,直接放—20——30℃中保存6个月仍全部存活。本试验为HP的培养和保存提供了一种较为  相似文献   

18.
异盘并殖吸虫感染动物的适宜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实异盘并殖吸虫能在家猫、犬、猕猴、大鼠的体内发育成熟。家猫体内虫囊和成虫的检 获率最高,是较为适宜的宿主。因宿主不同虫体发育有一定差异。大鼠感染3个月后可自愈。猕猴、豚鼠在感染过程中因相当数量的童虫游离于胸腔或侵扰肝脏,导致严重的胸膜或肝的病变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筛选多价大肠埃希菌噬菌体,确定其宽噬宿主谱、形态大小及核酸类型等基本特征,为应用于环境微生物消毒奠定基础。应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确定多价噬菌体的宿主谱;透视电镜观察形态结构;提取核酸,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核酸酶(DNase、RNase A及S1)酶切的方法对核酸进行鉴定;SDS-PAGE电泳分析噬菌体膜蛋白。大肠埃希菌BL21、DH5α、JM109为噬菌体285P的宽噬宿主;电镜下呈微球型,边缘光滑,短尾,颗粒直径约81 nm;分光光度法及核酸酶切法均证实核酸为双链DNA;膜蛋白略小于43 ku。噬菌体285P对多株大肠埃希菌具有宽噬作用,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控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平板扩增抽提法 1.LB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宿主菌,37℃培养过夜。 2.挑取单菌落接种在LB培养液中,培养液含0.2%麦芽糖。37℃振荡培养过夜。 3.0.5毫升菌液;0.1毫升 Mg~++Ca~++溶液(10mM MgCl_2/10mM CaCl_2);噬菌体[10~5pfu(噬斑生成单位)],混和,37℃水浴中保温15分钟。 4.加入4毫升42—45℃含0.7%琼脂粉的LB培养液,迅速混匀,铺在直径为8.5厘米的含1.5%琼脂粉的LB培养基上。37℃培养过夜。铺有上层培养基的一面朝上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