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近两年来,对于脑啡肽类似物及前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Lewis等从牛肾上腺髓质中分离到大小不同的包含脑啡肽顺序的多种多肽。Goldstein等从猪垂体中分离得到强啡肽(Dynorphin)。Kangawa等从猪下丘脑中分离得到α-新内啡肽。Minamino等从猪下丘脑中分离得到β-新内啡肽。这些肽都含有甲硫氨酸脑啡肽(MEK)或亮氨酸脑啡肽(LEK)的肽段。它们的N-末端大多是酪氨酸,也有个别的为苯丙氨酸或丝氨酸。我们最近从兔脑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MEK免疫活性的多肽,它的N-末端为丙氨酸。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相关性的多肽性因子,它们通过前体蛋白的切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为不同的神经细胞亚群提供营养支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认为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不具有生理功能,最近的研究则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具有不同于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至少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大量存在于细胞外,它们通过与p75NTR和sortilin受体组成三聚体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神经发育时调节神经细胞的比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某些人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此外,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还可能具有其他未知的新功能,对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物、新疗法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neuroerophins ,Pro NT)是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物质 ,过去认为它没有生物学活性。但目前RamecLee等研究发现Pro NT可调节细胞凋亡。借助westernblot等技术发现 ,pro NT在细胞外可被纤溶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3、MMP 7)水解。并且 ,该前体物质对培养的神经细胞的作用与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它与P75NTR有较高的亲和力 ,通过该受体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而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主要与Nrk受体结合 ,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以上研究为探索其它神…  相似文献   

4.
神经介质C对促胃液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渝 《生理学报》1996,48(1):77-82
采用带血管灌流的离体大鼠胃模型,就铃蟾肽类肽能神经介质C(NMC)对促胃液素分泌的影响及其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以及铃蟾肽受体拮抗剂(BN-Ant)D-Phe~6-BN(6-13)OMe对NMC诱导的促胃液素分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NMC可明显刺激大鼠胃分泌促胃液素(从基础的550±126pg/10min增加到刺激时的1060±180pg/10min),与对照组或自身基础状态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此效应(净增量)被D-Phe~6-BN(6-13)OMe完全消除或被阿托品抵消约60%(P<0.01)。本实验结果证实,铃蟾肽类肽能神经递质NMC是促胃液素分泌的强刺激剂;新近问世的BN-AntD-Phe~6-BN(6-13)OMe具有高效拮抗NMC刺激促胃液素分泌的作用;同时揭示,NMC的作用机制不仅直接对胃G细胞、而且还可能通过影响胆碱能神经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5.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分泌性多肽类生长因子,可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生长、存活以及分化,但其前体分子却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也有着不同的受体以及细胞内信号通路。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的研究予以综述,着重讨论其在神经损伤与情绪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模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丙肽(galanin,GAL)是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神经多肽,具有由123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即前GAL原(prepro GAL)。甘丙肽样免疫反应物质(GAL-like immunoreactivity,GAL-LI)存在于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某些器官。在体内某些含有GAL-LI的细胞也存在儿茶酚胺、5-HT、GABA、乙酰胆碱等递质与神经多肽。新生鼠用辣椒素处理后,可减少脑内某些区域和脊髓内的GAL-LI的含量。GAL可减少血浆胰岛素的含量,增加血糖以及抑制肠道的运动。在大鼠第三脑室、人的静脉注射GAL,均可视察到血浆生长素含量增加。在大鼠下丘脑的室旁核内注射GAL可增强摄食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胰脏提取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过程中,偶然地发现了胰多肽(pancreatie polypeptide,PP)。先是Kansas大学Kimmel医师在1968年的联合生命科学年会简报上报道了鸡胰多肽(avian PP)的不完全的部分化学组成。与此同时,本研究室Chance博士等从牛、猪胰脏中发现类似的多肽,而且得到它们全部的化学组成和氨基酸序列。随着牛、猪胰多肽的发现,本研究室又从人、狗、羊的胰脏提纯同类的多肽。胰多肽含有36个直线排列的氨基酸,牛、羊、猪、人的胰多肽在36个氨基酸中,只有一、二个氨基酸的差别。猪和狗的胰多肽完全相同。牛和鸡的胰多肽,在36个氨基酸序列中,只有15个完全同位(表1,2)。从演化的观点看来,低级动物和人的胰多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形态结构、生物活性、结构多肽、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核酸同源性等方面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四个分离株(两个SNPV分离株:HaS、HzS,和两个MNPV分离株:HaM1、HaM2)进行了比较研究。它们对中国棉铃虫二龄末三龄初幼虫的LD50佰依次为361、387、2633、3560PIBs/克饲料,当感染剂过为5×l03PIBs/克饲料时,其LT50值依次为4.6、4.9、6.4和6.6天。两个SNPV分离株的生物活性显著高于两个MNPV分离株。经SDS-PAGE分析,四个分离株多角体蛋白均为一条带,两个MNPV分离株结构多肽均具有相同的迁移率,两个SNPV分离株的结构多肽图谱也颇相似,但SNPV与MNPV分离株之间带型相差较大。各分离株基出组经BamHI、EcoRI、HindⅢ和XbaI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为两个NMPV分离株一致,两个SNPV分离株也很相似,而SNPV与MNPV分离株之间相差很大。严格条件杂交结果表明:两个SNPV分离株的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而SNPV与MNPV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极低。  相似文献   

9.
旨在更深入和广泛了解脊椎动物NMS前体基因的结构、进化和生理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斑马鱼脑组织中克隆得到了NMS前体基因序列,并对其基因和蛋白结构以及组织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NMS前体基因cDNA序列编码11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包含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脊椎动物NMS前体蛋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哺乳动物不同,硬骨鱼类NMS前体蛋白在C端缺失很大一部分序列,不能形成类似哺乳动物的NMS成熟肽,经蛋白酶切割可能形成同源性较高的34个氨基酸的多肽。进化树和基因组分析显示,斑马鱼和青NMS前体蛋白聚类在一起,位于NMS这一分支上。同时,NMS前体基因在斑马鱼、青和人基因组中具有同线性关系。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NMS前体基因在所检测的斑马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脑中表达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白细胞介素-12 cD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宏远  詹美云 《病毒学报》2000,16(4):336-340
为研究中国人IL-12的基因特征,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从中国人脐带血单核细胞中分别克隆了P35、P40两亚基cDNA基因,包括完整的前体蛋白编码序列,其中P35 cDNA编码219个氨基酸的多肽,P40 cDNA编码328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国外序列(NKSF、CLMF)比较结果发现:所克隆序列P35同NKSF相比,第44aa密友子由GTC(Val)→GTG(Val),但未改  相似文献   

11.
高捷  王明伟 《生命的化学》2004,24(3):214-216
神经调节肽U受体(neuromedim U receptor,NMUR)包括两个亚型,原为G蛋白偶联孤儿型受体FM3和FM4,最近证实其内源性配基为神经调节肽U(NMU)。大量的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NMUR与食欲调节、能量代谢、应激反应及疼痛感受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治疗多种代谢性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作用新靶点,为近年业的研究热点,该概述了NMUR的基因定位,组织分布、生理功能和配体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新雷公藤内酯四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 ilfordiiHook. f.)的叶和根中分离到一个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据其理化性质,UV、IR、MS、1H-NMR、13C-NMR、13C-NOE、2D-COSY、2D-NOESY 和选择性远程DEPT谱等光谱数据分析,并结合分子图形学和分子力学计算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命名为新雷公藤内酯四醇(neotriptetraolide). 该产物为首次从植物中分得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体外分化方法和畸胎瘤形成可以分化获得多种成体细胞.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从hESCs畸胎瘤中分离某些特异性细胞.通过体外筛选方法,有效地从hESCs畸胎瘤中分离出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NP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这种hESCs畸胎瘤来源的NPCs和MSCs与体内神经前体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相似的分子标记和特性,并具有进一步的分化潜能——分别可以诱导成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脂肪细胞和骨骼细胞等.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畸胎瘤中含有不同分化阶段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或细胞,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畸胎瘤可以作为另一个细胞来源以获取多种(包括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难以得到的)各种前体/干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  相似文献   

14.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它可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人们希望利用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但首先必须分离纯化这些细胞。以往 ,人们从发育外周神经系统中纯化神经干细胞 ,而脑中干细胞纯化率从未超过 5 %。最近 ,RodneyL .Rietze等以 80 %的纯化率分离成年鼠脑干细胞并检测这些细胞的特性。他们发现 ,其中一种可在室管膜和脑室下腔区域找到的干细胞活性很强 ,在 querkopf变异鼠 (一种嗅觉神经元缺陷的鼠 )中 ,这种细胞选择性缺失 ,提示它可能是离体主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5.
神经肽Y(NPY)与酪酪肽(PYY)是近年来分别从猪的大脑和小肠分离和提纯出来的两种新的肽类激素,尽管它们与胰多肽(PP)产生并分布在体内不同的组织,但由于结构和生理功能与胰多肽相似,被认为是来源于同一原始基因的胰多肽家族的成员。最近,美国Purdue 大学生化系P.C.Andrews 等报道,从一种华脐鱼的胰腺内分泌组织中提取和分离出一种新的肽类物质,分子量为4221.3,含有37个氨基酸残基,并已确定其氨基酸顺序。由于此物质氨  相似文献   

16.
江浙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是属于蝮科蝮属的有毒蛇。蝮蛇毒成份比较复杂,但其中所含的蝮蛇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ATX),是主要的神经毒性成分,它具有磷脂酶[2](PLA[2])活性,是一种阻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突触前神经毒素,可导致递质释放机制失活,从而引起动物中毒。本室发现江浙产蝮蛇的血清能中和自身蛇毒的神经毒性,说明蝮蛇血清中有神经解毒因子存在。本室曾从华南眼镜蛇(Naja naja atra)血清中分离 得到解毒因子CSAP(cobra serum antitoxic protein),但江浙产蝮蛇血清解毒因子的研究见报道,本文建立了该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对一些性质及解毒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理学中把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的集合称为运动单位(MotorUnit),它是神经肌肉系统的最小控制单位。α神经在神经支配或外加刺激作用下,产生一次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即神经冲动。一系列的神经冲动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到所支配的肌纤维,一个...  相似文献   

18.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 (PACAP)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HRH)均属于血管活性肠肽家族成员 ,且两者前体基因在脊椎动物的鸟类、两栖类、鱼类中由同一基因编码 ,而哺乳动物是由两个不同基因编码。已有几例关于鱼类编码PACAP和GHRH基因克隆的报道 ,而关于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的PACAP和GHRH基因未见报道。克隆了PACAP GHRH前体cDNA序列 ,该前体有两种剪接方式 ,包括一个长序列和一个短序列 ,其中长序列编码PACAP和GHRH ,短序列缺失 10 5个碱基 ,仅编码PACAP而缺失编码GHRH的外显子区 ,同样情况在虹鳟和沟鲶中也有报道。通过半定量RT PCR方法对石斑鱼PACAP GHRH前体mRNA在胚胎发育和发育早期以及各部位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胚胎发育分析结果表明 ,从神经胚期开始 ,PACAP GHRH前体mRNA大量表达 ,提示该蛋白质在神经发育或神经营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PACAP GHRH前体基因在中枢系统的表达量远高于外周组织。在鱼类的眼和鳃发现PACAP GHRH前体分布。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牛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足一个多效应因子,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早前的研究发现采用HGF和G5 supplement结合EB(embryoid body)法可诱导猕猴胍胎干细胞(rhesus embryonic stem cells,rESCs)定向分化成高纯度的可移植的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s),但对于HGF在整个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改进先前研究体系,采用单层培养法,同时添加HGF和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rESCs在两周内定向分化为高纯度[(81.66±4.37)%]的神经前体细胞,并且单独添加HGF或bFGF以及两者都没有添加的条件下也得到了相似比例的神经前体细胞,表明外源性的HGF在诱导r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转变的过程中对十神经细胞命运的决定并不起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HGF能有效地促进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并且与bFGF具有协同作用.总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更为简单的诱导rESCs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方法,发现外源性的HGF在r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神经诱导的作用,但能与bFGF协同作用促进rE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兔防御素(MCP—1)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兔脾脏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兔巨嗜细胞阳离子多肽(MCP-1)cDNA,插入经EcoR I和Xba I双酶切的pUCD19中,构建了党生质粒pUCDEF,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扩增出的cDNA288个碱基中,在前片段中有一个碱基与发表的兔MCP-1 cDNA序列不同,即第157位碱基由G变为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该cDNA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