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微生物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类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应用广、实践性强、与人类关系密切等特点,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对学生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阐述了提高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5个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汇泉 《生物学杂志》2003,20(4):52-52,54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的一门科学。在理工科类大学生物专业中 ,属专业基础课 ,无论是本科学生 ,还是专科学生 ,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我校自开办生物专业以来 ,即把这门课作为生物专业的重要必修课而重点建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深切感到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与其它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特提出几点教学体会 ,供学生学习时参考借鉴。1 充分认识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树立专业思想人…  相似文献   

3.
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是农业院校面向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等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龚淑芬  陈大勇  贾莉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1):5203-5218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由于环境微生物学概念抽象、内容繁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理解和应用生物氧化过程、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等内容,教学效果较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感受,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具有了自学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这3个方面取得了成效,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感受以及信息技术均得到提升和改进,加强了课程创新实践,提升了环境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锦  匡敏  陈雯莉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7):1731-1735
微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新时代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加强对微生物学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围绕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传授等目标积极探索课程育人路径,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农林专业一流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普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亚红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1):129-132
普通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质量工程,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我们以国外原版教材Microbiology(Fifthedition)为教学参考书,探讨教学实施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以提高普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安全检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微生物学是绝大多数高校食品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依据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探索构建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食品、农业、环保及制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微生物学实验》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在分析当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授课体系、实验顺序、师资队伍、数字课程建设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出了相对应的改革思路和完善措施。该课程的改革充分发挥了专业基础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的目的,为解决当前应用型人才供需矛盾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郑平  胡宝兰  梁璐怡  张萌  王茹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0):2480-2486
环境微生物学是专业基础课,它是开启环境类专业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破解环境类专业工程难题的一件利器。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学校专业核心课建设,课程组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解答微生物"是什么"、"有何用"和"怎么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以"学生兼课"、"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程论文"和"综合评价"为标志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中,有一门传统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即微生物学。该课程是生物、医药以及食品等众多学科的基础交叉学科,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涵盖性强。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连贯性,都是相对孤立的。这也造成了该门课程的枯燥以及难以理解性。针对如何开展微生物学的教学,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赟  宋波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95-0298
针对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师院校现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人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在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式教学模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基于OBE理念明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对毕业要求贡献、设置课程目标、制定大纲、设计实验、跟踪评价学生、监控质量及持续改进等进行探讨,可为工程认证形势下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汉寿  杨冰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2-1116
从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定位、研究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知识背景差异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师生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Prescott等编撰的第5版(2002出版)为教材进行了两届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学全英语教学,深切地体会到该书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灵活、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秀教材.教材内容将知识系统性和基础性有机结合,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充分体现出先进性.对于教师建立科学的课堂讲授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发展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基础课,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课堂价值观引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金课"建设目标,微生物学理论课在建设过程中,秉承着夯实基础、注重前沿的理念,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不同课程的衔接和过渡,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开展特色专题讲座、建设精品教材、应用"对分易"平台、举办"我是主讲人"等活动,以识"微"见远的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延伸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深刻认识到对人才培养而言,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结合专业内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榜样力量给予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指引,立德树人,进而实现课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的重要举措,有效应用在线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是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重点。依托微生物学在线精品课程(浙江省绍兴市),在科学教育2016-2018级尝试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3轮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微生物学课程在学院和学校层面已经形成品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建立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综合动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培养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紧密结合植物保护专业,选择合适教材,合理配置和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资源,加强实践环节、进行"启发式"教学等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职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药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高职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目标、性质、功能与内容设计等方面的定位进行了探讨,为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