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4种方法测定了红花寄生(寄主桑树)叶的水、80%甲醇和80%丙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芦丁和BHT为对照品。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在3种溶剂提取物中,80%甲醇提取物清除.OH和O2-.活性最强,半清除率浓度ρ(SC50)分别为0.212、0.139 mg/mL,而80%丙酮提取物则清除DPPH.和ABTS.+活性最强,ρ(SC50)分别为0.198、0.580 mg/mL。此外,3种溶剂提取物经酸水解后,HPLC均检出槲皮素和山奈酚等2种黄酮醇苷元,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9.90~73.03 mg/g、4.82~9.19 mg/g间。可见,槲皮素及其苷类衍生物是红花寄生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主要作用成分。  相似文献   

2.
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酚类物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对红花桑寄生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并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得率、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在3种评价方法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3种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依次为丙酮提取物 >甲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其中80%丙酮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达276.83mg/g)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EC50值为0.247,FRAP值(FeSO4 mmol/100g)为115.81,浓度为1.0mg/ml时,TEAC值为2.04。  相似文献   

3.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提取物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产卵驱避活性,筛选出对桔小实蝇有效的产卵调节剂。【方法】采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石油醚5种溶剂对芦荟植物进行超声波提取,对5种提取物进行产卵驱避活性测定,确定产卵驱避活性较高的提取溶剂。进一步采用非选择性与选择性试验测定其对桔小实蝇产卵驱避活性的剂量效应,并对该提取物的持效期进行测定。【结果】发现5种芦荟取物对桔小实蝇均有一定的产卵驱避活性,而其中驱避活性最高的为丙酮提取物。通过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发现丙酮提取物的产卵驱避率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粗提物含量为10mg/mL时产卵驱避活性最强,分别为68.81%和89.43%。随着时间的增加,丙酮提取物的驱避活性逐渐下降,至第5天时产卵孔数与溶剂对照无显著差异,至第6天时产卵量与溶剂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芦荟丙酮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有较高的产卵驱避活性,在植物源驱避剂方面具有一定开发前景,但持效期较短,可通过剂型改良来提高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DPPH·法及Fe3+还原力法对排风藤内生真菌PFT-2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首先测定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甲醇总提物的活性,然后测定菌丝体总提物各极性部位,即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和水层剩余物部位的活性,同时以V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内生真菌PFT-2菌丝体甲醇总提取物各样品抗氧化活性较强,尤其是甲醇提取物部位、丙酮提取物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它们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Vc相当,其中甲醇提取物部位IC50值为0.023 mg/m L,活性略高于VC,同时以上提取物对Fe3+也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律草[Humulus scandens(Lour.) Merr.]全草干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以及丙酮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在葎草的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提取物(333 g·L-1)中,丙酮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触杀作用较强,其中丙酮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试虫的48h校正死亡率达到86.67%.6种溶剂提取物(100g·L-1)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均较弱,24和48 h拒食率仅为9.65%~ 20.45%.6种溶剂提取物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均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其中丙酮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经50g·L-1丙酮提取物处理后棉蚜24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78%和85.64%,而经100g·L-1丙酮提取物处理后棉蚜24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63%和92.53%.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菜蛾均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且随萃取物浓度提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触杀活性增强;其中石油醚萃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经25.0g·L-1石油醚萃取物处理后小菜蛾24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0.00%和96.67% 研究结果表明:葎草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和棉蚜的杀虫活性均最强,其主要有效杀虫活性成分存在于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7.
马齿苋干粉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9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利用冷浸法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干粉中制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实验结果表明,处理24h后,马齿苋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为6.63 mg·Ml-1(以干粉计,下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mg·Ml-1时对棉蚜的拒食率最高,达83.03%.处理48 h后,丙酮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为1.88mg·Ml-1;二氯甲烷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mg·Ml-1时拒食率仍表现为最高,达83.97%.在质量浓度为25mg·Ml-1时,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拒食率最高,处理24和48 h对棉蚜的拒食率分别达到71.25%和81.20%.  相似文献   

8.
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以丙酮、甲醇和水为溶剂对石榴皮中的多酚进行了提取,得到3种提取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其对AR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3种提取物对AR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大小与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的抑酶活性最强,甲醇提取物次之,水提物最弱,其对A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g/mL)分别为34.77、44.18和62.07.石榴皮的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对AR均能产生反竞争性抑制;当浓度为0.033 mg/mL时,其对AR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49和71 μg/mL.  相似文献   

9.
采用DPPH·法及Fe3+还原力法对排风藤内生真菌PFT-2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首先测定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甲醇总提物的活性,然后测定菌丝体总提物各极性部位,即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和水层剩余物部位的活性,同时以V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内生真菌PFT-2菌丝体甲醇总提取物各样品抗氧化活性较强,尤其是甲醇提取物部位、丙酮提取物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它们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Vc相当,其中甲醇提取物部位IC50值为0.023 mg/m L,活性略高于VC,同时以上提取物对Fe3+也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0.
蝉蜕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田强强  陶刚  高秋荣  吕婷婷  王敦 《昆虫知识》2010,47(6):1109-1112
本文报道了对传统中药蝉蜕抑菌活性成分提取与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对4种提取方法和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平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在7种提取溶剂中,以95%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获得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对Escheridia coli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但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之间,并无显著的抑菌活性差异。其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78 mg/mL。该研究结果是蝉蜕抑菌成分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