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笫四纪下限的孢粉学研究。50年代初,Szafer在波兰南部工作中,提出了气候开始变冷的植物标志及其层位,此后,在俄罗斯平原南部,Zagwijn和Suc在欧洲西北部和地中海区域,以及Selli等(1977)在Vrica剖面的孢粉工作都提出过新的依据和观点,并将这一界线置于年代地层为2.4、2.3—2.1及1.9—1.7百万年前。在中国北方,上新世-更新世界线的孢粉工作,曾在渭河盆地、泥河湾盆地和河北平原东部进行过,从中看到,在Matuyama-Guass事件界线附近,存在气候变冷变干的植被标志。而在Olduval事件发生时期,代表寒冷干旱的植被更趋稳定。 孢粉记录说明,跟随气候摆动,植被发生的变化普遍而显著。然而,基于生物学、沉积学和气候学的统一的第四纪下限的时间层界线,可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表土孢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进行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结合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下的几个地点表土孢粉分析,把孢粉百分含量、孢粉组合及孢粉优势种、标志种与植被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找出植被与孢粉之间的关系。为恢复古植被、古生态和古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甲虫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而在我国几乎为一空白。第四纪甲虫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野外采样,实验室分离,标本保存,标本鉴定,结果分析。第四纪甲虫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重建古气候、恢复昆虫地理史和第四纪考古。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黄土地层中的哺乳动物群及在磁性地层中的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黄土地层中有确切层位的哺乳动物化石记录,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对比,将黄土地层中的动物化石归纳成如下哺乳动物群:早更新世(2.50─0.73Ma):午城动物群(2.50─1.20Ma)、公王岭动物群(1.20─1.10Ma)和阳郭动物群(1.10─0.90Ma)、中更新世(0.73─0.13Ma):陈家窝子动物群(0.73─0.40Ma);晚更新世(0.13─0.01Ma):柔远─靖远动物群(0.13─0.01Ma);全新世(0.01Ma─Rec):半坡动物群。结果表明:早更新世许多森林习性的化石动物虽然反映出气候较第三纪的寒冷,但比后期温暖湿润。中更新世出现了较多的草原、干旱草原习性的动物,气候更为寒冷干旱,森林逐渐减少或消失,草原或干旱草原得到发展;晚更新世出现的沙鼠、跳鼠等动物,表明气候更加寒冷、干旱,部分地区甚至沙化。  相似文献   
5.
江西星子县第四纪红土层的植硅石和孢粉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本文报道江西星子县第四纪红土层中的植硅石和孢粉,共划分出4个植硅石带,代表不同的气候特征。研究表明:植硅石作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与孢粉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在我国南方红土中化石缺乏的地层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植硅石除了其本身所蕴含的植物学意义外,还可以较好地用于反映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山东淄博第四纪裂隙动物群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简要记述产自山东淄博孙家山裂隙群的主要哺乳动物化石,将之分为A、B、C三个动物群。A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18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早期;B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9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晚期;C动物群则可能与周口店第1地点中上部层位的时代相当,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分析不同种类的生态类型并依据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早期本区为相对温湿的草原环境,附近可能有荒漠化现象;早更新世晚期气候较为温湿,无荒漠化现象;中晚更新世主要为林缘—灌丛环境,气候更为湿润。A动物群是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特有的动物群,略具南北过渡区的特征;B动物群初具现代动物区系的面貌;C动物群基本与现代动物区系一致。  相似文献   
7.
周口店地区仓鼠材料的重新观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经重新鉴定,周口店地区第四纪期间共有4属7种仓鼠,包括大型种类Allocricetus ehiki、A. teilhardi sp. nov. 及Cricetinus varians和小型种类Cricetulus longicaudatus, C. barabensis griseus, C. b. obscurus, C. cf. migratorius, Phodopus sp.其中A. ehiki-A. teilhardi sp. nov.,C. varians-现生种“C.”triton及小型仓鼠可能分别和中国新第三纪晚期的Sinocricetus, Kowalskia等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Ilyocypris是陆相介形类的一个常见属。对其壳体外层瘤状凸起分类意义的认识历来存有争议。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具瘤或经常具瘤的Ilyocypris分子进行研究并初步查明其瘤状装饰分类意义的基础上,将其鉴定描述为三个种:Ilyocypris gibba,I.echinata和I.salebrosa。前者个体发育中壳瘤减少直至消失的变化及其与气候环境变迁的相关性表明,I.gibba的壳瘤发育程度是表型特征,区内原定的I.biplicata和I.bradyi实为I.gibba的无瘤类型。I.echinata的壳瘤也不具备分类意义。I.salebrosa则不同,其鲜明而巨大的后背瘤足以与Ilyocypris属的其它种区别开来,是稳定的种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全新世期间二次暖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宏祥 《化石》2000,(3):26-27
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者来说 ,全新世这一名词 ,一般是指一万年以来的时间为准 ,是在第四纪冰川之后的阶段。人类经过猿人、智人到现代人发展的历史时期。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 ,在我国一万年以来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发展中 ,发生了二次暖期 ,它们是 :1.距今8500 -3000年间的大暖期。2.公元900 -1350年间的中世纪暖期。(一)有关中国大暖期的研究 ,是在我国著名学者施雅风教授领导之下 ,由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综合各种信息资料(孢粉、冰芯、古土壤、生物学、考古学及海岸变化等) ,首次阐明了距今8500 -3000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