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92篇
  15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须ba属是一个“大口袋”类群。中国的四须ba实际上分属于至少4个不同的属。通过与Rainboth的分类系统比对之后,对中国四须ba属鱼类的分类系统重新进行了以下的修订:①保山四须ba、软鳍四须ba和异口四须ba归入新光唇鱼属;②小四须ba归入盘齿ba属;③分布于云南的高体四须ba实为大鳞四须ba,大鳞四须ba应归入高须鱼属;④其余四须ba属鱼类,抚仙四须ba、常氏四须ba、太平四须ba、云南四须ba、颌突四须ba(=洱海四须ba)、鲂形四须ba、棱四须ba、后鳍四须ba和油四须ba均归入吻孔ba属。  相似文献   
2.
3.
4.
5.
四足类是从叶状鳍鱼类(Lobe-finnedfishes,即肉鳍鱼类)进化而来的观点已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这是比较形态学和进化形态学的一大成就。但一个多世纪以来却一直不能确定叶状鳍鱼类(包括三个类群,即绝灭的扇鳍鱼、空棘鱼和肺鱼)中的哪一类更接近四足类,这为深入研究脊椎动物如何从水生过渡到陆生这一问题带来障碍。八十年代以前,这一问题主要是古生物学家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已绝灭的扇鳍鱼类(r…distian)是四足类的祖先(Jarvik1980等)。大约在50年前,拉蒂迈鱼江atimer山,又称矛尾鱼)被发现,这一代表已绝灭…  相似文献   
6.
影响Klebsiella oxytoca固氮酶和氢酶活性的生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固氮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在提供土壤和作物氮源上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发现Klebsiella oxytoca参与水稻联合共生体系,但对该菌固氮生理特征的研究则相当缺乏。作为资料性的工作,本文对K.oxytoca NG13固氮酶和氢酶活性表达的生理条件作了分析,为应用研究以及深入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以及不同产地对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寄主植物对肉苁蓉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中,秋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均高于梭梭寄生肉苁蓉;春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松果...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的产氢细菌的鉴定及产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ungate滚管技术从福建省漳州垃圾处理厂厌氧消化器的颗粒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产氢的细菌L15。菌株L15为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5μm~0.7μm×2.5μm~5.0μm,以侧生鞭毛运动。在孢肉培养基上产生端生的卵圆形芽孢。温度生长范围15℃~45℃(最适温度30℃~37℃);pH 范围5.0~8.4(最适pH 6.3~6.8)。该菌株不水解明胶和七叶灵,不还原硫酸盐,牛奶变酸但不凝固,发酵多糖和少数的单糖、双糖和寡糖;发酵葡萄糖的最终产物为乙酸、丁酸、H2和CO2。G+C含量为298mol%。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梭菌的簇Ⅰ,与Clostridium paraputrificum较为接近(相似性为97.1%)。通过生理特征和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菌株L15应是梭菌属簇Ⅰ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Clostridium defluvii。菌株L15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AS1.3489。菌株L15的最佳产氢温度为34℃、pH为7.0。当葡萄糖浓度为0.4%时,氢气产率可达到1.41mol H2/mol 葡萄糖。该菌可利用下列底物产酸产氢,括号内为产氢率(底物浓度1%):果糖(1.00mol H2/mol)、麦芽糖(2.17mol H2/mol)、蔗糖(1.69mol H2/mol)、菊糖(4.70mol H2/mol)、糖原(5.49mmol H2/g)、淀粉(7.34mmol H2/g)。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4-275
为了积极促进我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发展,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CNHUPO)(筹)和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蛋白质组学第四届学术大会定于2006年8月22-23日在西安市建国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10.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