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63篇
  17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 ,以偶联BSA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1肽体外免疫 .分别从免疫和未经免疫的淋巴细胞提取RNA ,扩增抗体基因 ,构建大容量天然单链抗体 (scFv)噬菌体展示文库和体外免疫scFv抗体库 .以PreS1肽进行 3轮淘选后 ,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显示 ,从免疫库中获得了亲和力 10 -7~ 10 -8M的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 ,高于天然库的结果 (10 -6~ 10 -7M ) .测序结果表明两株抗体均为人抗体 .为基因工程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 .同时证明淋巴细胞体外免疫方法构建的免疫抗体库优于大容量天然抗体库 .  相似文献   
72.
以从健康牙鲆肠道中分离筛选的乳杆菌L15(Lactobacillussp.L15)和嗜酸乳杆菌ATCC4356为实验材料,应用5mol/L LiCl提取其表面蛋白,利用蛋白印迹法鉴定出在L15表面蛋白中分子量为61.8kDa和54.6kDa的蛋白质分别参与对牙鲆和鲤鱼粘液的粘附过程,为新发现的粘附蛋白种类,将其命名为MAPPpo1和MAPPcc。ATCC4356中分子量分别为43.0kDa和63.3kDa的两个表面蛋白参与对牙鲆粘液的粘附,而分子量为43.0kDa的蛋白参与对鲤鱼粘液的粘附。同时,蛋白质印迹法显示,L15和ATCC4356在牙鲆和鲤鱼肠粘液中均具有相同的粘附受体,在牙鲆肠粘液中是分子量为29.7kDa和30.3kDa的两种蛋白质,而在鲤鱼肠粘液中只有分子量为26.2kDa的蛋白作为受体参与L15和ATCC4356的粘附过程。结果显示,乳杆菌对肠粘液的粘附不但具有菌种的特异性,而且也有宿主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3.
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为华北地区常见耐污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法对4龄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内细菌种类进行分离,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合菌落形态、系统进化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鉴定菌株种类,同时探究可培养菌株对重金属(铜、镍)的耐受情况。结果表明,红裸须摇蚊幼虫在重金属铜暴露下的24 h-LC50、48 h-LC50、72 h-LC50、96 h-LC50分别为6304.86、403.59、29.33以及14.43 mmol/L,在重金属镍暴露下的24 h-LC50、48 h-LC50、72 h-LC50、96 h-LC50分别为339.52、182.18、102.59以及60.94 mmol/L。利用LB、NA、BHI、MC 4种培养基,从幼虫肠道分离纯化到16种不同遗传型细菌,分属2门 9科16属,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另外,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对重金属铜和镍有良好耐受性。通过研究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以及重金属胁迫下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生长情况,可为水生昆虫肠道菌群资源库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也可为筛选出具备重金属代谢功能的细菌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偶联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燕山山脉一种香料型乳菇——香亚环乳菇Lactarius subzonarius的挥发性成分。共检出2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氧杂环化合物3种、醛类1种、酯类13种、烯烃类3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和烷烃类3种。具有葫芦巴感官气味的挥发性组分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的相对含量35.76%,该成分是其近缘种Lactarius helvus的主要香味化合物,故推测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是其关键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恒磁场对体外缺血缺氧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由牛垂体提取物(PEX)诱导扩增传代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通过TUNEL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来观察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①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②缺血/缺氧组与缺血/缺氧+磁场组比较,缺血缺氧组的凋亡率显著性增加,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提示恒磁场可以使PI3K(Phosphoinositide-3kinase)/Akt(ProteinkinaseB,PKB)信号通路被激活而抑制凋亡的发生.结论:恒磁场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6.
对内蒙古地区的栽培品种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了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34,各具一对随体染色体。三交种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且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4.105%~7.703%,核型公式为2n=2x=34=32m+2sm(2sat),核型类型属于1A型;单交种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3.661%~8.128%,其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sat),核型类型属于1B型。  相似文献   
77.
邢肖毅  黄懿梅  安韶山  张宏 《生态学报》2013,33(22):7181-7189
为了探讨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物群落对土壤氮素含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本文选择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安塞县洞子沟流域8种典型植物群落下0-10cm和10-20cm的土壤为对象,测定了土壤中有机氮、矿化氮、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从草本群落到乔灌草群落,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均增加,整体表现为乔灌草群落>灌草群落>草本群落。然而人工刺槐林的土壤氮素水平远低于自然恢复的乔灌草群落,甚至低于灌草群落。0-10cm 土层各形态氮素均高于10-20cm 土层。硝态氮对植物群落的变化最为敏感,可作为土壤氮素水平的敏感指标。土壤有机质、pH、容重与氮素含量极显著相关,各种氮素间极显著正相关。各种氮素占总氮的比例对总氮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响应,有机氮、可矿化氮和微生物量氮占总氮的比例相对稳定,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随总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随总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8.
温腾  徐德琳  徐驰  赵德华  冷欣  耿其芳  安树青 《生态学报》2012,32(11):3606-3612
"现代生态学讲座"是由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创导,国内外华人生态学家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现代生态学与世界同步发展,加强国内外生态学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会议。2011年8月1-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围绕"全球背景下现代生态学热点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主题,进行了23场特邀专家学术讲座,从全球变化背景下:现代生态学方法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入侵、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理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水文、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从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学科角度探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响应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最后,对会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9.
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生产小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piezo操作系统为技术支撑 ,在掌握小鼠卵母细胞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 (ICSI)的基础上 ,进行了ICSI技术生产试管小鼠的尝试。来自成年昆明 (KM)小鼠附睾尾的新鲜精子 ,剪切去尾后 ,直接将精子头注射到B6D2F1小鼠卵母细胞质中 ,注射后 1h ,83.3%的卵母细胞存活。6h时 ,84.0 %的成活卵子成功受精 ,形成原核 ,排出PB2 体外培养的ICSI胚胎 ,卵裂率 (98%vs 94.7% )和 4-细胞期胚胎比率 (89.5%vs 92.1% )均与培养的体内受精卵没有差异 (P >0.05 ) ;但是 ,桑椹胚(63.8%vs84.2% )和囊胚发育率 (25.7%vs68.4% )极显著地 (P <0.01)低于对照组。120枚原核期胚胎移植给 7只假孕受体后 ,4只受孕小鼠共产出 28只ICSI小鼠 (23.3% )。健康成年的 25只ICSI小鼠都没有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异常。随机选择其中的 20只小鼠 ,分别进行ICSI小鼠间、ICSI与KM小鼠间共 12组的交配 ,结果所有雌鼠妊娠产仔。在成功建立小鼠ICSI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我国的首例ICSI小鼠,并且证明这些ICSI小鼠都具有正常的繁殖后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 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 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和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成蜂的急性毒性, 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测定的新烟碱类药剂中, 噻虫嗪对拟澳洲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表现出最高的急性毒性, 其LC50分别为0.24 (0.21~0.27) 和0.40 (0.37~0.44) mg a.i./L; 其次为烯啶虫胺, 该药剂对上述两种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0.83 (0.74~0.96) 和0.72 (0.65~0.80) mg a.i./L; 而吡虫啉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的毒性最低, 其LC50分别为502.13 (459.80~549.62)和752.62 (687.51~828.63) mg a.i./L。在测定的大环内酯类药剂中, 阿维菌素对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最高, 其LC50为0.49 (0.46~0.65) mg a.i./L, 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拟澳洲赤眼蜂表现出最低的急性毒性, 其LC50为21.76 (19.59~24.40) mg a.i./L。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吡虫啉、 啶虫脒、 氯噻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赤眼蜂为低风险~中等风险性, 安全性系数为0.57~23.54; 噻虫啉和依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却为中等风险~高风险性, 安全性系数为0.16~3.45; 而烯啶虫胺、 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性, 安全性系数为0.01~0.15。本研究测定的大部分杀虫剂对赤眼蜂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风险。因此, 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尤其是烯啶虫胺、 噻虫嗪和阿维菌素, 以免造成对赤眼蜂的大量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