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对两种鲍鱼菇栽培性状的初报王玉杰,石德荣(辽宁省出口食用菌研究所.大连116100)随着市场的需要,鲍鱼菇的生产正在不断发展。现将笔者对日本鲍鱼菇(简称G)和泰国鲍鱼菇(简称n栽培性状观察比较情况总结如下:一对培养料的选择和利用1在100gro棉壳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筛选发酵配方和接种量,测定发芽指数(GI)、水分、pH、酶活性的变化,对金针菇意杨菌糠有机肥发酵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得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菌糠70%、米糠15%、麦麸15%),GI为94%。接种量为2%时,GI为92%,脲酶活性最大,为17 U,比接种量为10%(12U)和14%(13 U)高,而纤维素酶活性大小受接种量的影响较小。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H则呈上升趋势。脲酶最大活性为21 U,出现在第6天,在第8天降到最低值,仅为8 U。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值在第8天,为10 U,随之下降至8 U。这些研究结果将为金针菇意杨菌糠的肥料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每年产生约1亿多t菌糠,菌糠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多糖等物质,但大部分菌糠都被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或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新时期的环保政策,如何变废为宝,科学、环保、经济、合理地利用菌糠成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的方式和现状进行阐述,探讨菌糠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菌糠利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食用菌菌糠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在苏北地区的应用经验,包括栽培品种的选择,生产季节的安排,生产配方,拌料、装袋,灭菌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耳管理,以及采收加工等.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代用料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吉林省东部地区资源及气候特点,系统地对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最适培养料装量为800g;在接种时间为3月10日、置于相同培养条件下,最适栽培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20~25℃,初期略高;最适水分条件为采用间歇式供水,干湿交替;最适光照条件为全日光。 相似文献
8.
9.
黑木耳是鄂东大别山区常年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主要简述黑木耳高产优质段木栽培6个步骤的新方法,介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取得了栽培和病防的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是一种可利用大米、小麦等谷物培育的名贵药用真菌,其采收后的菌糠里仍富含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立足于蛹虫草菌糠多糖,先分析其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为模型,评价其对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而解析活性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显示,菌糠多糖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EC50分别为0.26mg/mL、1.03mg/mL、0.57mg/mL,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中,菌糠多糖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形态的完整性,并且随浓度梯度递增式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当多糖浓度为5mg/mL时,细胞存活率可达91.83%;在分析其作用机制上,与模型组对比,菌糠多糖能通过调节细胞抗氧化酶SOD(提高4.91倍)和CAT(提高3.40倍)的表达来清除ROS含量(P<0.01),降低氧化损害;经检测,虫草菌糠活性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和岩藻糖等单糖。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MF27菌糠多糖具有保护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虫草菌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木耳菌种老化过程中菌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30d时,光镜下观察到菌丝结构均匀紧凑,细胞壁光滑;电镜下观察到细胞结构完整,内含物丰富,各种细胞器形态规整,没有老化现象。接种后60d时,光镜下菌丝部分肿胀,色泽加深;电镜下细胞壁疏松,线粒体和液泡肿大,细胞核不规则肿胀,核仁消失,脂肪滴和囊泡增多,并有少量电子致密度高的嗜锇性黑色颗粒状物质出现,表明菌丝开始老化。90d时,光镜下部分菌丝严重肿胀,且色泽更深;电镜下线粒体和液泡肿胀明显,部分细胞核破裂,脂肪滴、囊泡和电子致密度高的嗜锇性黑色颗粒状物质显著增多,细胞壁更加疏松。120d时,光镜下许多菌丝开始断裂,色泽进一步加深;电镜下细胞壁塌陷,膜系统也随之解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部分溶解消失。150d时,光镜下大部分菌丝完全断裂,并失去菌丝形态;电镜下细胞膜及其内含物已基本消失,只剩部分严重塌陷的细胞壁残骸。由此表明,木耳菌丝的老化是一个由个别向整体逐渐过渡的不可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应用DEAE52-cellulose、SephacrylS-500HR柱层析从自培养的富硒木耳中分离纯化得到4种木耳硒多糖,SeAPⅠ-1、SeAPⅠ-2、SeAPⅡ和SeAPⅢ,紫外扫描显示在280nm和260nm均无吸收,表明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为单一对称峰,表明4种硒多糖均为均一多糖。对S180细胞膜的游离脂肪酸和膜脂流动性的研究显示,4种硒多糖具有较好的活性,且SeAPⅠ-2、SeAPⅡ的活性显著强于SeAPⅠ-1、SeAPⅢ(p0.05)。 相似文献
13.
以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栽培菌株Au916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两个等位基因中的InDel为基础,以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基于InDel的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检测技术,并采用荧光显微镜检和配对试验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InDel能清晰地区分黑木耳双核体和两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且不同的单核体之间可以进行交配,其杂交双核体能正常出耳,结果表明基于等位基因InDel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黑木耳原生质体单核体。在大规模测序获得真菌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InDel标记在原生质体单核体鉴定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 相似文献
14.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3,77(10):1898-1903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FA) from fruiting bodie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Quel. was investigated on genetically diabetic mice (KK-Ay) from 10 to 14 weeks of age. Mal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nd FA-fed group having free access to the control diet or FA diet (30 g of FA/kg of diet). The food-restricted group had restricted access to the control diet at the level of the diet consumed by the FA-f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A supplement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lowering plasma glucose, insulin, urinary glucose, and food intake. FA administration also increased the tolerance to intraperitoneal glucose loading and the hepatic glycogen content. In the food-restricted group, the reduced food intake slightly lowered the plasma and urinary glucose levels, but did not improve hyperinsulinemia and glucose tolerance. This study shows that FA had a hypoglycemic effect on KK-Ay mice, and the reduced food consumption was not a major factor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hypoglycemic action of FA. 相似文献
15.
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灵芝胞外多糖最佳发酵培养基各成分质量分数为:麦芽糖2%,黄豆粉1%,FeSO4·7H2O0.02%,KH2PO40.1%,土豆汁体积分数30%,pH自然,产量可达到86.36g·L-1(湿重)。灵芝胞外多糖产量受发酵过程各因素的影响,发酵过程中pH、总糖、还原糖和氨基氮有一定的相关性。灵芝多糖整个发酵过程需要144h左右,第6d达到发酵终点。 相似文献
16.
建立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在Ф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形成的体外模型,并开展黄连水煎液对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在Ф30培养皿中采用LB(Luria-Bertani medium)培养基系统复制体外BF模型,经银染后利用显微摄影系统观察BF形态;在96孔板中采用LB培养基系统复制体外BF模型,采用MTT法利用酶标仪测定OD值。将黄连水煎液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分别采用MTT法和银染法考察黄连水提物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的影响。Ф30培养皿表面可以观察到黑染呈棉絮状的膜样物而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4.191,空白组的OD值为0.069;药物作用24h后黄连组的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80mg/mL的黄连水煎液即开始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0.8%,生药浓度达到180mg/mL时为最佳抑制浓度,抑制率为70.23%。Ф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黄连水煎液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BF,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此方法对黄连水煎液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是可行且稳定的,为应用于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