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措施。方法59例患儿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分析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情况、病原学检查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转归情况。结果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有30例,发生率为50.85%。从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或管端培养出细菌29例。分析了病原菌种类与所占的比例,并给出了药敏试验结果。两组患儿治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宁良群  温光彩 《蛇志》2012,24(1):65-6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至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后48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1],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2],病死率高达20%~71%[3];国内文献报道,VAP发生率为43.5%[4],病死率为37.5%嘲。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撤机困难,并可导致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艳青  黄德斌 《蛇志》2016,(4):494-49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于机械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这一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常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推迟、ICU留治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增加了呼吸机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在我国VAP的发病率可达31.4%~36.10%,而VAP导致的死亡率则高达29.2%~40.1%[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是改善患者疾病转归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气管抽吸标本微生物检测在预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NICU患儿359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患儿172例,设为VAP组;不符合VAP诊断标准的患儿18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呼吸道病原菌情况以及患儿预后。结果 对照组和VAP组的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存在明显差异。VAP组中106例(61.63%)患儿为革兰阴性菌阳性,38例患儿为革兰阳性菌(22.09%)阳性,28例(16.28%)患儿为真菌阳性。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20.93%)为主,其次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86%)。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88%)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5.81%)。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与VAP患儿死亡存在弱相关性。结论 NICU患儿因为机械通气引起上呼吸道或其他部位的病原菌定植于肺部引起VAP。部分细菌检出率增加预示患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途径留置胃管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急诊ICU实施留置胃管的机械通气患者38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98例,采用经口留置胃管;对照组189例,采用经鼻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48h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RICU时间。结果留置胃管48h后观察组的口鼻腔损伤例数较对照组偏高以外,其余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VAP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经口留置胃管VAP发生率低于经鼻留置胃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100例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菌种种类、呼吸机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因素。结果呼吸机管路和下呼吸道病原菌构成比具有同源性表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6%,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陈红菊 《蛇志》2017,(2):220-222
目的研究分析ICU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7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ICU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预后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评价比较患者的预后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治疗中实施ICU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预后疗效,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常见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8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5株(占73.77%),革兰氏阳性细菌33株(占18.03%),真菌15株(占8.20%)。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35.52%,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84%,革兰阳性菌无一对万古霉素耐药,除了米诺环素总耐药率为42.42%外,其余病原菌对于常用的药物总耐药率均大于60.0%,革兰阴性菌普遍存在多药耐药现象。结论:引起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群,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在临床上应加强对VAP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RICU和ICU2009年至2012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组和非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FVAP)组,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采用单因素G(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使用MV时间(〉7d)、住院时间(〉15d)、血白蛋白〈25g、合并糖尿病、联合使用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2次/周)是导致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其中血白蛋白〈25g、联合使用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2次/周)是导致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血白蛋白〈25g、联合使用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2次/周)是导致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胸部物理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的效果及呼吸力学参数指标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90例确诊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仅采取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胸部物理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呼吸力学参数指标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P、HR、氧合指数、SpO2、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MAP、氧合指数、SpO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IP、Cdyn、Raw、WOB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Cdyn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IP、Raw、WO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救治成功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91.11%,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胸部物理治疗对于VAP患者而言,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呼吸力学参数以及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针对VAP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NICU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5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确诊为VAP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4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100.00%,未检出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前3位的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6.36%,16/44),铜绿假单胞菌(25.00%,11/44),肺炎克雷伯杆菌(20.45%,9/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唑啉等均耐药,且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插管次数、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胎龄、母亲年龄、原发疾病为新生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新生儿VAP的发生与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8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8例为观察组,同期按照2:1的比例选择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对于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头孢他啶都高度耐药;除哌拉西林、多粘菌素外,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深静脉置管等因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显著相关(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常见,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VAP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VAP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389例患者,VAP发病率为28.8%(112例),病死率为32.1%(36例).VAP的发生与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方式、抗生素联合使用、昏迷、留置胃管、年龄、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加强危险因素监测,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制度,集束化管理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冲洗式导管间歇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8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间歇声门 下吸引方法.结果 常规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5.8%,而采用可冲洗导管间歇吸引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冲洗导管间歇吸引声门下滞留物能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相关肺炎者104例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静脉滴注600 mg利奈唑胺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1.0 g万古霉素注射液,均为1次/12 h。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G+菌清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2.0%,37%)、病死率(28.0%,44.4%)、G+菌清除率为(72.0%,55.6%)、机械通气时间短、副作用少,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措施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王丽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799-1800,1794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护理措施,为预防和治疗VAP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114例ICU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小时的病人,从改变卧位、防止误吸,改变呼吸机环路的更换时间、人工气道的管理、改变吸痰方法、改变鼻饲方法等方面改进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改进护理措施后,使VAP的发病率由原来的50.3%下降至35.1%,病人能够尽快脱离呼吸机,从而平均缩短了住院时间2.2天。结论:通过改进护理措施,能大大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黄春会 《蛇志》2014,(2):226-228
<正>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停止机械通气及拔除气管导管后48h内,新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1]。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病死率可高达40%左右[2]。由于VAP导致患者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且病死率高,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VAP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与肠道微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有外源性和内源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消毒隔离技术的不断提高,外源性感染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内源性感染持续增加,并成为预防和控制VAP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滋养量肠内营养(EN)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48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常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鼻饲,并给予滋养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起始量10~20 mL鼻饲低速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态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较低,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血WBC、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相对较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对较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相对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滋养量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并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实验组患者予以持续性负压吸引装置,对照组患者不添加负压吸引装置。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气道滞留物的菌落培养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肠杆菌、非发酵菌、革兰阳性球菌的发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术能够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