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青稞根腐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雪萍  李建宏  漆永红  郭炜  李潇  李敏权 《生态学报》2017,37(17):5640-5649
选取甘肃省卓尼县青稞种植区为研究地点,调查青稞根腐病的发病情况,并分别采集其健康植株和发病株根际的土壤,对比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5种酶活性。结果发现,研究区10个采样点均有青稞根腐病的发生,发病率在5%—20%之间,不同地点发病率不同。根腐病的发生,会显著影响青稞根际微生物生物量,导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磷含量整体降低,且不同采样点微生物量不同。土壤微生物数量总体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趋势,但不同微生物对根腐病发病的响应不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因根腐病的发生而减少,真菌的数量则增多;不同采样点土壤微生物数量不相同,细菌和真菌呈现区域性特征,放线菌的数量不呈现地域性。根腐病的发生还造成土壤酶活性的改变,其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含量因根腐病的发生而降低,而纤维素酶则升高,过氧化氢酶的变化没有规律。总而言之,根腐病的发生会使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发生改变,碳、氮、磷等物质代谢受到抑制,而能量代谢发生紊乱。因此,研究和防治青稞根腐病就必须重视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9冠状病毒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补体系统异常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用的补体抑制剂多为化学合成药物,其选择性较差,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毒性小、易于被机体消化吸收,其中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可利用基因组挖掘快速发现和鉴定,并利用代谢工程改造和发酵优化大量生产,但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前期研究开发阶段。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较常见补体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同时对微生物来源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发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补体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和天然来源新型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WL  Zhan GH  Zheng H 《遗传》2011,33(10):1087-1092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自然界中化学结构最为丰富的一类化合物。近年来,从放线菌中分离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萜类化合物。通过直接克隆或基因组采掘(Genome mining)的方法,它们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被相继分离和鉴定,从而推动了放线菌中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的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近5年放线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Actinomycosis i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 K. DAS 《Cytopathology》1994,5(4):243-250
Four cases of actinomycosis were diagnosed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cytology and eight more cases were detected during a review of FNA smears reported as inflammatory. the age of these 12 cases ranged from 20 to 61 years with a median of 35 years.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3:1. the common regions of involvement were cervicofacial in seven cases (58.3%), thoracic in three (25.0%) and abdominal in two (16.7%). Four of the seven cervicofacial cases presented with intra-oral masses; the thoracic lesions were pulmonary in location, and the abdominal lesions presented as bowel masses. the possibility of actinomycosis was not considered clinically in any case. the main reason for missed cytodiagnosis in two thirds of the cases appeared to be observer error.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n the aspiration smear from a mass is found to be an inflammatory exudate rich in neutrophils, special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look for this microorganism.  相似文献   
5.
从大连海域的繁茂膜海绵 (Hymeniacidonperleve)中分离到 5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 ,它们分别对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albicans)、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稻瘟霉病菌 (Pyriculariaoryzae)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其中 2株链霉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分、1 6SrRNA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种水平的鉴定结果 :Hmp -S1 9为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griseus) ;Hmp -S2 6为生二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ambofaciens)。  相似文献   
6.
张敏  郭素英  李娟  秦松  蔡敬民 《生物学杂志》2012,29(2):31-33,54
对海洋放线菌 H-109 菌株产生的桃红色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佳浸提剂,浸提时间为 1 h;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 nm;对自然光和紫外光有较好的稳定性;温度对不同浓度色素的影响不同,相对低浓度时(A530 值 0.1 )较稳定;相对高浓度(A530 值大于 0.24)时,随着温度升高,有胶状沉淀析出;pH 值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pH值7~8 时较稳定,pH值小于 3 时,为亮黄色;pH值大于 10 时,有紫红色沉淀析出,该沉淀可以重溶于丙酮.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云南楚雄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纲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BERC-57169,农药活性测定发现其发酵粗提物对多种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HPLC半制备组分进行农药活性测定明确了活性物质的出峰时间及其紫外、质谱特征。根据UPLC-MS图谱特征确定了活性物质的分子离子峰及分子量,结合UV吸收光谱及文献数据,初步确定其为一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子囊霉素(ascomycin)。对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制备后,获得了纯度在95%以上的纯品,农药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对多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很强,MIC值达到1.56~25.0 μg/mL。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生放线菌指存在于健康植物体内,产生系列活性物质并能与宿主植物共同生活的放线菌菌落.就在实际生产中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内生放线菌种类,能够防治的主要病害,及其生物防治的机理和生产上已经应用的制剂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云南金铁锁根部可培养放线菌资源及筛选高抗病原菌活性菌株。【方法】以云南4个地方金铁锁的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温度预处理及14种分离培养基对其进行放线菌分离;选用74株内生放线菌菌株,以5种病原菌为指示菌,使用倒置法测定供试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从金铁锁根部分离获得121株内生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属于10个目、15个科和24个属,其中链霉菌(Streptomyces)为绝对优势菌群,其后依次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和分枝菌酸小杆菌属(Mycolicibacterium)。分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D4 (酵母粉0.3 g,干酪素0.3 g,葡萄糖0.3 g,骨粉0.3 g);最优的预处理温度为80℃;74株内生放线菌中的37株对至少一种指示病原菌具有抑制活性,且活性强的主要类群为链霉菌属。【结论】金铁锁根部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种质资源,且蕴含着具有产次级代谢产物能力的菌株,这将为后续的医药及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菌种资源,同时为其栽植、保护、开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树龄的油松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随树龄的变化不显著,而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极为显著;细菌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符合Quadratics Ratio模型,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则随土壤深度呈现指数衰减变化.与油松+紫穗槐混交林、撂荒地相比,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细菌含量小于混交林,而大于撂荒地,这为黄土高原地区营造混交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