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塘江流域的淡水贝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了对钱塘江流域进行淡水贝类调查的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67种,隶属于腹足纲有9科18属42种,瓣鳃纲有4科11属25种,内有29种属浙江省新记录。分析了该流域淡水贝类与栖息环境的关系及该流域的常见种和偶见种,并探讨了该流域淡水贝类的分布区划。  相似文献   
2.
张勇  刘朔孺  于海燕  刘东晓  王备新 《生态学报》2012,32(14):4309-4317
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不同空间尺度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基于2010年钱塘江中游流域60个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环境变量数据,寻找与研究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的关键环境变量,解析流域尺度和河段尺度的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对影响。PCA分析表明该区域的主要环境梯度是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引起的溪流物理生境退化程度和水体营养状态。CCA分析发现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流域尺度的关键环境变量是纬度、海拔、样点所在流域大小、森林用地百分比,河段尺度是总氮、总磷、钙浓度、二氧化硅浓度和平均底质得分。偏CCA分析得到两种尺度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变异的总解释量为26.4%,流域尺度和河段尺度变量分别为总解释量的50%和31%;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受到两种尺度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且流域尺度环境因子较河段尺度环境因子更为重要,体现了其在溪流生态系统保护、恢复、监测和评价中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水体叶绿素a浓度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水体的叶绿素a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钱塘江干流杭州段的叶绿素a浓度时间差异显著,空间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浓度呈现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的规律.叶绿素a浓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透明度在不同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叶绿素a与TN、TP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江段有所差异.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总氮和总磷浓度均很高,足够满足藻类生长需要;氮磷比较低,基本在8~30之间,说明氮磷含量可能不是钱塘江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浙江萧山SE2钻孔近50m沉积物岩心进行了详细的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并结合测年资料重建了冰后期以来钱塘江沉积河谷的环境演化过程。有孔虫群落特征反映的古环境变化与沉积相分析结果一致。有孔虫资料显示:大约1万年以来该地区受到海水的影响、以胶结质壳Textularia-Reophax组合为特征,并在中全新世海水深度到达最大、以近岸浅水组合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magellanicum为代表,而晚全新世以来在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下、该地区海水变浅的同时,却由于狭窄的特殊河口地形,水动力相对较强,显示强潮型河口地区特有的近岸分子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和相对较深水分子Ammonia compressiuscula共存的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干流(清渚江至七堡江段)软体动物的定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对钱塘江干流清渚江至七堡江段软体动物定量调查的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 1 6种 ,其中腹足纲 1 1种 ,瓣鳃纲 5种 ,优势种为河蚬。该江段软体动物的全年平均生物量为 ( 1 1 4 5± 1 0 0 2 )g m2 ,密度为 ( 64 5 2± 1 1 80 )个 m2 ,其中河蚬平均生物量为 ( 1 0 9 5 3± 1 6 96)g m2 ,密度为 ( 3 6 45± 6 3 6)个 m2 。探讨了该江段河蚬的主产区和河蚬种群内分布的类型 ,提出了软体动物渔业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日本沼虾野生群体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 KY  Feng JB  Xie N  Feng XY  Li JL 《动物学研究》2011,32(4):363-370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钱塘江干流水域闻堰、富阳、场口、桐庐等7个野生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呈现高度多态性;闻堰、富阳、场口、新安江等中下游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高于歙县和休宁两个上游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趋势。符号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次检验的结果表明,钱塘江日本沼虾群体近期没有发生瓶颈效应,群体数量也没有下降。FST的范围介于0.0201~0.1069。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93.48%)存在于个体间,少部分遗传变异(6.52%)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间FST及AMOVA分析表明,群体处于中等遗传分化水平;基于DA遗传距离构建的NJ聚类树显示,地理位置相邻的群体聚在一起。STRUCTURE分析413份参试的日本沼虾样本被分为2个理论种群,即上游歙县和休宁群体为一个理想种群,其余中下游的5个群体为另一个理想种群。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与所生存的地理位置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对钱塘江中游支流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4月调查了浙江省钱塘江中游流域受不同城镇化强度影响的59条1~3级支流的水体理化、底栖动物群落及所在流域的土地利用,分析作为流域城镇化强度指标的不渗水地表面积比(PIA)与溪流水质和生物群落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TN、NH4+-N、PO43--P、TP、CODMn、电导率、水面宽、水深、细沙淤泥比(%)与PIA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地(%)呈显著负相关.底栖动物指标与PIA的拟合曲线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总分类单元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EPT(%)及捕食者(%)、撕食者(%)、滤食者(%)、刮食者(%)与PIA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呈显著正相关,但BI指数、集食者(%)、耐污类群(%)、寡毛纲(%)与PIA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研究区域内随着城镇化强度的提高,城镇溪流表现出高氮、磷营养盐水平、物理生境退化、敏感底栖动物物种消失、耐污物种个体数量急剧上升等城镇溪流退化的共性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钱塘江三堡搁浅的小鳁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兽类学报》1998,18(3):231
本文报道在杭州钱塘江三堡附近发现的一头小鲸(Balae。ople,a。。to,oat,ataLa。pede)。1.标本记述搁浅地点1996年12月18日清晨一条小鲸在钱塘江搁浅在下沙段离江边200m的沙滩上,此江段距钱塘江江口约76km。下午渔政部门用汽艇将鲸牵拉到江中,11月23日凌晨在钱塘江三堡附近(北纬30”101、东经120”16’)江面,此江段距钱塘江口约80km。再次搁浅时,当地渔民发现小姐鲸已表l小冽伯的外部测且TamelExternalmeasurementofBaLaea@tertzacoto’队拉raM经死亡。完整的剥制标本和骨骼标本(M08-09-1)收藏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外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距今8 000-7 000年跨湖桥文化和万年之久的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浙江钱塘江流域新石器考古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环境考古工作也随之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通过该区域诸暨楼家桥遗址文化层的AMS14 C年代测定和孢粉详细分析,重建了遗址区距今约6 500年以来的植被环境及人类活动的过程,特别是对文化层中间的间歇层成因进行了重点剖析。结果表明在楼家桥河姆渡文化早期阶段,研究区孢粉组合以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栎属(Quercus)为主,指示了遗址点附近分布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渔猎和采集的定居生活,同时水稻农业已具一定规模。此时受人类干扰作用较小,地带性植被并未发生改变。随后距今约6 100年文化层中断,形成了自然沉积的间歇层,其孢粉组合面貌显得十分"异常",主要表现为松属(Pinus)骤增;少量的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和铁杉属(Tsuga)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植物首次出现;与海相相关的刺甲藻属(Spiniferites)、舌形藻属(Lingulodinium)首次集中出现;同时,淡水盘星藻属(Pediastrum)持续产出。结合钱塘江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特点,推断当时杭州湾已经形成,其强烈的海潮上涌顶托造成河水阻塞,受海水及河水淹没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文化层突然中断,不利的环境迫使古人类放弃遗址居住点。此后,随着水灾等环境改善,河姆渡文化晚期先民重返楼家桥。此时,孢粉组合发生了显著改变,以栎属为优势的次生阔叶林形成,说明随着人类稻作农业活动强度的增大,森林植被受到了较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