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小尺度克隆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钧敏  金则新 《生态学报》2009,29(7):3540-3548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3个斑块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探讨蛇莓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蛇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7.93%, 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402, Nei指数h为0.1677;蛇莓的克隆多样性与其它克隆植物较为接近,基因型比率G/N=0.2013,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6396,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E为0.5862;蛇莓的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斑块间,基因流较小,仅为0.1019.3个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以临海斑块(LH)最高(P=10.34%, I =0.0513, h =0.0344),安吉斑块(AJ)次之(P=10.34%, I =0.0443, h =0.027),而天台斑块(TT)最低(P=5.17%, I =0.0325, h =0.0227).基株数目、基因型比率、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均表明克隆多样性以LH斑块最大(G=12, G/N=0.3077, D=0.8677, E=0.8380),AJ斑块次之(G=9, G/N=0.1800, D=0.5870, E=0.4753),TT斑块最低(G=5, G/N=0.1163, D=0.4642, E=0.4453).3个斑块中均存在优势克隆,但优势克隆的大小在3个斑块中均不相同,以LH斑块最小,AJ斑块次之,TT斑块最大.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LH斑块在20 cm和40 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49.959;AJ斑块仅在20 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63.333;TT斑块在20 cm、30 cm、40 cm和70 cm时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高达90.512.这表明3个不同斑块内蛇莓基因型的空间分布距离不同,TT斑块最大,AJ斑块最小;克隆所能到达的距离也不同,TT斑块最大,LH斑块最小.3个不同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与克隆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与克隆多样性与蛇莓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和较低的种子萌发率有关.蛇莓的遗传结构、克隆结构及克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斑块所处生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它因素(如干扰、演替和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匍匐茎草本蛇莓克隆构型对不同海拔的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克隆植物构垢可塑性可使它在不同海拔的环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其对不同海拔的资源获取对策,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一海拔高度实验中,铺匐茎草本蛇莓(Duchesnea indica)经历了不同海拔(400、800、1200和1600m)处理,以研究不同海拔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间隔子长度,分株密度,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呈二次曲线变化,在不同海拔生境中,蛇莓克隆构型相关特征的可塑性变化可用动态Logistic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拟合效果良好,结合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利用对策,对所揭示的蛇莓克隆构型可塑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蛇莓克隆构型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反应可能是它在资源斑块性状分布的环境中获取资源对策的重要方面,因而可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一田间实验中,匍匐茎草本蛇毒(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处理,以研究光照强度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增加,间隔子的长度逐渐降低,分枝角度、分枝强度和分株密度呈二次曲线变化。结合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利用对策,对的揭示的蛇莓克隆构型可塑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克隆植物蛇莓基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扩增序列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蛇莓基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ISSR引物在22个分株中共扩增出62个条带,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6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0.3条。采用6种引物对22个克隆分株的DNA扩增共产生28种带谱类型,其中有9种带谱为特异性带谱。综合分析这些带谱,确知这22个克隆分株分属16个基株。由带型可知,通过6个引物中的4种引物就可以把所有的基株鉴定出来,表明ISS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鉴定蛇莓的克隆基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每个引物扩增出来的条带的多态性比例也比较高,平均达到90.3%。  相似文献   
5.
蛇莓     
蛇莓(Duchesnea indica)是蔷薇科龙吐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色柔毛。茎细长,匍匐状,节节生根。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1—5厘米,小叶菱状卵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边缘具钝齿;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聚合果  相似文献   
6.
机械刺激(mechanical stimuli, MS)在自然界的分布较为普遍,然而关于机械刺激对匍匐茎型克隆植物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实验对匍匐茎型克隆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进行了对照(无机械刺激)、克隆片段顶部刺激、半克隆片段刺激和整克隆片段刺激共四个水平的机械刺激处理,通过研究蛇莓克隆生长的响应,探讨机械刺激对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机械刺激导致蛇莓产生较多的分株、较多的匍匐茎、短而细的叶柄及较多的根生物量分配。同时,不同作用位点的机械刺激对各生理生长指标的效应差异并不显著。另外,通过对各生长指标表型可塑性指数的分析发现,分株数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指数。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蛇莓可以较好地适应机械刺激干扰的生境,其分株数可以作为其响应程度的较好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7.
匍匐茎草本蛇莓对基质养分条件的克隆可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葡匐茎草本蛇莓对基质分条件的克隆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葡匐茎草本植物对基质养分供应水平的克隆可塑性,在一栽培实验中葡茎草本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高、中、低养分(N,P,K)水平的环境处理。实验表明,蛇莓植株生物量在较高养分条件下较高养冠比在低养分条件下最大,高欠之,中养分量小;对铺匐茎的生物量投资在中养分条件下最大;对叶柄的生物量投资没有对养分处理发生反应。蛇莓植株在人工养分下比在高养分和中分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
匍匐茎草本蛇莓克隆构型对土壤水分的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有可能促进它对斑块性分布土壤水分资源的利用,因而可能具有生态学意义。在田间实验中,匍匐茎草本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不同土壤水分水平(土壤最大含水量的40%,60%,80%,100%等)处理,以研究土壤水分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子长度,分株密度,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呈二次曲线变化,土壤含水为最大含水量的80%的生境为最适,在不同土壤水分水平生境中,蛇莓克隆构型相关特征的可塑性变化可用动态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拟事效果较好,结合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利用对策,对所揭示的蛇莓克隆构型可塑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