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1.
屈光不正是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近视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在少年中矫正屈光不正应配戴合适的眼镜,对假性近视应积极防治,可用睫状肌麻痹剂、云雾法或其它缓解睫状肌痉挛的药物。重视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是防治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研究组采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超声能量、角膜散光程度、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泪液炎性因子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中前房稳定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相比,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在改善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5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3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照组患者50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视力水平、散光程度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散光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及相对稳定的时间。方法:收集2016年6月-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伍连德纪念医院进行的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200例216眼,其中男88例、女128例,平均年龄71.2岁,进行相应的术前检查,并检查术前、术后第一天、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时的角膜曲率、视力、眼压并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0.5的恢复情况:第一天为147眼(68.05%)、一周为175眼(81.02%)、一个月为193眼(89.35%)、三个月为197眼(91.20%);术前角膜曲率为43.94±1.35、术后第一天、术后一周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98±1.06、44.45±1.18,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三个月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13±1.27、44.02±1.24,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源性散光于术后一天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术后一个月、三个月与术后一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三个月与一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源性散光术后逐渐下降,并于一个月时趋于稳定。结论: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在术后一个月的角膜曲率基本稳定,恢复至术前状态,屈光状态趋于稳定,术源性角膜散光较小,术后视力恢复至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5.
近视散光眼在自然扩瞳和药物散瞳后波面像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近视散光眼人群在暗室自然扩瞳和使用药物散瞳后所得到波面像差的差别。方法 :使用基于Shack Hartmann原理设计的COAS(completeophthalmicanalysissystem)波面像差仪检查 6 2只眼 ,分别在暗室自然扩瞳和通过滴加美多丽 P散瞳液后的波面像差。并使用COAS波面像差仪自带软件分别计算在三个分析瞳孔尺寸下的二~六阶像差系数。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twowayANOVA)方法研究各阶均方根 (rootmeansquare ,RMS)和各种类型像差在药物作用和分析瞳孔尺寸这两个因素影响下的变化是否具有显著性 ,同时考虑二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药物散瞳对二、三阶像差均方根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 (P >0 .10 ) ,但在测量更高阶像差———四、五、六阶时 ,与暗室自然扩瞳所得波面像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虽然不同瞳孔尺寸对各阶波面像差均方根变化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对研究药物散瞳对波面像差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P >0 .10 )。结论 :药物散瞳与暗室自然扩瞳在高阶像差测量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临床上建议尽量使用暗室自然扩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