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畴芬  陆益新   《广西植物》1990,(2):104-104
<正> 弄岗黄皮 新变种 CLausena yunnanensis Huang var.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Y. X. Lu, var. nov. A typo differt ramulis,rhachibus,petiolulis,pedunculis et pedicellis fructificantibus dense pubescentibus,foliolis subtus apprime ad costas dense barbatis.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林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云南省易门县海拔1600—1700m的云南松中幼龄林分的生物量。云南松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9.985吨/公顷,11年生林分为27.874吨/公顷,23年生林分为69.852吨/公顷。乔木层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随林龄而变化。针叶和树皮的分配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干材和根的比例则不断上升,其中以干材增加最快;树枝的分配比例以11年生林分最大,23年生林分次之,4年生林分最小。  相似文献   
3.
韦裕宗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5,(3):151-156
<正>一、虫豆属 Atylosia Wight et Arn,1.白蔓草虫豆 新变种图1Atylosia scarabaeoidea(Linn)Benth ,var aryrophylla Cheng f,var ,nov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袋衣属一新种:云南袋衣。其主要特征为裂片长,末端及边缘常具大量小裂片。裂片上表面无光泽,具丘疹;下表面呈明显的网状褶皱,中央呈睹玫瑰色至暗褐色,近末端呈淡玫瑰色至淡褐色,具稀疏而较大的孔洞。  相似文献   
5.
滇南及滇东南胶孔菌复合群的分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我国滇南及滇东南热带、亚热带胶孔菌复合群众路线属6种,其中瘤丝牛肝菌Filoboletus verruculosus P.G.Liu和滇丝牛肝菌F.yunnanensis P.G.Liu是新种,紫兰小菇Mycena violacella(Speq.)Sing。是我国新纪录种;新种附有拉丁文描术和插图,新纪录和附有形态解剖图。本文所引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蚱科一新属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蚱科一新属一新种。新属,微翅蚱属Alulatettix gen nov.的主要特征是前胸背板强烈隆起呈屋脊形,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前、后翅甚微小。其模式种为云南微翅蚱Alulatettix yunn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美口菌属 Calostoma Desv.的两个新种:云南美口菌 Calostoma yunnanensisL.J.Li et Liu sp.nov.和彭氏美口菌 Calostoma pengii Liu et Y.H.Liu sp.nov.  相似文献   
8.
杨阳  冉飞  王根绪  朱万泽  杨燕  周鹏 《生态学杂志》2013,32(7):1674-1682
云南松林是西藏高原亮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其生态系统碳储量不但有助于弄清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而且可为准确估算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固碳速率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各器官(叶、枝、干、根)与株高、胸径的生物量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1)用胸径和树高估测单株林木器官生物量的较优模型为指数模型,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R2>0.90),估计精度较高.(2)在云南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63.80±9.21)、(134.76+12.69)、(142.91±13.02)、(316.72+42.57)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9.48±10.32)、(120.57±9.37)、(124.70±12.92)、(304.76±32.47)t·hm-2,灌草层生物量为(13.09±3.02)、(12.81±2.54)、(11.88±3.12)、(3.47±0.98)t·hm-2,凋落物生物量为(1.23±0.24)、(1.38±0.31)、(0.72±0.11)、(1.13±0.39)t·hm-2.(3)各龄级云南松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分别为(30.67±7.13)、(67.63±19.06)、(71.00±4.15)、(159.32±39.95)t·hm-2,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生长对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对重要性,以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林场种子培育的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长、针叶长和侧根数6个生长性状及各组分生物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对生物量影响不大的性状,在此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指标与生物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效应,直接影响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优势因素为地径和苗高,针叶长、侧根长和主根长对生物量的影响也起正向效应。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的直接效应均较大,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均较小,其中侧根长通过其他性状对生物量产生的间接影响最大。依据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了云南松各组分生物量与生长性状之间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云南松苗期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按树高和胸径(地径)因子将样地内的植株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3类,对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冠层,优势木的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83、0.762、0.290和0.423,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在更新层,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63、0.774、0.272和0.410,除观测杂合度外,其余3个指标也均表现为优势木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从差异显著性检验来看,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即林木生长分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