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Observations were made following 130 spontaneous aggressive incidents in two small breeding groups of captive golden monkeys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roxellanae). Participants were observed both during the first 10 min following these incidents and during matched control observations. An increased contact rate was observed between opponents following the aggressive incident. Post-conflict conta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number of behavior patterns: open mouth, rapid grooming, embrace, and crouching. Adult mal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mediator in agonistic disputes among females: males intervened in 93.6% of female fights.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is intervention behavior is related to the species' organization into one-male units.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金丝猴的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仅产于我国,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自然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1983年以来,笔者对神农架金丝猴生存环境生态习性等作了长期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三种金丝猴脑的外部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金丝猴的大脑皮层除存在猴科固有的全部沟裂外,还较其他猴科动物具有更多的副沟。大脑的沟型与疣猴亚科的特征完全吻合,但是很多特点都较叶猴更近似于长臂猿。另外,除了蚓叶和蚓结节较小,四叠体的下丘较猕猴发达以外,金丝猴的小脑和脑干均与猴科的一般特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金丝猴的牙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牙齿对古生物、古人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牙齿也是动物分类学所依据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所提供的亲缘证据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材料多是相吻合的。在讨论和评价现生灵长类时,牙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就目前所知,已发表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牙齿的研究资料较少。Hooiier(1952)和Swindler(1976)对川金丝猴的牙齿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扼要的形态描述。至于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牙齿的研究纯属空白。为此,有必要对这三个类群牙齿的形态结构作一个简要的比较观察,试图找出它们之间和属间的异同点,为今后的综合性探讨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伟猴”化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蓝田公王岭动物群中,唯一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化石由胡长康、齐陶(1978)定名为Megamacaca lantianensis(蓝田伟猴)。但按其形态,我们觉得把它归于疣猴亚科比较适宜。特别是与该亚科中的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更为相像,例如蓝田标本下颌支与下颌体垂直,冠状突略向后弯,齿尖起伏较大等都显示了金丝猴的一般性质。至此,本文将蓝田伟猴归于金丝猴属,保留原有种名:Rhinopithecus(Megamacaca)lantianensis(Hu and Qi)。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6.
野外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保国  罗时有 《兽类学报》1993,13(3):181-18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于高山森林中,营树栖生活,其声音通讯在社群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期野外行为的观察和声音的录制,本文报道了川金丝猴在野外自然活动条件下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明显可以辩别出惊异声、警戒声、警告声、呼唤声和安静状态下的叫声,并进行了声谱分析,发现其声谱的差异主要与声音目的有关,同时描述了每类声音发出相伴随的群的行为和身体运动的变化,讨论了笼养条件下和野外状况下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生活在海拔3800~4300m的原始冷杉林中,但有时也会在4300~4700m的低矮灌丛、草甸和流石滩上活动达数小时之久,甚至能跨越近千米的无林高海拔地带,因而它们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灵长类。松萝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取食松萝的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91%。猴群活动范围可达近百平方公里。笔者在历时8年的野外考察中,已查明这一物种的全部现存自然种群只有13个,分布在云南的德钦、兰坪、潍西、丽江和西藏的芒康这五县境内,其现存种群数量为1000~1500只;所有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的状态,群间已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充分表明它们已到达灭绝边缘。然而其栖息地内的商业伐木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周围的人口压力正在不断增加,各猴群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偷猎压力。这一现状委实令人担忧。如何拯救这一“国宝”应引起我国保护学家和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属的DNA序列变异及进化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亚平 Ryde.  OA 《遗传学报》1997,24(2):116-121
金丝猴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测定了2只川金丝猴、8只滇金丝猴、1只越南金丝猴和1只灰叶猴的253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其中47个位点(19%)检出变异。我们采用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距离法构建了一系列的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从而可能在分子水平澄清了金丝猴属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云南金丝猴与越南金丝猴间的关系较与川金丝猴的为近。金丝猴属的分化大约发生在2~6百万年以前。这3种金丝猴均是独立的种,且都应归入金丝猴属。对8只来自野外的滇金丝猴(其中包括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圈养群体的所有6只创立者)的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提示,编号为YK2的母猴是维持该圈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关键猴。我们建立的这种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方法广泛适用于珍稀濒危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断奶过程及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滇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拉沙山猴群1~26月龄婴幼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成年个体对婴幼猴的照料(携带和空间距离)数据,并依据婴幼猴行为发育和成年个体照料来判定断奶时间节点。活动时间分配中,婴幼猴1~12月龄期间,成年雌性身体接触照料平均时间为49.59%(携带为47.07%),婴幼猴取食时间为8.45%,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0.09%;13~17月龄,成年雌性接触照料婴幼猴时间为19.62%(携带为4.74%),而婴幼猴取食时间为22.06%,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0.96%;18~26月龄,成年雌性接触照料婴幼猴时间为17.18%(携带为0.82%),而婴幼猴取食时间为38.48%,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1.39%。基于婴幼猴行为发育和成年雌性照料减少判断婴幼猴自13月龄开始断奶,17月龄结束;断奶期处于主要食物丰富度和可获得性高的季节,利于提高婴幼猴成活率和成年雌性身体恢复。因此,拉沙山滇金丝猴婴幼猴断奶主要受成年雌性照料与食物可获得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生境适宜性评价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基础。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栖息于温带森林的、中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位于岷山山系的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川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地之一,但涉及该地区川金丝猴的生境信息却较缺乏。运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对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不同季节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四个季节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值均超过0.8,说明模型预测结果较好。结果显示:(1)影响不同季节川金丝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海拔、河流和道路。(2)川金丝猴的适宜生境面积存在季节性变化。其中,春季的适宜生境面积最大,为233.94 km2,占全区面积的58.48%;夏季的次之,为192.75 km2,占48.19%;秋冬季的适宜生境面积相对较低,分别为145.54 km2(占36.39%)和142.63 km2(占35.66%)。(3)川金丝猴的适宜生境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变化。研究揭示保护好完整的森林植被带对川金丝猴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要重视对人为干扰较强的低海拔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