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种植,成为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推进器之一。近年来,转基因抗虫玉米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控制了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降低了化学杀虫剂的施用,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介绍了全球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与转基因抗虫玉米种植相关的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转基因抗虫玉米在我国产业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专利信息对我国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基于incopat和TDA两大专利分析平台对中国3D生物打印的专利发展态势从专利统计分析与专利计量分析两个维度进行了跨库组合分析,总结了我国3D生物打印技术的专利前沿动态特征。结果:研究发现,中国3D生物打印技术从2013年起进入专利激增态势,中国作为潜在技术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本文还从专利申请人、技术领域分布、专利文本关键词聚类、专利价值、专利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结论:最后,结合对中国3D生物打印专利申请人的专利产业化案例深度分析与专利特征总结,为中国3D生物打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专利保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是目前全球播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抗草甘膦基因(EPSPS)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验证等也因此成为现代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的重点,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将这些功能基因和转化技术转变成自己的独占产权是发达国家和生物技术公司普遍采取的发展策略。通过检索搜集全球范围内EPSPS基因的专利和转化品系信息,分析研究了EPSPS基因在全球的专利保护、核心技术专利分布与产业化运用状况。结果表明,近几年对EPSPS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但是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的绝大部分专利由孟山都、拜耳、先锋、先正达等跨国公司拥有,相关产业的发展主动权也由此被其掌控。  相似文献   
4.
Xu J  Guo BH 《Biotechnology journal》2010,5(11):1149-1163
Poly(butylene succinate) (PBS) and its copolymers are a family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with excellent biodegradability, thermoplastic processability and bal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article, production of the monomers succinic acid and butanediol, synthesis,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of PBS and its copolymers are review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biodegradation rate of PBS materials can be varied in a wide range through copolymerizat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and various contents of monomers. PBS has a wide temperature window for thermoplastic processing, which makes the resin suitable for extrusion, injection molding, thermoforming and film blowing. Finally, we summariz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PBS.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技术在花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花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不断成熟的基因工程技术为花卉的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花卉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影响植物花色、花型、花期等相关基因及转基因的研究,展望了基因工程技术在花卉育种和产业化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制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 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 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s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a seasonal impact of industrial and sewage waste disposal on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 upstream Trimu Head.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ver, drain wastewater was analyzed during the summer and the winter seasons from pre-determined locations.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higher than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s prescribed by WHO for freshwater bodies. Level of these Physio-chemical variables was higher in the winter due to the least amount of water from domestic sewage. Although some of these parameters indicated sedimentation hitherto the water quality of River Chenab was found very poor due to the pollution bestowed by tributary waste water from drains. Finding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eline data which may be compared to assess any further deterioration in the water quality and may also be used to plan future monitoring and required restoration of habitat for the safe supply of fish to the population of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8.
随着重组抗体药物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市场效益,抗体药物的研发逐渐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动物细胞表达水平普遍较低和发酵工艺落后的现状制约了我国抗体药物产业化的发展。主要综述了国际抗体药物产业的发展态势,重点比较二氢叶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体系、连续灌注和流加培养发酵模式的各自优势,结合我们抗体药物表达、发酵方面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抗体药物产业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抗体药物产业化模式应根据企业对抗体产率、产能和市场经济学的多重考虑选择发酵工艺和发酵规模,应用谷氨酰胺合成酶/CHO-K1表达系统和连续灌注培养工艺可能更适应目前中国抗体产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进展(1980-1999)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我国 1980年以来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取得的成就。重点总结了杀虫微生物及杀虫基因资源的发掘鉴定 ,杀虫微生物及杀虫活性物质与昆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抗虫遗传工程及遗传工程菌 ,以及微生物农药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和成就。对我国微生物防治及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是予以大剂量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抗癌药物因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无选择性的杀伤了正常人体细胞,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承受了较大的痛苦,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在药剂学研究中,须以提高药效、增强靶向性及降低毒副作用等为目标,合理地选择和开发抗癌药物给药系统。自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传递技术引入癌症治疗以来,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递药机理,高效低毒地递送抗癌药物至病灶,因而成为现今抗癌药物给药系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最新报道,综述了脂质体抗癌药物的递药优势、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了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给药系统在抗癌药物递送领域中的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