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声音通讯是非人灵长类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了解非人灵长类的社会行为、个体关系、行为进化和社会演化等,甚至对探究人类语言起源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探讨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前景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研究的深入,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研究》2013,(5):143
继2011、2012、2013年分别出版3辑《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后,我们拟在2014年第4次出版该专题特刊。为了使该专题覆盖的作者面更广,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或您的学科组撰写、提交研究论文、综述、评述类稿件。其具体事项如下:一、稿件征集学科范围与灵长类实验动物(包括树鼩)和动物实验的相关研究,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尤其欢迎关于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致病机理解析的研究工作和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3,(1):F0004-F0004
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技园)致力于建设覆盖整个实验动物领域、凸显非人灵长类、比格犬和小型猪资源优势与特色的实验动物繁育和动物实验研究一站式服务体系,已具备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建设、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研制、药物筛选及安全性评价、医疗器械安全和效能检测等领域的综合研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胺酮、舒泰、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等4种全身麻醉药或其组合对非人灵长类的麻醉效果,探寻能替代或者减少氯胺酮使用的个性化麻醉方案。方法 以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的方案作为对照,另设单独使用舒泰、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舒泰复合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速眠新Ⅱ等麻醉4个实验组,每组选取5只食蟹猴进行实验,记录麻醉后的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和维持时间,以比较各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比较,其他四种麻醉方案在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麻醉诱导时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方案麻醉维持时间分布在30~200min之间。在非人灵长类的全身麻醉中,舒泰可以很好地替代氯胺酮;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麻醉可取得较长的麻醉维持时间,并减少氯胺酮的使用量;舒泰与速眠新Ⅱ联用、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Ⅱ联用的方案也可替代氯胺酮,且麻醉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在一定的麻醉时间内,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氯胺酮的使用量,不同麻醉方案灵活运用可满足不同实验对麻醉维持时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灵长类动物因与人类在遗传、生理和神经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而使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构建人类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理和探索潜在治疗手段的重要途径,而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获得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研究一些遗传性疾病最可靠的方法。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技术先后经历了传统的转基因和精准基因打靶两个时代。对近年来灵长类动物基因编辑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最新的利用核酸酶技术进行精准基因编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史军 《植物杂志》2011,(12):22-33
2011年7月中旬,我同中国科学院白头叶猴生态科考团一起来到了广西扶绥县境内的岜盆保护片区,去寻访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的白头叶猴。来自北京、广州、济南等地的25名团员同工作人员一起进入保护区,与白头叶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8.
非人灵长类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种系发生上较啮齿类更接近于人类,用来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临床症状和机理。通过对国内外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收集、分类和述评,展望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利用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研究缺血性中风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招聘启事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课题组招聘实验室助理生化与细胞研究所信号转导课题组(裴钢课题组)主要以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路为对象,研究其信号转导与对话机制,以及其在药物成瘾、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和新思路。研究组介绍请参考:http://www.sibcb.ac.cn/PI.asp?id=51。现因工作需要课题组需要招聘一名实验室助理负责实验室日常行政和管理事务、实验室设备管理、基本数据维护、课题管理以及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刘晔 《生命世界》2012,(11):8-15
2012年8月初,应邀同中国科学院生态考察团前往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一起观察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的生态行为,同时了解周围的动植物情况。本次活动,集合了各个类群的专家一同前往,不同领域专家负责一片区域进行调查。而我就负责在隧道附近寻找昆虫的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