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野生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灵长类的位置行为研究对于理解灵长类进化、适应性的多样化以及生态学和解剖学十分关键。该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针对位置行为的分类、季节性、以及具体地点和年龄性别差异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灵长类位置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研究现状,以期对今后非人灵长类位置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前,生物医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动物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小鼠、大鼠)为主,许多人类疾病模型也是以这些啮齿类为主而建立的。但由于啮齿类在进化地位、生理病理机制方面与人类有巨大差异,在这些啮齿类上所积累的知识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人类疾病的实际  相似文献   
33.
《生物学通报》2009,(7):46-46
一种适合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基因操纵的非人类灵长类模型,对于有关疾病机制的生物医学研究及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方面治疗方法的开发来说都会极有价值。本期(2009年5月28日出版)Natur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这样一种模型。来自7家日本研究机构的一个小组培育出了非人类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普通狨猴。这些狨猴身上融人的转基因通过胚系传人,在后代身上表达。这项工作涉及一种“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它被引入了10个胚胎中。  相似文献   
34.
《微生物与感染》2009,(2):100-100
用电转染合成DNA抗原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抵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用合成流感病毒抗原编码的DNA电转染猴,可诱生交叉保护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当然,尚需在人体做进一步研究(J Virol,2009,83:4624-4636)。  相似文献   
35.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维持精子发生的一类干细胞,由于与人亲缘关系的相近性,使得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SSCs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比较医学价值。本文综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SSCs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冷冻保存、移植及生精细胞缺失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生物学通报》2010,(12):18-18
历时3年的艰苦攻关.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季维智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例转基因猕猴,并于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该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许多人认为,能否制造并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要是知道人和动物可以如此区区分,有一群动物一定会笑岔了气。它们不仅个个是使用工具的高手,还根据出身分成两个阵营——由灵长类动物组成的"类人队"和囊括海陆空能手的"综合队",准备好好切磋一下技艺。  相似文献   
38.
肠道微生物组被誉为动物的“第二套基因组”,与动物的个体发育、营养获取、生理功能、免疫调节等重要活动密切相关。非人灵长类在生态位、社会结构、地理分布以及进化上与人类相近,开展其肠道微生物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的生态、保护和进化,而且对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在人类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总结了影响非人灵长类肠道微生物变化的因素,包括系统发育、觅食、栖息地破碎化、年龄和性别、圈养方式以及社群生活,并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研究在非人灵长类生态、行为、保护以及适应性进化方面的应用。未来,非人灵长类肠道微生物研究将为灵长类生态、进化和人类健康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灵长类的保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9.
《动物学研究》2006,27(4):402-402
Fraser A.W.Wilson博士198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后到耶鲁大学医学院,从师于著名的神经科学学家Goldman-Rakic研究员,长期从事非人灵长类前额叶功能的研究。1996年到美国Arizona大学心理学系就职。其间,发表了很多实验论文。其中,1993年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有关前额叶功能的论文,该文至今仍是前额叶研究的经典文献。1997年,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再次在Science上发表另一篇有关前额叶的研究论文。他的主要发现是:背侧前额叶主要涉及到“以头为中心”的空间坐标系。在猕猴前额叶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1月,Wilson博士从…  相似文献   
40.
<正>1研究背景灵长类动物,如猕猴和食蟹猴,在遗传和生理特性上与人类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是研究人类疾病、发育和临床前治疗等方面最为理想、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实验动物[1]。通过遗传修饰的方法获得灵长类动物模型对探讨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构建理想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们先后获得了利用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猴[2-5],但这些通过外源基因的随机插入和过量表达来实现对基因组的修饰,无法对确定的目的基因进行修饰和控制,所获得的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最近发展起来的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