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9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研究了我国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和狗尾草的核型与Giemsa带,两者核型基本相同,均为2n=18=14m+2sm+2st(SAT)。带型亦相近,另外在谷子和狗尾草中都发现有四倍体。  相似文献   
2.
激光照射胚泡对家兔和小鼠的抗早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家兔、小鼠上探索了激光的抗旱孕效应,观察到血卟啉衍生物(HPD)和激光的光化效应能使早期胚泡完全坏死和吸收,无流血和晚期流产现象,通过PNQ_3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HPD在胚胎组织中的荧光谱,证实HPD对胚胎组织有亲和力,其对滋养叶细胞比对宫壁组织的亲和力大4倍,借以解释激光光化效应抗早孕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黄山北草核的核型和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9,11(1):18-20
本文研究了北草晰的核型和G带带型,结果表明,北草蝴的染色体数2。二38,由18对常染色休和 1对性染色休组成.常染色体可分成三组:1组有2对染色体;11组包括15对染色体;而川组仅含 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W型.这个种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其AN二38包括1对Z染色 体),从核型特征上看,可能是晰蝎类中较原始的种。从G带显示结果可见,北草晰的各染色体对均有 其特有的带型,容易辨别。  相似文献   
4.
玉米8个栽培亚种(类型)的核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次报道了玉米8个亚种、2个亚型和2个杂交品种的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所有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主要由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第6染色体短臂均具随体,但大小不同。所有材料均显示有亚端带和端带,在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显示有NOR或/和随体带。C-带的分布、总数目和总长度各不相同。其总带数变异于6至18之间,C-带总长度为5.65—11.40%之间。在核型中,具中部着丝点的染色体数目及C-带总数,罕见栽培或原始的类型通常多于广泛栽培的类型。此外,有关核型和C-帝的变异和进化也进行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黄河  于铭秋 《菌物学报》1988,7(Z1):61-71
对根霉(Rhizopus)属的十个种或变种共二十四株菌的菌体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的研究得到对这个属分类上更多的依据.在严格控制培养,提取和电泳条件的情况下,同一株菌不同批次所得菌体蛋白电泳图谱有较好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条件下,每个种的根霉有各自特征性蛋白图谱,种内不同菌株的蛋白图谱和酯酶酶谱基本相同.特别是形态特征明显、分类地位明确的种,种内各株的图谱也较一致,如R. stolonifer;与R.circinans.在确定新变种R. delemar var. latoapicalis时,电泳图谱与R.delemar var.delema:有明显不同,起到了佐证作用.因此认为,蛋白图谱与酯酶酶谱相辅相成,在根霉种的分类中是一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FeMo蛋白与过量(5-6个当量)的酸性靛蓝保温30-60分钟后,蛋白中的P-金属原子族全部氧化,然而蛋白中的FeMoCo全都处于还原状态。Na2S2O4使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中的P-ciuster重新不,甲基紫精可加快这种还原,而亚甲蓝等氧化剂则使这种蛋白中的FeMoCo受到氧化,对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分别进行CD还原滴定和测定氧化过程中的EPR/ABS的变化已经得到p-Cluster和FeMoCo的氧化还原当量数目。  相似文献   
7.
8.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猫小脑浦肯野细胞的简单锋电位(PC-SS)。在标准化互协方差函数图中,PC-SS自发放电无明显波峰;弱刺激隐神经只引起A类纤维传入时,PC-SS出现A类诱发放电反应(A-CED),它包括潜伏期为16.7±0.9ms的早反应和270.8±12.8ms的晚反应。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滞A类纤维传导后,强刺激只引起C类纤维单独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42.4±4.3ms的C类诱发反应(C-CED)。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只出现A-CED而不出现C-CED。按标准化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PC-SS自发放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高峰型,最大能量峰值平均为15.7±4.7×10~(-3),峰频为4.07±1.67Hz;刺激A类纤维使峰值增大,而刺激C类纤维却使峰值减小。另一类为低峰型,峰值为8.4±1.4×10~(-3),峰频为3.67±2.90Hz。刺激A类和C类纤维均使峰值增大,前者增大更多,但峰频均无显著性变化。上述结果表明,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浦肯野细胞,引起特异的PC-SS放电反应。  相似文献   
9.
碳谱在甙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甙为例,较为详细地总结归纳了~(13)C-NMR谱在糖的数目,构型、构象、连结位置以及糖链数目等方面的应用规律,以及~(13)C-NMR谱在甙键稳定性、糖的连接顺序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应雄  周明娟 《遗传》1991,13(4):27-29,32
本文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23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变异、Cd结构消失、小Cd结构以及“Cd-NOR融合”作了分析。结果发现:(1)具有小Cd结构的染色体常涉及D、G组染色体;(2)Cd结构变异最常发生于1号和16号染色体上;(3)G组染色体上“Cd-NOR、融合”频率显著高于其理论值;(4)正常人细胞中存在一定频率的Cd结构消失现象。本文还对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易于不分离的原因作了初步讨论,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