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离探索了中药草果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PNPG法测定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中药草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R)-1-(1-ethoxypropyl)-3,5-dimethoxyphenol(1)、(R)-1-(3,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2)、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3)、香草乙酮(4)、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5)、香兰素(6)、4-萜烯醇(7)、methyl (9S,10R,11E,13R,15Z)-9,10,13-trihydroxyoctadeca-11,15-dienoate(8)、methyl (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9)、amomutsaoko A(10)以及renealtin A(11)。其中化合物1为酚类化合物,是作为天然产物首次报道,化合物10和11具有强于阿卡波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落葵上一种新病害的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匍柄霉(Stemphylium 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 H 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 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 min和43℃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4.
大麦主栽品种亲缘系数和对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大麦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叶斑病的抗性来源,采用亲缘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arentage)分析方法对155个主栽大麦品种的遗传系谱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其中79个供试大麦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2个强毒性菌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55个品种聚为6个类群,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占全部品种14.77%。在品种间组成的11935个组合中,1763个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其COP值变化范围在0~0.7500之间,亲缘系数总和为157.5867,平均值为0.0132。根据系谱分析发现了不同育种单位所育品种的核心亲本,并追溯其主要的祖先亲本。此外,通过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发现大多数供试的大麦品种感叶斑病,高抗品种主要集中在垦啤麦系列品种和蒙啤麦3号,部分华大麦和驻大麦系列的品种在苗期或成株期中抗叶斑病。系谱分析及抗性鉴定结果揭示了我国大麦叶斑病抗性基因存在不同来源,分析结果有利于提高抗叶斑病基因筛选效率和缩小筛选范围,也将促进抗叶斑病新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质资源抗弯孢菌叶斑病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近年弯孢菌叶斑病日益严重的发生趋势,对1698份玉米种质(自交系、群体、杂交种以及特殊材料)进行了抗弯孢菌叶斑病鉴定.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种质抗性较引进种质抗性好;不同省份所供种质抗性存在差异,北京、四川、广西种质总体抗性较好;在新选育的自交系中,鉴定出12份高抗材料;在当前培育的杂交种中,有22份高抗或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对弯孢菌叶斑病抗性在相同核基因、不同细胞质种质间无差异;玉米抗大斑病基因对抗弯孢菌叶斑病无效.  相似文献   
6.
滇产草果的精油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滇产16个草果(Amomumtsao-ko)样品,测定了干果及茎叶的精油含量。干果的精油含量在1.56%~1.74%之间,茎叶的精油含量为0.085%~0.11%。从它们的精油中鉴定了近80种化学成分,主要是1,8-桉油素、柠檬醛、香叶醇、反-2-十一烯醛、2-癸烯醛、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7.
草果种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下植物物种数、株数、乔木盖度、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种植草果的天然林片断与未种植草果的天然林地的植物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草果种植时间乔灌木层的盖度在20.0%~50.0%之间变动;(2)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乔灌层植物株数明显下降,乔灌层物种数趋向单一,主要保留旱冬瓜作为草果的遮荫树种;(3)天然林的草本层物种数为13种,草果种植到80年后草本层物种数只有8种;草本层株数在草果种植5年后在48~285株间的波动,远低于种植初期;(4)乔灌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草果种植30年降低到0,但草本层Simpson指数在种植草果半年至一年期间多样性指数较低为0.2266~0.33990。虽然5年后稳定在0.4351~0.8062,但普遍低于天然林(0.7681)。为了维持天然林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建议草果栽培在人工林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国植物病原真菌资源与多样性。【方法】采用经典真菌形态分类方法并结合序列分析结果对研究样品进行鉴定。【结果】从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的林下枯叶上分离到尖色疣节梗孢,对尖色疣节梗孢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对其ITS rDNA序列进行分析。【结论】金缕梅叶斑病的尖色疣节梗孢病原菌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为我国真菌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草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因子,对草果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分化、生根情况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MS+6-BA 6 mg/L+NAA 0.1 mg/L+TDZ 0.05 mg/L的培养基对不定芽增殖分化效果较好,增殖倍数达到2.34,不定芽叶色绿,苗粗壮,整体感最好.②糖浓度对草果不定芽分化增殖有一定影响,以糖浓度为30~35g/L增殖分化效果较好.③在草果不定芽生根中,以1/2MS+IBA 0.2 mg/L、1/2MS+NAA 0.2 mg/L效果较好.出根率较高,须根最多,平均根数最多,移栽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PCR特异产物回收纯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义龙 《生物技术》2005,15(4):36-37
方法:采用三种方法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RT-PCR的特异DNA产物进行回收纯化。目的: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回收纯化方法。结果:用普通琼脂糖替代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后产物的浓度及纯度与低融点琼脂糖法基本一致,完全可以用普通琼脂糖替代低融点琼脂糖进行DNA片段的回收纯化,从而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玻璃奶法的回收纯度明显高于低融点琼脂糖法和普通琼脂糖法,且更快速安全,是采用普通琼脂糖法还是采用玻璃奶法回收纯化DAN片段应以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