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92,44(4):340-346
Simple spike of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PC-SS) was recorded with microelectrode. In the NCCVF (normalized cross-covariance function) histogram, spontaneous PC-SS does not show obvious peak. When the saphenous nerve is stimulated at lower intensities, which elicits the A-fiber input only, the discharge response (A-CED) consists of an early component with a latency of 16.7 +/- 0.9 ms and a late component with a latency of 270.8 +/- 12.8 ms. After A-fibers are blocked selectively by polarizing current, the stimulation at a suprathreshold strength for C-fiber evokes a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C-CED) with a latency of 142.4 +/- 4.3 ms. However, the C-CED can not be evoked by the inputs of A- and C-fiber simultaneously. In NPSDF histogram, the spontaneous activities of PC-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high and the low peak group. The high peak group (n = 15) has a peak energy value of 15.7 +/- 4.7 x 10(-3) and peak frequency of 4.07 +/- 1.69 Hz. A-fiber input causes an increase of the peak value, while C-fiber input causes a decrease. The low peak group (n = 16) has a peak energy value 8.4 +/- 1.4 x 10(-3) and peak frequency of 3.67 +/- 2.90 Hz. Both A-fiber and C-fiber inputs cause an increase of the peak value, but the effect of A-fiber input was more promi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C-fiber input can reach the cerebellar PC and elicit characteristic simple spike response.  相似文献   
2.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猫小脑浦肯野细胞的简单锋电位(PC-SS)。在标准化互协方差函数图中,PC-SS自发放电无明显波峰;弱刺激隐神经只引起A类纤维传入时,PC-SS出现A类诱发放电反应(A-CED),它包括潜伏期为16.7±0.9ms的早反应和270.8±12.8ms的晚反应。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滞A类纤维传导后,强刺激只引起C类纤维单独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42.4±4.3ms的C类诱发反应(C-CED)。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只出现A-CED而不出现C-CED。按标准化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PC-SS自发放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高峰型,最大能量峰值平均为15.7±4.7×10~(-3),峰频为4.07±1.67Hz;刺激A类纤维使峰值增大,而刺激C类纤维却使峰值减小。另一类为低峰型,峰值为8.4±1.4×10~(-3),峰频为3.67±2.90Hz。刺激A类和C类纤维均使峰值增大,前者增大更多,但峰频均无显著性变化。上述结果表明,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浦肯野细胞,引起特异的PC-SS放电反应。  相似文献   
3.
小脑皮层在兔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伯仪  魏顺光 《生理学报》1991,43(2):103-112
以音调结合气流刺激兔角膜的训练建立瞬膜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率刚达90%,连续出现三组的学习初始阶段,电解损毁小脑半球第六小叶皮层使 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和瞬膜条件反射消除,但不影响“非条件”反射,而在经一周巩固训练的动物,损毁小脑皮层上述区域不发生影响。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在学习初期和记忆巩固时期也有所不同。在学习后期,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减低,和在学习初期与损毁小脑皮层后的频率变化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在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以小脑皮层为主导,对瞬膜条件反射的产生和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具有调制作用。随着记忆巩固过程,D-I 核脱离皮层的控制而发展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记忆痕迹基础部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麻醉并制动的大鼠上观察了中缝背核(DR)条件刺激对由苔状和爬行纤维传入引起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C)诱发反应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以引起苔状和爬行纤维向对侧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的传入,因而在该小叶上记录到 PC 的诱发简单锋电位(SS)和复杂锋电位(CS)反应,潜伏期分别是8—25和12—30ms。(2)以不影响PC 自发 SS 和 CS 活动的阈下强度刺激 DR,可显著地压抑 PC 对于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苔状和爬行纤维兴奋所产生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这种压抑作用可持续数百毫秒。(3)DR条件刺激对 PC 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的压抑作用可以被静脉注射5-HT 受体阻断剂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所减弱或阻断。上述结果表明 DR 的5-HT 能纤维传入可以降低苔状和爬行纤维对 PC 的突触作用效力,抑或降低 PC 对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传入系统参与了小脑某些重要的神经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余启祥  高菊芳 《生理学报》1989,41(3):231-240
本文用电生理学和HRP示踪法,研究了大鼠海马-小脑皮层投射的空间分布,小脑皮层的海马投射区与其深部核团间的纤维联系。 电生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背侧海马CA_1/CA_3区,均可使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浦肯野细胞产生顺行多突触的诱发简单锋电位和复杂锋电位反应。提示背侧海马CA_1/CA_3区与小脑皮层之间有经苔状纤维和攀缘纤维的多突触投射。实验证明,大鼠的这一投射的终止区域,集中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中线外侧0.8—1.4mm的范围内;并且来自CA_1区的投射以对侧性为主,CA_3区的投射以同侧性为主。HRP示踪的实验表明,背侧海马CA_1/CA_3区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投射区是小脑纵区组构的间位区,该区皮层与间位核之间存在着交互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积累的资料表明,脊椎动物小脑不仅参与一向公认的躯体平衡、运动协调和技巧动作的获得,而且也同神经系统的高级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有关;但如何把这些功能活动同小脑特有、而又规则地遍布于小脑各部分的组件式结构(modular organization)联系起来,却存在较大的分歧和研究空间.本文仅就小脑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将它们同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的有关运动学习(motor learning)和经典式条件反射形成机制联系起来,作一些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小脑皮层的结构特征,观察神经丝蛋白抗体RT-97、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及Bax蛋白在小脑皮层中的表达,利用组织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小熊猫小脑皮层的显微结构,检测了RT-97、KGF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小脑皮层从外向内依次可分为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颗粒层3层.RT-97在小熊猫小脑皮层Purkinje细胞层、颗粒层中神经细胞的轴突、分子层中颗粒细胞的轴突及小脑髓质中有阳性表达;KGF在小脑皮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及髓质中均有阳性表达;Bax蛋白在小脑皮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中有阳性表达.RT-97、KGF和Bax蛋白在小脑皮层神经结构的构筑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精神紧张、焦虑等脑活动可以导致心脏疾病,而冥想能够改善心脏功能.采用心率变异性、有向传递函数和校正条件熵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脑任务引起心脏功能的变化以及皮层脑活动和心脏活动的耦合模式.结果表明,意识活动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减慢心率,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和激活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并且意识活动调节自主神经过程中脑皮层中央后区到前区的信息流增加,心脑间的耦合程度显著增强.有向传递函数和校正条件熵方法有望成为分析脑电信号的功能耦合及脑到心脏信息传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NA和5-HT对小脑脑片浦肯野细胞自发及诱发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鼠小脑脑片上观察了NA和5-HT对浦肯野细胞(PC)的自发放电活动及由白质刺激所引起的诱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NA使PC产生抑制、兴奋和双相反应,以抑制反应为主(79.8%);5-HT引起PC兴奋和抑制反应,以兴奋反应略多(57.8%)。(2)先后灌流NA和5-HT对同一个PC自发放电的影响主要为抑制(NA)-兴奋(5-HT)(53.8%)。(3)NA对PC的诱发复杂锋电位(CS)和简单锋电位(SS)反应,主要产生增强效应(57.1%和62.8%);5-HT对PC诱发CS和SS反应则主要产生压抑作用(60.0%和68.2%)。(4)先后灌流NA和5-HT对同一个PC的诱发CS和SS反应,主要表现为NA对这两种诱发反应的增强和5-HT的压抑效应(60.0%和52.9%)。这些结果提示,NA能和5-HT能传入纤维可以通过释放NA和5-HT调节PC的兴奋性水平并改变PC对爬行纤维和苦状纤维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影响小脑皮层神经元网络的感觉运动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