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证实花生饼是生产1593菌株的理想发酵原料,其产毒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常用培养基,且不需添加其它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pH11—13时,其产毒水平较pH5—9高4—272倍。由于花生饼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为1593菌株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涉及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马拉硫磷纯合子(RR)、杂合子(RS)和敏感纯合子(SS)的自然内禀增长率及其对马拉硫磷抗性演化的影响。RR、RS和SS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118、0.1171和0.1339。RR和RS基因型在无杀虫剂时呈现出繁殖不利性,RR和RS的相对适合度分别是SS的0.65和0.68。 影响淡色库蚊对马拉硫磷进化的某些因子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模拟的因子包括R等位基因的起始频率(P_o)、所用马拉硫磷的剂量和迁入率(m)。模拟结果表明(I)不用药时R等位基因衰减是由于RR和RS基因型的繁殖不利性;(2)在起始种群N_o=200,P_o=0.1,使用杀死全部SS和RS的剂量(8ppm)处理,使R等位基因为有效隐性,并且m≥0.15时可阻止马拉硫磷抗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应用两种罗索线虫防制按蚊和库蚊幼虫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峨眉市郊稻田、水坑和沼泽同时释放罗索线虫未定种(2000/m~2)和豫南罗索线虫(3000/m~2)。结果中华按蚊幼虫和三带喙库蚊幼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8.6%—87.0%和64.7%—76.9%。单独释放一种线虫的对照组结果表明,同时应用两种索线虫没有减弱二者各自的灭蚊效果,起到了联合杀灭上述两蚊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汪政仪 《昆虫知识》1996,33(2):100-102
用不同温度对三带喙库蚊卵的保存进行了试验,发现蚊卵在10℃条件下仅可保存两天,而2℃、5℃、11℃以上等其他温度均不宜保存.因此证实该蚊卵不能在任何温度下作长时间保存。通过实验观察了以6种不同配方的食料饲养三带喙库蚊幼虫,结果显示用鱼粉、面粉、酵母粉组合成的6号组食料经综合分析优于其他组食料。进一步说明动物蛋白的种类、配比对蚊幼虫的存活、健康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溴氰菊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长期使用可使昆虫产生抗药性,为了解杀虫剂复配增效潜力,提高药效,延缓抗性,降低农药成本发展我国新的农药制剂。我们用溴氰菊酯兑马拉硫磷混配增效杀虫剂作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马拉硫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分布在我国的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尖音库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进行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致倦库蚊与尖音库蚊及淡色库蚊以及两者尖交可以产生能育的F1代,它们之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殖隔离,致倦库蚊应为尖音库蚊是的一个亚种,而不是如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的独立种,另外,杂种F2代成活率很低,这有可能是尖音库蚊(广义)种下分化在遗传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从70年代以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医学昆虫表皮烃类碳的波形,能有效地鉴别复组的亲缘种类(sibling species),包括蚊、蚋、釆釆蝇等重要传病媒介,已成为昆虫的化学分类法(Carlson, 1984; Phillips & Milligan, 1986)。本文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北京株、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武汉株和广州株。  相似文献   
10.
光周期对三带喙库蚊发育期间体内核酸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德  陆宝麟 《昆虫学报》1991,34(2):173-177
作者测试了长短光周期处理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nynchus(Giles)各虫态与滞育及解滞蚊体内RNA与DNA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虫与蛹核酸含量最高,成虫期变化比较稳定.短光周期可以降低该蚊发育期间核酸的合成作用.雌蚊卵形成期间DNA相对稳定,吸血后卵巢开始发育,RNA含量明显增加,36—48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0—15日龄的滞育蚊体内DNA比发育蚊低,解滞蚊RNA与DNA含量均比发育蚊为高.新蚊、发育、滞育与解滞蚊间DNA、RNA含量不同,DNA、RNA减少与增加可用作判断滞育发生与解除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