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例经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A组)、研究组B(B组)与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补救四联疗法结束后序贯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周。C组患者单独采用补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 pylori根除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0,P=0.010)。A组、B组、C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2,P<0.001)。A组、B组、C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0.00%(18/30)、63.33%(19/30)、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02,P=0.039)。A组与B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1)。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首次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患者H. pylori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H. pylori根除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铋剂四联疗法联合不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方案(1种PPI+1种铋剂+2种抗生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思联康治疗,C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荆花胃康治疗。3组患者均于根除治疗结束停药1个月后复查~(13)C呼气试验以评估疗效。对各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进行评比,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情况。结果按ITT集分析时,C组与A组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42,P=0.056),B组与A组和C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9、0.130,P0.05)。按PP集分析时,C组患者根除率最高,A组患者根除率最低,B、C组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0、4.419,P0.05),B、C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按PP集计算分别为50.0%、7.9%和26.7%,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值最小。结论综合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效益比分析,铋剂四联+思联康方案具有H.pylori根除率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效益比低的优势,提示此方案为本研究的最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埃索美拉唑20 mg 羟氨苄青霉素l g 黄连素300 mg,每日2次,共7 d;B组(45例):奥美拉唑20 mg 羟氨苄青霉素1 g 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拉唑组的17.3%和38.5%(P<0.05 o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 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方法RBC 350Mg 克拉霉素500mg口服,每天2次,共7d。结果治疗后Hp的根除率为86.5%。结论RBC 克拉霉素7d根除Hp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贯序疗法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治疗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 Fang Data、Pub 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儿童H.pylori感染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同时人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共2 033例H.pylori阳性的儿童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vs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在儿童H.pylori根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OR=2.66,95%CI(2.09,3.40),P0.00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28,95%CI(0.21,0.37),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组的恶心呕吐(P0.001)、腹痛(P=0.015)、腹泻(P0.001)、便秘(P=0.023)、纳差(P0.001)、味觉障碍或口腔炎(P0.00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相比,微生态制剂+标准三联或贯序疗法安全、有效,能提高儿童H.pylori的根除率,降低H.pylori治疗中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很多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根除H.pylori就显得至关重要。从1999年至今,我国共颁布了5次H.pylori感染共识,根除H.pylori方案经过不断改进,从最初的PPI/RBC+2种抗生素的标准三联方案到目前第五次H.pylori感染共识推出的含铋剂四联方案,我国学者在根除H.pylori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目前的含铋剂四联方案仍有不足之处,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严重影响了H.pylori的根除率,加之再感染率有上升趋势,故H.pylori的根除治疗还面临着许多困惑。所以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到了联合中药治疗上面。已有研究证实,某些中药不仅在体外有抑菌作用,而且与PPI、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减少抗生素耐药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中西药联合根除H.pylori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14 C呼气试验(14 C-UBT)检测确定为H.pylori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情况、溃疡愈合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留取全部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值)。结果观察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3%、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和76.7%(P0.05),不良反应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与治疗前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B/E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B/E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抗H.pylori治疗易引起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肠道定植抗力。益生菌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提高H.pylori根除率和溃疡愈合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世界各国针对感染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的增加,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疗法得以推出。但是新推出的诸多疗法都应用了比以前更大剂量、更多种类甚至更长疗程的抗生素,这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微生态结构和数量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对其耐药性产生影响。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和一些新型实验疗法的研究结果,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否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微生态制剂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Meta分析各项研究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OR值,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15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微生态制剂,根除率分别为79.7%(95%CI:77.1%~82.3%)和69.5%(95%CI:66.5%~72.5%),合并OR值为1.75(95%CI:1.40~2.18),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7%(95%CI:24.5%~30.9%)和53.0%(95%CI:49.4%~56.6%),合并OR值为0.35(95%CI:0.21~0.60)。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短程三联方法比较,观察香连片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12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杭Hp杭体(ELASE)或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患者分为4组:OACX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250mg+香连片5片)、OMCX组(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香连片5片),OAC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OOOmg+克拉霉素250mg)和OMC组(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28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56天内作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的效果.同时在用药后第1、2、3、7、21和35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8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12例失访.Hp根除率检查结果显示OACX组的Hp根除率为92.9%(26/28)OMCX组为85.7%(24/28),OAC组为66.7%(18/27)和OMC组为60.0%(15/25).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症状改善情况:4组从用药第1天起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但是,OACX组和OMCX组的总得分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OAC和OMC组(P<0.05-0.01).结论:OACX组和OMCX组对Hp具有相当高的根除率OACX组和OMCX组方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除Hp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且,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OACX组和OMCX组亦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