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例经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A组)、研究组B(B组)与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补救四联疗法结束后序贯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周。C组患者单独采用补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 pylori根除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0,P=0.010)。A组、B组、C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2,P<0.001)。A组、B组、C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0.00%(18/30)、63.33%(19/30)、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02,P=0.039)。A组与B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1)。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首次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患者H. pylori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H. pylori根除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c3和Mc5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内瘤变-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6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UC+IN)、结直肠癌(CRC)中Mc3和Mc5的表达情况,分析Mc3和Mc5的表达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内瘤变-癌变过程中变化趋势,探讨潜在的临床意义。结果:Mc3和Mc5在U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和29%,在UC+IN的阳性率分别是48%和46%,在CRC组的阳性率分别是91%和89%。统计分析发现,Mc3和Mc5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内瘤变和结直肠癌的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3和Mc5在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内瘤变-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检测Mc3及Mc5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癌变风险,且Mc3和Mc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青年学生胸骨长与身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80年测量的西安在校汉族青年学生1585名(男863,女722),年龄16-24岁,按年龄性别分组,计算了身长和胸骨长的均值、胸骨长占身长的百分数、身长与胸骨长的比值、身长、胸骨长指数,并提出了由胸骨长推算身长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脂肪乳组、低剂量乳化异氟醚组、中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和高剂量乳化异氟醚组,每组8只。检测血清中酶的含量,观察肝细胞损伤程度,直观的反应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不同组别大鼠肝脏再灌注后ALT、AST、LDH和MDA含量,SOD活性和肝细胞坏死比例均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再灌注后1 h、2 h和4 h中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大鼠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低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和高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均P<0.05)。中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肝细胞坏死比例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低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和高剂量乳化异氟醚组,SOD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对照组、低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和高剂量乳化异氟醚组(均P<0.05)。结论:中等剂量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中血清中酶含量最低,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水平最高,肝细胞损伤程度最轻,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