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产6种药用柴胡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胡是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据报道,全世界有15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初步统计我国有30余种。据我们在西北五省调查,药用种类有21种之多,药用主流种类有柴胡Bupleurum chinesis DC.、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银州柴胡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小叶黑柴胡B. smithii Wolff. var. parvi-  相似文献   
2.
3.
王晨  胡珊群  李彤  刘长利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0):1747-1754
该研究以北柴胡一年生种苗为材料,使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PEG6000营养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实验,检测北柴胡根内源信号物质OPR、JA含量,转录因子BcMYC2和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4个关键酶基因HMGRIPPIFPSβ AS表达量,以及柴胡皂苷a、d含量,探究模拟干旱胁迫下茉莉酸信号通路调控BcMYC2进而影响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机制。结果表明:(1)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北柴胡种苗后,20% PEG6000处理组根内OPR含量在2 h时出现峰值,10% PEG6000处理组的根内OPR含量在6 h时出现峰值;两个胁迫组内源JA含量均在2 h时出现峰值。(2)两个胁迫处理组北柴胡根内BcMYC2相对表达量均在2 h处出现峰值,之后的2~4 h时间段内大幅度下降,且20% PEG6000处理组的BcMYC2相对表达量高于10% PEG6000处理组;其余4个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HMGRIPPIFPSβ AS的相对表达量均在4 h时出现峰值,晚于BcMYC2相对表达量出现峰值的时间。(3)经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后,北柴胡根内的柴胡皂苷含量在36 d内逐渐上升;在处理36 d时,20% PEG6000处理组的柴胡皂苷含量略高于10% PEG6000处理组,且两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发现,经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北柴胡根内信号物质OPR及JA含量提高,促进BcMYC2的表达,进而提高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最终显著提高了根内柴胡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柴胡提取物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细胞生长.为了研究该过程的作用机理,我们研究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包括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该过程中的磷酸化特征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柴胡提取物显著的增加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作用,其增加值在测试范围内与测试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但在柴胡提取物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发现对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表现出磷酸化活性.柴胡提取物诱导白血病HL-60的细胞凋亡部分归结于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上调节作用,这种上调节作用能够受到p38 MAPK特异性的抑制剂SB203580的部分逆转,而MEK的抑制剂U0126则对柴胡提取物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是首次报道柴胡提取物在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参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同时柴胡提取物作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物具有相应的药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报道了中国柴胡属(Bupleurum L .)13种5变种2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其中4种5变种为首次报道,同时报道了5种1变种的细胞核型.除天山柴胡两个居群、紫花鸭跖柴胡一个居群和北柴胡一个居群是多倍体外,其它均为二倍体.主要结论如下:(1)秦岭柴胡和细茎有柄柴胡处理为独立的种更为合适;紫花阔叶柴胡作为大叶柴胡变种的处理是合理的;黄花鸭跖柴胡处理为紫花鸭跖柴胡的变种是不合理的.(2)紫花鸭跖柴胡和北柴胡可能都是还没有被完全认识的复合类群,需要进一步研究.(3)x=7可能是柴胡属的原始基数.  相似文献   
6.
王艳杰  申家恒 《植物学报》2007,24(3):425-432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柴胡花药具4个药室, 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构成, 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 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产生正四面体型小孢子。成熟花粉三细胞型。胚珠倒生型, 单珠被, 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常为一个雌性孢原直接发育而成, 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或T型排列, 多数情况为合点端一个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 由功能大孢子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在胚囊发育过程中, 珠被内表皮细胞特化成珠被绒毡层。同一朵花中, 雄蕊先熟, 记 录了花蕾大小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竹叶柴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Wall.ex DC.)为伞形科(Apiace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云南、贵州等省区,全株均可入药,为目前市场上药材柴胡的三大主要来源之一。柴胡具解表和里、疏肝解郁、提升中气之功效,在中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也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目前,有关北柴胡(B.chinenseDC.)及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在西南地区广泛使用的竹叶柴胡的研究却甚少。另外,对柴胡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根及根茎,有关柴胡茎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法氏柴胡宽蛾Depressaria falkovitshi Lvovsky为三岛柴胡的一种优势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柴胡的叶片、茎尖、花序,幼虫龄期的确定可以为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测量法氏柴胡宽蛾幼虫头壳宽度和体长,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及Dyar定律推测出法氏柴胡宽蛾幼虫的虫龄数。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分龄的合理性。【结果】研究表明,法氏柴胡宽蛾的幼虫期共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mm)分别为0.163±0.006,0.262±0.012,0.437±0.025,0.690±0.038,1.116±0.051。幼虫头壳宽度(y)与虫龄(x)的回归方程为y=0.101e~(0.4815x),R~2=0.9998。【结论】头壳宽度适宜于法氏柴胡宽蛾幼虫期的分龄,而体长由于变异大不宜用作幼虫龄期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银州柴胡中五种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州柴胡柴胡皂苷a、c、d、e和f五种皂苷含量的方法。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子为HibarRT RP-18(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柴胡皂苷a、c、d、e和f的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分别为:21.78~43.56μg(r=0.9993),3.94~9.85μg(r=0.9994),20.68~51.70μg(r=0.9998),1.67~5.57μg(r=0.9997),1.91~6.70μg(r=0.9992);柴胡皂苷a、d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和98.5%。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柴胡药材多指标质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银州柴胡药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