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守珍  吴建功 《昆虫知识》1996,33(6):338-340
杨干透翅蛾Sesiasiningensis(Hsu)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山西、青海、甘肃、内蒙古。在晋中地区为害猖獗。1980年以来,太谷县、祁县、榆次市等平川6县(市)大面积杨树遭受危害。树干基部被钻蛀,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而且极易风倒。太谷县1986年一场6级大风刮倒26万株被害杨树,可见其对杨树生长已构成严重威胁。1986~1993年作者对该虫在晋中地区的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形态特征(见图)成虫:前后翅均透明,前翅狭长,后翅扇形,缘毛深褐色。雌虫体长25~30mm,翅展45~S50mm,触角棍棒状,端部…  相似文献   
2.
杨树叶片在凋落前将大量有机质输入干、枝、根中,在不同处理中,不施肥输出的比例大于施肥.施P并不导致杨树对P的奢侈吸收.施肥可使杨树主要营养元素的外循环通量高于不施肥.不施肥杨树叶片在凋落前P、K的输出率比施肥高约10%.  相似文献   
3.
零下低温对杂交杨树皮层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父本)和耐寒性较强的欧美杨(P.euramericanaclcv.I-45/51,母本)的4个杂交F_1代无性系(95杨、559杨、600杨和1381杨)为材料,分析了零下低温寒潮前后枝条皮层的脂质组成。结果表明,寒潮影响下,皮层中磷脂含量增加而组成基本不变,膜脂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寒潮前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值大的无性系,寒潮前后的IUFA值变化量小;寒潮前IUFA值较小的无性系,寒潮前后IUFA值变化量较大。本文借用力学概念,提出相对抗性概念,给出杨树无性系的相对抗性序列。序列表明F_1代无性系的耐寒性已较不耐寒的父本提高,这与田间观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丹红’杨(美洲黑杨)和‘通辽1号’杨(小叶杨)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氮肥和不施氮肥处理,分析2个杨树品种的生长性状、碳氮相关代谢物和发育木质部转录组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杨树品种氮肥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杨树的氮高效利用遗传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总生物量在施氮处理后分别比不施氮处理提高了1.69倍和1.10倍;‘丹红’杨的总生物量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分别是‘通辽1号’杨的13倍和10倍。(2)施氮处理显著抑制‘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树皮和木质部中总氮和多种水解氨基酸的含量,但是没有明显影响木质部的总碳、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3)施氮处理显著影响了2个杨树品种发育木质部碳固定、糖代谢、氨基酸合成等碳氮代谢途径的基因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积累。研究发现,施氮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杨树发育木质部碳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杨树生物量的积累和生长;‘丹红’杨的木材产量在不同的氮素环境下都远远高于‘通辽1号’杨,更加适合人工林的大面积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5.
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系我国杨树新发生的一种病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有2种形状,无色透明、单胞,呈纺缍形孢子大小为1.64—2.74×9.59—13.7μm。线形孢子顶端弯钩状大小为1.37—1.78×15—27.4μm。病原菌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为PDA、麦芽粉、豆饼粉培养基;温度为25—32℃和pH6—10。本病于4月下旬发病,5月中下旬分生孢子成熟,6月中下旬为分生孢子飞散高峰期。经室内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砷的200倍液浸泡插穗30、60、90分钟处理均有药害,采用100—200倍液浸泡10分钟无药害,对病害有防效。造林地幼树可采用上述药剂的100倍液进行刮破病斑涂抹,防效可达87.5%。  相似文献   
6.
杨树(Populusspp.)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但不同形态氮对杨树生长生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为探讨4种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硝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杨树光合特性及生长参数的影响。该研究以两种不同基因型杨树——杨树‘546’(Populusdeltoidescv.‘55/56’×P.deltoidescv.‘Imperial’)和杨树‘107’(P.euramericanacv.‘74/76’)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测定不同形态氮施加后杨树幼苗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株高、基径、比叶面积、生物量及根冠比变化。两种基因型杨树生长习性基本类似,喜光、喜水、喜肥,但杨树‘546’较杨树‘107’对低温更敏感,有着较低的株高与较大的单叶面积。结果显示:杨树‘546’和杨树‘107’叶片光合特性相似,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氮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两种杨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Ⅱ (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流经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基径、株高、比叶面积及生物量,但降低其根冠比。除叶片净光合速率,杨树其他光合特性指标和生长参数在不同形...  相似文献   
7.
杨树光肩星天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根据在宁夏青铜峡市4块不同类型样地上收集到的光肩星天牛卵、幼虫和成虫的数量和位置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处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型中天牛卵和幼虫的数量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其变程分别为20-40m和28-170m,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26-0.47和0.14-0.555;而成虫的数量没有表现出空间依赖性,在空间呈随机分布。对不同样方大小的变异曲线图进行比较得知;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王贵钧  黄大卫 《昆虫学报》1991,34(2):230-233
1986年,原吉林省林业生防中心站(现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对吉林省杨树蛀千害虫的寄生蜂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本文是该项研究成果的第一篇报道,记述了三种姬小蜂天敌,包括寄生白杨透翅蛾的透翅蛾黑姬小蜂Elachertus nigritulus(Zett.)和寄生杨窄吉丁的一新种丽凹面姬小蜂 Eniedon epicharisHuang及一新记录种 Eniedon zanara Walker。其它研究成果将陆续报道。  相似文献   
9.
浅析杨树食叶害虫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杨树食叶害虫生物学特性及虫害测报方法,并对防治方法及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的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超声波提取法对红松树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物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红松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比(g·m L~(-1))1∶3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0℃。本文也对红松多酚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杨树多酚、蓝莓多酚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0.01~100μg·m L~(-1)范围内,3种多酚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抗炎作用大小顺序为:蓝莓多酚红松多酚杨树多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