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细胞成囊装置的设计及基础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细胞成囊装置的设计及微珠大小的控制方法,首次表明了微珠直径与微珠堆密度的关系,微珠堆密度及克隆满载率的计算方法,观察了杂交瘤细胞在海藻胶中的分布及微囊和克隆大小的关系问题。微囊技术的成功率达到90%左右。这对细胞荧膜工程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植物细胞核分离大分子量核D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芳  王斌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04-1207
研究了从植物中分离百万碱基对级大分子量核DNA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差速离心分离植物细胞核,经低熔点琼脂糖块或低熔点琼脂糖微珠包埋,蛋白酶K原位裂解后制备大分子量核DNA。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生长时期的材料和不同的包埋细胞核方式对大分子量核DNA的制备有很大的影响,由黄化苗或幼嫩的绿叶为材料分离细胞核,进行胶块包埋是制备大分子量核DNA的最佳条件。利用该法获得的DNA分子量在200kb-5.7Mb之间,主要集中在2.2~5.7Mb之间;每一胶块DNAE量为18~20μg。与包埋原生质体制备大分子量核DNA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DNA纯度较高,去除了大部分细胞器DNA的污染;易于被限制性内切酶部分和完全消化,其消化结果具可重复性。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植物种类广泛,用该方法从水稻(OryzasativaL.)、苹果(MaluspumilaMill.)、大豆(Glycinemax(L.)Merr.)、玉米(ZeamaysL.)等多种植物材料中成功地制备了大分子量核DNA。该方法制备的核DNA适用于植物的脉冲交变电泳基因组分析和构建人工细菌染色体文库和人工酵母染色体文库。  相似文献   
3.
植物遗传转化的替代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是两种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可靠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由于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探索可替代它们的其他植物遗传转化方法以弥补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的缺点,使其更加适用于特定目标植物的转化事件中,转化效率也随之提高.对这些可替代的遗传转化方法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农作物转化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