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敏感的酶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酶场效应晶体管(ENFE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半导体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器件。双管差分输出式ENFET对环境温度变化及总体pH变化等外界因素有自动补偿作用,其输出电压随时间的漂移较之单管输出有很大的改善。此外,还可采用金电极作参比电极以实现探头的小型化。青霉索ENFET在0.01mol/L和O.02m01/L的磷酸缓冲液中的响应灵敏度分别为6.5—7.0mV/mmol/L和3.2—3.6mV/mmol/L,线性范围为0.5—14mmol/L和0.5—25mm0l/L。当浸于O.Olmol/L磷酸缓冲液、置于4℃下保存时,探头的贮存寿命大于6个月。探头的累计使用次数可超过1000次。本文还论述了青霉素ENFET在青霉素发酵液浓度 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Zn·Cd)S:Ag-KI催化的光合磷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半导体材料(Zn·Cd)S:Ag-KI为催化剂,在普通卤钨灯光照射下,成功地模拟了光合作用的光合磷酸化.文章报导了光强、照光时间、ADP浓度、Pi浓度及催化剂量等对ATP合成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ADP浓度为1×10~(-3)mmolL时转化率可达到4-6°.最后有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矿物介导非光合微生物利用光电子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中微生物按其能量代谢途径主要分为两种:光能营养微生物和化能营养微生物.化能营养微生物作为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长期被排除在以日光为能量来源的能量利用途径之外.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通过半导体矿物光催化作用来利用太阳能进行生长.实验室模拟体系中,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天然半导体矿物在模拟日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电子促进了化能自养与异养微生物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生长与光子能量和光子数量密切相关,同时不同波长光辐照下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与矿物的光吸收谱相吻合.这一能量利用途径的光能-生物能转化效率为0.13‰-1.90‰.在含有天然半导体矿物与天然微生物的红壤体系中,进一步发现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能够明显改变环境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已有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发现并极有可能长期在地球上存在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通过自然界中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产生的光电子能够促进非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4.
将TiO2光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然后将活性炭装填于冷电弧-光催化-吸附集成反应器中,用该反应器对豆粕氨基酸进行脱色。以豆粕氨基酸的脱色率和氨基酸保留率为指标,探讨处理电压、处理时间、溶液pH和活性炭填充量4个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模型方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和系数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在#=0.01水平上高度显著。各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溶液pH>活性炭填充量>处理时间>处理电压。最佳脱色条件为处理电压20kV、处理时间11min、溶液pH 3.6和活性炭填充量63g,此条件下氨基酸溶液脱色率为94.8%,保留率为83.1%。  相似文献   
5.
传统光声成像外源对比剂的光吸收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传统近红外区(NIR,750~900 nm),开发具有更高光学组织穿透能力的近红外二区(NIR-Ⅱ,1 000~1 700 nm)光吸收外源对比剂对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作者选取了光吸收峰在1 000 nm左右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为近红外二区光学吸收外源对比剂,测试了其在近红外二区激光激发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光声效应。进一步地,作者通过将该纳米材料包埋在仿体组织的不同深度的位置,获得了仿体组织的深层光声成像,成像深度可达1.5 cm。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近红外二区光吸收能力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在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激光器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庄 《激光生物学报》1998,7(2):135-137
本文简叙了近年来激光器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对一些激光器在国内外的主要应用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3周,6周,9周,12周4个观察期组,每个观察期组又随机分为不同照射方法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建立动物模型后,各照射组在术后1d开始照射治疗,激光功率为10mw,每次照射10rain,每天一次,连续照射10d。照射治疗A组对准损伤神经吻合部位进行照射,照射治疗B组照射家兔L5、L6脊髓节段,照射治疗c组在对准吻合处进行照射同时还要照射L5、L6脊髓节段,对照组激光输出功率为零。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再生神经功能,以同时照射损伤周围神经部位和相应脊髓节段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日,Lif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了新型台式基因测序仪Ion ProtonTM。该款测序仪采用新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拥有快速、简单及可扩展等特征,能有效推进临床研究在癌症及遗传性疾病等诊断中的发展。借助该技术产品,只需1000美元即可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目前,使用传统的光学测序技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生物组织光谱测量仪器中光源采用小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本文讨论了两种驱动方法,一种是基于分立器件的设计,另一种采用集成Laser Diode驱动芯片MAX3766,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光源光功率稳定,还讨论了波长随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SUNDOM-300I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终端输出功率0mW-500mW,连续可调,光速直径5mm),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40例,平均治疗次数为4次,治愈率72.5%,有效率27.5%,示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激光在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早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