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单勤  汪富三 《生物技术》1995,5(4):23-2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nse Chian Reation,即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一年多来共检测了100例结核(肺、肾结核)患者的痰和尿液标本,结果PCR检出阳性率为81%,对照用储菌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58%,用常规培养法阳性率为20%。而对50例非结核患者的痰和尿液标本的检测,PCR法仍有6%的阳性率,而用涂片或常规培  相似文献   
3.
PCR法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杆菌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临床标本(脑脊液、胸水、腹水、血、痰液)中的结核杆菌DNA,特异性扩增片段123bp,为结核杆菌的特异性重复序列IS6110部分基因。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10fgDNA。临床标本的PCR检测阳性率(23.3%)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2.9%)和细菌培养(5.7%)的阳性率(P〈0.05)。通过设立对照系统及对扩增产物酶切分析,表明该法无假阴性结果(特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B)染色体DNA为模板,选择位于插入片段IS6110中884~865和568~588碱基对处的两个片段为引物,扩增出317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进pUCl9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为目的片段。该片段经DIG标记,分别与11种分枝杆菌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只与人型复合分枝杆菌发生杂交反应。利用该对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拄术对74份结核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细菌快速培养结果相比较,发现48份临床阳性均为PcR阳性,在26份临床阴性标本中亦发现11份PCR检测阳性。将标本PCR产物与克隆探针进行杂交,显示两者结果完全一致。说明PCR检测体系结果可靠,其灵敏度明显高于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技术用于结核病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miR-125b-5p对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和小鼠体内存活情况的影响,探究其在抗结核免疫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不同培养基对分枝杆菌进行培养并计数;以1640培养基加10%胎牛血清培养所有实验用细胞。将终浓度50 nmol/L的miR-125b-5p 模拟物、miR-125b-5p 抑制剂及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加入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用分枝杆菌分别感染宿主细胞(A549、THP-1和RAW264.7)以及C57BL/6小鼠。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25b-5p的表达量。结果miR-125b-5p在分枝杆菌感染的多种宿主细胞及小鼠中都显著上调表达,其中小鼠肺部的表达量提高了约15倍。分别转染模拟物和抑制剂后,再用分枝杆菌感染细胞,结果发现miR-125b-5p可促进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当miR-125b-5p抑制剂注射到卡介苗(BCG)感染的小鼠体内时,小鼠体内的细菌载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证明miR-125b-5p可调控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及小鼠体内的生长,在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结核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收治68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50例(73.5%),女性18例(26.5%),平均年龄(59.9±13.7)岁。在所有患者中,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HBV感染(46例,67.7%)和酒精(9例,13.2%)。肺结核(43例)、结核性腹膜炎(13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是最常见的结核类型,此外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心包炎、泌尿系结核、肠结核、淋巴结结核均可见。该类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乏力、腹胀,出现发热的患者不足半数,有盗汗表现的更为罕见。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结核后可使病情复杂化,增加治疗难度。此外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需提高警惕,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2018年已缤纷落幕,2019年带着对未来的期许纷至沓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文整理了2018年世界乃至中国感染病界的几项重大事件与进展,并进一步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来巨噬细胞、T细胞等结核病细胞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巨噬细胞内活性氧中介物(ROI)和活性氮中介物(RNI)的作用,结核杆菌如何逃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Th1和Th2呦胞与结核病患者抗体增加,病程迁延不愈的相互关系,以及γ/δ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口岸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特征及其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正确评估输入性结核病给上海地区带来的公共卫生危害,同时为地区传染性结核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针对2009年1月~2013年5月上海口岸入境体检人员中胸部影像学诊断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人群,采集其连续3 d的晨痰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用MGIT960培养法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耐药情况,用目标缺失多重聚合酶链反应(DTM-PCR )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分子分型,同时采集其人口学资料。期间共监测到入境外籍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者193例,其中50例痰液中分离培养到结核分枝杆菌,菌培阳率为25.9%,与我国结核病普查工作中活动性肺结核病菌培阳率(25.9%)相同。分离培养并成功传代、分型的4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型占57.5%(23/40),显著低于同期上海口岸出境人群中的90.2%(37/41)。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71.4%,5/7)和西太平洋地区(57.1%,16/28)。一线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的总耐药率为30.4%(7/23),接近上海口岸出境人群的34.1%。输入性耐多药菌株占2.4%(1/42),分子分型结果显示为非北京型。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病对吡嗪酰胺的耐药率为16.7%,显著高于上海口岸出境人群的2.4%。结果提示,上海口岸输入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同期出境人群,未发现与性别和年龄相关,未发现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显著变化。输入性耐药性结核病带来的公共卫生危害不容忽视,在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方案中需考虑其高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在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中,需重视输入性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型与本地流行株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16-116
能产生自细胞介素22(IL-22)的人T细胞在感染状态下的分化、组织分布以及免疫调节还不清楚。该研究发现即使没有体外抗原刺激,在非人的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亦可导致具有从头合成IL-22能力的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且这些细胞分布于肺组织中的数量远超过血液与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