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灰色GM(1,1)模对生态预测有重要应用,本文讨论了它的一个改进模GM(1,1),并深化了文(1)提出的两个问题,给出了较简明的证法,还确定了文(1)所希望的一个“合适的”常数。  相似文献   
2.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钦俊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昆虫和植物都是地球上起源很早的生物类群。从化石的证据来推断,它们至少在3亿多年前已生活在一起,在不同地域建立起密切关系的生物群落。它们中不同的种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根...  相似文献   
3.
4.
1986-1987年连续两年系统调查了北京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和玉米(Zeamays L.)根际 VA 菌根侵染百分率及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了菌根和菌根真菌的发生与几种土壤因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和气候因子(气温、积温、土温、光照、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葱和玉米的侵染百分率随作物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并以6月和9月的增长速度最快。一年中,植物根际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有二个高峰,分别在6-7月和10月。在北京的同一地区,一年中,几种测定的土壤因子变化很小,因此,认为气候因子对菌根发生的季节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用线性相关和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中,菌根的发生与积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   总被引:67,自引:11,他引:56  
赵景柱 《生态学报》1990,10(2):182-186
  相似文献   
6.
英国城市自然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A.Goode 《生态学报》1990,10(1):96-108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未传粉子房离体培养诱导双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水平的生长素,培养未传粉马铃薯子房,经三年试验,从两个品种中获得了双单倍体的绿色小植株,(2n=2x=24);从分化绿苗力很强的球状愈伤组织中,又不断地分化出许多绿色小植株。绝大多数品种,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一般诱导率为70%左右。品种的基因型和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种类与水平在愈伤组织分化绿苗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扦插和试管微型薯培养,可以大量繁殖试管苗,这为马铃薯单倍体育种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9.
贝氏司蛉Sergentomyia baiyi和歌乐山司蛉S.koloshanensis是宜宾地区筠连县的常见蛉种,但有关生态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90—1991年对其季节消长、产卵数量等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1 季节消长于1990年5—10月选上述司蛉分布的筠连县城附近及双泉区的3处石灰岩壁、洞穴为观察点,每旬捕捉一次(仅9月份少一次)成蛉毒杀、解剖分类鉴定,同时测记温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傣族“龙山”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一例。其概念是“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是不能砍伐、狩猎和破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