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首次报道了中国4种蝙蝠的G-带和C-带核型。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二倍染色体数目(2n)为36,常染色体臂数(FN)为56;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 spasma)2n=38,FN=70;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2n=42,FN=64;皱唇蝠(Chaerephon plicata)2n=48,FN=54。通过C-带显示,除着丝粒异染色质外,在皱唇蝠的许多染色体臂内和马来假吸血蝠染色体的端粒处也有较多的插入异染色质,大长舌果蝠的基因组中既有臂内异染色质也有端粒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2.
熊猴存在TRIM5/TRIMCyp杂合子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犁是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瓶颈之一.细胞内的抗病毒蛋白被称为限制因子.研究不同灵长类动物抗HIV-1宿主限制因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制对建立合适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RIM5α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和关键的限制因子,它以物种依赖的方式限制包括HIV-1在内的逆转录病毒的感染.TRIM5-CypA融合基因是存在于新大陆猴与旧大陆猴中的一种独特的TRIM5基因形式.为了研究不同灵长类动物TRIM5基因的存在方式,该文对熊猴、藏婀猴、红面猴及中闰恒河猴4个物种共110只灵长类动物进行了TRIM5-CypA融合模式的研究.首次发现熊猴也存在TRIM5-CypA基因融合现象.熊猴TRIMCyp融合基因形成模式类似于北平顺猴TRIMCyp融合基因模式,即CypA假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逆转座方式插入到TRIM5基凶的3'-UTR区域.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北平顶猴相应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并且其TRIM5内含子6的3'-剪接位点也相应存存G-to-T突变现象(G/T).这提示熊猴也极有可能像北平顶猴一样表达TRIM5-CypA融合蛋白,从而导致熊猴可能跟北平顶猴一样可能被HIV-1感染.因此,熊猴极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HIV/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中的一个主要的原因。除吸烟外,一些肺癌患者的发病与氡气污染相关。该研究采用包括染色体分选、正向和反向染色体涂色技术,分析了两株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GLC-82的核型特征。A549和GLC-82细胞系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但诱因不同,后者来源于一个长期生活在氡气污染环境肺癌病人的癌组织。染色体涂色结果表明,这两株肺癌细胞系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排。在A549和 GLC-82细胞系中,除正常染色体拷贝数变化外,还分别存在13条和24条畸变染色体。约一半的畸变染色体是通过非相互易位形成的,其余的畸变染色体则是通过一些正常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或重复而产生的。尽管这两株肺癌细胞系都没有共同的畸变染色体, 但它们似共享两个染色体易位断裂点:HSA8q24和12q14。  相似文献   
4.
濒危级生物朱鹮是朱鹮属的唯一物种。为保藏朱鹮的遗传资源并为开展其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方便的实验材料,利用采自雌、雄两只成年朱鹮的皮肤样品,成功建立了两株朱鹮的细胞系。两株细胞系的形态均为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细胞强表达平滑肌特异α-actin,表明两株细胞均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组织;生长特性分析显示细胞增殖能力在10代以前较强,在15代以后逐渐减弱,25代以后则生长缓慢,难以生成单层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两株细胞系均为正常二倍体,核型为2n=68,ZZ(♂),ZW(♀)。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朱鹮染色体的Ag带、C带和G带,并通过带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鉴别了朱鹮的性染色体。该文建系所用的皮肤组织块贴壁种植法,可以应用于其他鸟类,特别是珍稀濒危鸟类细胞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DNA(BMC5,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已基本证实了染色体的串联融合(端粒-着丝粒融合)是麂属动物核型演化的主要重排方式。尽管染色体串联融合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染色体的非同源重组,着丝粒区域的卫星DNA被认为可能介导了染色体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发现在赤麂和小麂染色体的大部分假定的串联融合位点处存在着非随机分布的卫星DNA。然而在麂属的其他物种中,这些卫星DNA的组成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被研究。本研究从黑麂和费氏麂基因组中成功地克隆了4种卫星DNA(BMC5、BM700、BM1.1k和FM700),并分析了这些卫星克隆的特征以及在小麂、黑麂、贡山麂和费氏麂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卫星I和II DNA (BMC5, BM700和FM700)的信号除了分布在这些麂属动物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外,也间隔地分布在这些物种的染色体臂上。其研究结果为黑麂、费氏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核型也是从一个2n=70的共同祖先核型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融合进化而来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猪尾鼠属(Typhlomys)是啮齿类中的孑遗类群,片段化分布于我国南方和越南最北部的山地森林。前期我们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将猪尾鼠属现生类群划分为4个物种。但该分类系统仍存在争议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有学者对大娄山猪尾鼠等是否应属于种级分类单元抱有疑问;另一方面,秦岭、南岭和广西周边的猪尾鼠种群的分类地位仍未有定论。因此,本研究采用核型分析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猪尾鼠的分类及分布进行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华猪尾鼠和大娄山猪尾鼠的G带核型和Ag-NORs的数目和分布,其中中华猪尾鼠2n=36,核型为14(M, SM) + 20 (A),XY (SM, A),Ag-NORs 6个;大娄山猪尾鼠2n=56,核型为2 (SM) + 52 (A),XX (SM, SM ),Ag-NORs 4个。上述核型与已报道的沙巴猪尾鼠核型(2n=38)存在显著差异,支持上述类群均为独立物种。基于线粒体Cyt b,ND2COⅠ基因的进化关系分析,秦岭种群应属于大娄山猪尾鼠、南岭种群应属于中华猪尾鼠。而来自红河以东的云南南部的种群以及贵州南部的种群情况复杂,暗示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喀斯特地区可能还存在未知的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