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首次卫星跟踪黑颈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被IUCN和CITES列为易危和附录Ⅰ物种,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于高原的鹤类。黑颈鹤夏季在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繁殖,冬季除在不丹北部有少量个体外,绝大部分种群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越冬。作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稀鸟类,我国学者对该物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草海坐落于贵州省,是中国西南部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及停歇地,每年有将近7万只水鸟在此越冬,其中包括10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草海周围的农田、沼泽及湖泊水域被人类高度利用,而这些地方同时也是水鸟的觅食和栖息区。草海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冲突与挑战由来已久。近几十年来,草海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在1958年"大跃进"  相似文献   
3.
黑颈鹤越冬期间植物性食物的显微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黑颈鹤与草海越冬期间共取食47种植物。莎草科植物是主要食物,占76.54%,栽培植物仅占2.14%。植物地一块茎是黑颈鹤取食的主要部位,占35.14%,其次为秆状茎,花果和叶。块状戏几乎全来自莎草科植物。酸模的种子占全部花果类食物27.54%。比重很大,尤其在越冬前期。我们还对5种主要食物植物或其部位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食物的性差异是主要的,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由云南省林业厅和国际鹤类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云贵高原黑颈鹤的现状及保护研讨会》于2004年3月13~14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国际鹤类基金会、安徽大学、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及云贵高原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保护区和黑颈鹤越冬地的当地县林业主管部门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云贵高原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云贵高原有黑颈鹤的两个越冬区:(1)云南西部;(2)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这两个地区的黑颈鹤数量占全球种群的1/4至1/3。国际鹤类基金会与云南省林业厅于2001/2002年冬季在云贵高原联合对黑颈鹤进行了一次同步计数,本次调查覆盖了17个已知或潜在的黑颈鹤越冬地点,其中15个地点有黑颈鹤分布。在2002年1月18日和19日,分别记录到3261和3182只黑颈鹤。本调查还统计了灰鹤、斑头雁和赤麻鸭,数量分别为:灰鹤804和1158只;斑头雁1759和2978只;赤麻鸭3442和5444只。与1991/1992年冬季进行的调查结果相比,黑颈鹤在这一地区的数量增加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6.
越冬期黑颈鹤个体行为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900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 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 900 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9.
越冬期黑颈鹤个体行为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凤山  马建章 《生态学报》2000,20(2):293-298
越冬期黑颈鹤的个体行为可分为:取食、保养、争斗、警戒、运动行为、种间关系及领域性。随着冬季食物资源的逐渐减少,在取食行为中幼鹤由乞食、被成鹤供食转为向成鹤抢食。有些家族鹤为保证食物资源而建立领域,领域大小与家族内成员数无关,且在冬季(甚至1天内)是变化的。为获得食物和保卫领域,黑颈鹤之间(或与灰鹤之间)常发生争斗,争斗的主要形式是仪式化威胁。  相似文献   
10.
李凤山 《生物多样性》2002,10(4):393-398
于1996年1月对西藏中南部越冬黑颈鹤的食性和谷物性食物的可获得性进行了研究。青梨(Hordeum vulgare),春小麦(Triticum spp.),冬小麦(Triticum spp.)是该地区的3种主要作物。对黑颈鹤粪便的分析表明,越冬黑颈鹤取食大量的农作物,尤其是小麦散落从粒,而冬小麦苗仅上鹤类食物组成的很小一部分。秋收后的翻耕,放牧等农业活动影响地面上作物残物(种子,叶,秆或根)及谷粒残物(裸粒,穗稃)的数量,农地翻耕掩埋了大部分的作物残物。未翻耕青梨地与小麦地上的作物残物覆盖比值相似。谷物残物的密度在未翻耕的小麦地上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黑颈鹤的冬季食物来源,减少人为活动对黑颈鹤的干扰,我们建议:在秋收后不要翻耕河流两侧的青梨地和小麦地;在冬小麦种植地区,冬小麦应仅仅种植在主要公路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