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A. Dietrich)花粉化石记录丰富,大化石则以木材和球果居多,而针叶化石报道较少且缺少微形态研究。云南保山盆地新近纪羊邑组产大量三维立体保存的云杉属针叶化石。这些针叶化石呈扁平条形,叶尖急尖,叶基截形,无叶柄;上表面中脉隆起,中脉两侧各有一个气孔带,每个气孔带有5–6条气孔线,气孔线多连续,少数不连续,气孔呈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非气孔带表皮细胞矩形至长矩形,细胞壁波浪状弯曲;下表面中脉亦隆起,无气孔,表皮细胞多为矩形至长矩形,细胞壁波浪状弯曲。通过与现生云杉属针叶的宏观形态和微形态对比发现,该化石与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Mast.) W. C. Chengex Rehder)在形态上最为相似。但由于缺少其他植物器官(如球果),难以判断化石是否真正代表了这个现生种,因此,将其暂定为似油麦吊云杉。基于云杉属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海拔分布范围(2000–4000 m),以及考虑到新近纪比现在更为温暖的气候环境,推测保山盆地在新近纪时期具有比现在(1650 m)更高的海拔。该推断进一步丰富了青藏...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国西南地区槭属(槭树科)的8个现生种,通过观察和测量馆藏标本的翅果形态,对比同一个种的翅果在不同地区的形态差异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O)检测翅果在种内的形态变异性,发现槭属的翅果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总体形状和大小上,这可能与地区间不同的气候环境特征有关.通过对槭属翅果种内形态变异性和多样性的深入研究,为槭属翅果化石的属下鉴定提供一定依据,指出槭属翅果化石的属下鉴定应该考虑翅果形态种内变异性的特征,具有形态多样性的该属翅果化石可能属于一个种或更少的种.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是我国西南植物区系中两个面貌和谱系年龄差异最为鲜明的区域, 分别以区系年轻、草本植物和区系古老、木本植物为特征。其中一个饶为有趣的问题是这两个地区的区系分异现象是如何演变形成的? 古植物学研究能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重要证据。本文报道分别发现于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的椿榆属(Cedrelospermum)和臭椿属(Ailanthus)化石新纪录。结合已有研究, 这两个类群在我国西南的化石历史为: 椿榆属见于西藏中始新世至晚渐新世(西藏椿榆C. tibetica)及滇东南晚始新世(亚洲椿榆C. asiaticum)地层, 而臭椿属化石见于西藏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大果臭椿A. maximus)及滇东南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古臭椿A. confucii)地层。以上古近纪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植物区系在属级水平上的相似性表明这两个地区之间曾经存在区系交流、类群组成相近。然而, 在种级水平上, 自晚始新世以来其椿榆属和臭椿属植物又各不相同, 暗示着以上两个区系可能在晚始新世或更早已经由于环境分异等因素而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现在椿榆属和臭椿属都已经从西藏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总体上更为年轻的草本植物区系。与此不同, 臭椿属在滇东南‒桂西延续到了现在, 体现了该地区区系的古老性。本研究为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相似性及其分异的形成提供了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4.
横断山南段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高度丰富的植被多样性。这种植被多样性的演化与形成是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 而植物化石是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的重要媒介。本文基于横断山南段的9个上新世化石植物群, 根据其植物组成和优势成分, 分析其所代表的植被类型, 总结了该地区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空间分布, 并结合古环境研究资料, 探讨该地区植被多样性的兴起, 植被分布格局的形成, 及其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 横断山南段在上新世时期已经具有了多种植被类型, 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草地等, 体现了丰富的植被多样性; 植被类型从南面的偏热性植被向北面的偏温性植被逐渐转变, 反映了当时随纬度变化的海拔梯度, 植被类型与分布呈现出与现在高度相似的格局。同时, 小范围内也具有适应于不同气候的植被类型, 反映了当地较大的海拔落差, 可能与高大山体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推测, 横断山南段现在丰富的植被多样性和随纬度变化的植被面貌最晚在上新世就已基本形成, 但形成时间是否更早则需要更多、更老化石植物群的发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