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
广西宁明第三纪类黄杞翅果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宁明西南约4km处新发现的一个植物群中,含有一些与胡桃科黄杞属现生种的翅果在形态上近似的化石。它们的果翅三裂,裂片具有羽状脉序。这些化石的一部分特征与黄杞属的裸果黄杞组的相似,另一部分特征与该属的黄杞组的相似,因而难以将它们归于其中的任何一组,作者将其归于类黄杞属。后者是胡桃科黄杞族的一个器官属,与目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地区的黄杞属以及分布于美洲新大陆的美黄杞属有密切亲缘关系。在地史时期,类黄杞属的代表较广泛地分布于北半球。然而,当前化石却是这类化石在我国南方首次被发现,这为探讨黄杞族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从当前化石的研究和有关文献中得知,黄杞族祖先的翅果形态与裸果黄杞组的现生种可能有某种程度的近似。  相似文献   
3.
广西宁明盆地第三纪鱼类化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宁明盆地的研究历史概况 宁明盆地位于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西北坡,在中国第三系地层区划上属岭南地层区右江地层分区(李云通等,1984)。这是一个由NWW向张扭性断裂和NE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所形成的近东西向长菱形盆地(李嵘等,1995),其上发育着一套称为邕宁群的第三纪沉积,厚度较大,以砂岩、泥岩夹砂岩为主,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含有鱼类、植物和孢粉等化石。  相似文献   
4.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