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为了确定黑尾近红鲌仔稚鱼的适宜运输密度, 实验选取平均体长为(27.08±3.09) mm、平均体质量为(0.11±0.04) g的黑尾近红鲌仔稚鱼作为实验对象, 采用氧气袋运输, 研究了不同运输密度(20、40和80 g/L)下2h、4h、6h、8h和10h后黑尾近红鲌全鱼皮质醇、乳酸、糖元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 运输后各组黑尾近红鲌的平均存活率均在99%以上, 但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 各组水体总氨氮浓度均随运输时间显著升高, 而水体pH均随运输时间显著降低, 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 低密度组水体DO浓度(14.20—20.93 mg/L)在不同运输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2.42 —2.88 mg/L; P<0.05)。各组全鱼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运输4h和6h时显著高于其它运输时间(P<0.05), 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 各组全鱼乳酸含量均随着运输时间显著升高(P<0.05), 但不同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各组全鱼糖元含量在运输2h时显著降低(P<0.05), 但此后维持在稳定水平(P>0.05)。运输密度和时间对黑尾近红鲌鱼苗的全鱼皮质醇、存活率、水体总氨氮和溶解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及杂种F1三个群体各12个个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257条带,多态性比例为51.36%;三个群体间特异条带共24条,其中黑尾近红鲌群体和杂种F1群体共有特异带15条、翘嘴红鲌群体和杂种F1群体共有特异带2条、翘嘴红鲌群体特异带7条;黑尾近红鲌群体、翘嘴红鲌群体及杂种F1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326、0.0794和0.177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02、0.0537和0.1229,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582、0.0464和0.1062;杂种F1群体和黑尾近红鲌群体及翘嘴红鲌群体遗传距离分别为0.0523、0.2165,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90、0.8053,遗传数据表明杂种F1更接近于父本黑尾近红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