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兰柯维奇旋回在我国前第四纪地层之保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计算机滑移窗口频谱分析方法对我国塔里木盆地及珠江口盆地几口钻井中某些井段的电测曲线进行处理,发现米兰柯维奇旋回特征分别在上述钻井的石炭系和第三系中保存较为理想,认为该方法是证实米氏旋回在碎屑岩地层中保存的理想方法。并对米氏旋回在前第四纪地层中的保存与否作了进一步讨论,认为米氏旋回特征可以在地史时期的地层中被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提出和描述了产自我国西北新疆南部喀拉塔克剖面的一个牙形类新亚种 Polygnathus communis gan-caohuensis,并根据以前出版的信息 ,命名了另一个新亚种 Polygnathus communis carmanae。种系发生研究揭示了Polygnathus communis Branson et Mehl的亚种对于法门阶最上部至韦宪阶地层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此种的 cari-na→ gancaohuensis谱系 ,连同发现于喀拉塔克剖面的菊石、有孔虫和腕足动物 ,被认为是划分杜内 -韦宪阶界线的潜在的标志化石。因此 ,喀拉塔克剖面有可能成为全球杜内 -韦宪阶界线的一个候选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和描述了产自我国西北新疆南部喀拉塔克剖面的一个牙形类新亚种Polygnathus communis gan-caohuensis,并根据以前出版的信息,命名了另一个新亚种P0lygnathus communis carmanae.种系发生研究揭示了Polygnathus communis Branson et Mehl的亚种对于法门阶最上部至韦宪阶地层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此种的cari-na→gancaohuensis谱系,连同发现于喀拉塔克剖面的菊石、有孔虫和腕足动物,被认为是划分杜内-韦宪阶界线的潜在的标志化石.因此,喀拉塔克剖面有可能成为全球杜内-韦宪阶界线的一个候选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古生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廖卓庭研究员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地层古生物事业。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 足迹遍及神州大地, 研究涉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生物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在油气和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领域。他主要从事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的研究, 建立了22个新属和172个新种; 为华南乃至全国的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生物地层格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腕足动物化石材料。他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新疆及周边地区, 范围涵盖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以及准噶尔、三塘湖、吐哈和塔里木盆地, 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新疆石炭–二叠系综合地层框架, 为新疆的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辑收录了代表中国泥盆纪至三叠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13篇, 以纪念廖卓庭研究员为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中强  郭镇 《古生物学报》2022,61(3):343-357
腕足动物是古生代海洋中最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之一, 然而该门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中遭受巨大的打击, 在中、新生代海洋中被严重地边缘化。为了评价大灭绝对腕足类宏演化过程的影响, 本文聚焦于大灭绝后的复苏过程, 从多样性、壳饰演化、古地理区系三个方面分析全球腕足动物的复苏过程与模式。多样性统计表明, 腕足类的属级分异度大灭绝后大幅降低, 在安尼期快速上升, 并在诺利期达到三叠纪最高水平。相较于晚三叠世的新生分子, 多数早三叠世的新生属种消亡更快, 多为短延限分子。早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腕足类各个目的壳饰演化趋势迥异, 说明并非受同一因素控制; 壳饰的发育程度与被捕食压力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 不同腕足目自身的演化历史对壳饰变化具有更显著的影响。网络分析发现腕足类的古生物地理分区性在大灭绝后显著下降, 至奥伦尼克期才再次出现分异现象。中三叠世各地出现大量土著分子, 使腕足类古生物地理分异性更加明显, 甚至可能超过了大灭绝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中强 《古生物学报》1995,34(4):495-504
首次报道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达木斯剖面的Cyrtospirifer-Tenticospirifer腕足类化石组合,该组合属于Cyrtospirfer动物群的代表分子,描述了3属3种。对该动物群的组成及分布综合分析表明,其时代应属法门晚期。  相似文献   
8.
对塔里木盆地地西南缘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组合序列进行系统研究,将其分为10个腕足动物组合。据腕足类及其共生的Tin类、非Tin有孔虫及牙形类等门类化石组合的分析,将每个腕足动物组合给予较为精确的年代地层范围,并讨论乌斯特利茨基(1960)所描述的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的具体层位和时代。  相似文献   
9.
以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第三纪某井段的层序地层分析为例,说明微古生物(钙质超微化石和有孔虫)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作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LOD能为层序地层提供精确可靠的年代地层格架,它们的丰度、分异度的峰值能指示沉积层序中不同的界面特征。通常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丰度、分异度的最大峰值与层序中最大海泛面凝缩段对应,而层序界面附近井段出现丰度、分异度峰值的低谷。  相似文献   
10.
陈中强 《古生物学报》1995,34(4):475-487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碳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物群对比认为:巴楚地区泥盆-石碳系界线置于巴楚组底部灰岩(原“巴楚组”第一层灰岩)之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