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采用乙酰胆碱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分别对盾盘亚纲两种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和Lophotaspis orientalis的神经系统进行染色观察.经比较,两种吸虫的腩神经节及神经联合的位置郁位于咽前部;由脑神经节向前发出的神经干最终会合于围口神经环;脑神经节向后发出3对神经干,其中后腹神经干最为粗大,它通过多对神经与腹吸盘相连.二者存在的差别在于:第一,体前神经干的分支数目及分布位置不同;第二,腹吸盘部神经分布形式不同;第三,Aspidogaster conchicola的两侧排泄管均有明显着色,并显示螺纹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蒸散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农田蒸散量及作物冠层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农田郁闭(LAI≥3)、晴天和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5%的情况下,蒸发比值日变化正午前后出现相对较低且平稳的变化趋势.在晴天情况下,农田潜热通量与作物冠层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极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而冠气温差、农田相对蒸散量则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密切相关.以13:30~14:00的平均冠层温度值Tc、日最高气温Ta max和日净辐射总量Rnd为统计数据,确立了冬小麦农田日蒸散量ETd (mm)估算简化模式参数.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夏玉米生产水足迹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产水足迹是衡量整个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状况的综合指标,能清晰地反映出水资源消耗类型、数量以及用水效率,为农业水资源管理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在计算玉米单产的基础上,分析了1990—2015年河南省6个玉米种植区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呈现先波动下降后趋于平稳的态势;不同产区的生产水足迹差别较大,其中豫西玉米生产水足迹最高,豫东、豫中南、豫北的生产水足迹低于河南省平均值;绿水是河南省玉米生产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生产水足迹的80%以上;在时空分布上,均表现为生育期间降水量越低,绿水生产足迹所占比越高;基于对6个玉米种植区水足迹的分析,建议对豫西、豫南等玉米生产水足迹较高的区域,应推广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缩减玉米种植面积,而豫东、豫中南和豫北3个区域玉米生产水足迹较低,属于玉米种植优势地区,应保持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比施用可以同步玉米氮素需求,延缓后期衰老,增加产量。本试验以黄淮海区域两种氮效率玉米作为对象,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其叶片衰老特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试验选取黄淮海主栽玉米品种豫禾988(氮低效)和郑单958(氮高效)作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氮处理(CK、N180U、N180C1、N180C2、N180C、N300U),其中CK为不施氮处理,180、300代表施氮水平分别为180 kg/hm2和300 kg/hm2,U代表全尿素处理(基肥:追肥=2:3),C1、C2分别代表控释氮:尿素氮为1:2和2:1(基肥一次施用),C代表全控释尿素处理(基肥一次施用)。2018-2019年结果表明:与CK相比,豫禾988在N180C1和郑单958在N180C2处理下,能够在玉米生育后期显著提高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综上所述,针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通过控释尿素和尿素合理配施,利用速效氮和控释氮的释放来延缓玉米功能叶片衰老,延长功能期,提高生育后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酶活性,共同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产量,其中豫禾988和郑单958分别在N180C1和N180C2处理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农田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水、热通量日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农田能茸平衡各分量,研究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农田蒸散通量和蒸发比值(evaporative fraction)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农田郁闭(LAI≥3)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时,晴天日农田潜热通量日变化在正午前后存在明显的“蒸散高地(evapotranspiration plateau)”现象,持续时间达2.5—4h,表现为蒸散通量增量日变化突然极显著降低,即蒸散通量呈相对稳定、甚至下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在蒸发比值日变化过程方面,夜间和日出日落前后时刻蒸发比值变化较大,7:00-18:00时段内蒸发比值曲线近似呈倒“s”型,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比较稳定,正午前后蒸散高地出现时,蒸发比值有所下降大约在0.5—0.65范围内,12:00—13:3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接近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和穗发育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是需水量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拔节至开花的穗期是其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研究玉米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对提高玉米干旱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筛选后的干旱敏感自交系PH6WC(6WC)和抗旱自交系郑58(Z58)为试验材料,采用测坑控水试验,于穗期设置3个水分处理(正常灌水CK、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研究了穗期不同水分处理对雌雄穗发育特性、开花吐丝间隔以及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D对Z58的株高、雄穗生长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雌穗长显著降低;MD显著降低了Z58的穗位叶光合特性、雌雄穗的穗长和干物质积累。对于6WC,LD抑制了其植株生长和穗的发育,使雌穗长、雌穗直径、雄穗长、干物质向穗的分配比率、穗位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光合性能综合指数(PIABS)分别降低了35.3%、11.8%、20.6%、25%、21.1%、20%、23.8%;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对6WC雌雄穗的发育影响越大。此外,LD与MD分别延长6WC的开花吐丝间隔期(ASI)至5天、9天,LD和MD分别延长Z58的ASI 0、3天。综上所述:穗期的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6WC和Z58穗位叶的光合特性,但是对干旱敏感自交系6WC雌雄穗的生长发育的抑制显著高于Z58,以至于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