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橡胶生产中,死皮生理综合症严重制约了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单产的提高。在早期构建的差减文库中,筛选到一条在死皮植株中下调表达的基因片段,该片段编码的蛋白与线粒体50S核糖体蛋白L21(mRPL21)同源。通过ESTs序列拼接和RT-PCR,获得一条853 bp的cDNA序列(命名为HbmRPL21,GenBank登录号为HM800425),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7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0.52 kD,等电点为8.40。同源比对表明,植物和动物界间mRPL21序列差异很大,而植物界内则相对比较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bmRPL21是一个包含Ribosomal_L21p保守结构域的线粒体定位蛋白。  相似文献   
2.
邹智  卢长明 《植物学通报》2009,44(2):236-244
近年来,在植物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下,一些不依赖于受体细胞脱分化、再分化过程的转化技术(即所谓的整株转化法)相继出现,它们大多以分生组织或生殖细胞作为受体,不受基因型限制,具有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无体细胞变异和后代遗传稳定等优点。该文对整株转化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讨论了其在油菜(Brassica napus)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在上颌第三磨牙拔除中的镇痛效果,为临床应用单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63例患者,共拔除500颗上颌第三磨牙,以500例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0)和对照组(n=200).试验组采用单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拔除上颌第三磨牙,对照组加用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和腭侧浸润麻醉.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感觉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用单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可满足临床上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镇痛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腮腺手术中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探讨其各自临床应用的利弊,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或病变患者65例,随机采用颧支、下颌缘支、颊支的逆行解剖法或主干顺行解剖法解剖面神经,切除肿瘤.术后7d,观察面瘫发生情况和评估面神经损伤程度,并随访6个月.结果:顺行解剖组(主干解剖组)术后面瘫发病率(13.3%)低于下颌缘支组(60.0%)、颧支组(46.2%)和颊支组(41.7%).结论:在熟悉操作的前提下,采用面神经顺行解剖法可减少面瘫的发生.腮腺手术在面神经主干显露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提倡采用顺行解剖法解剖面神经.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vir基因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遗传转化法中,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以易操作、低费用、插入片段明确、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成为植物遗传转化的首选。然而,至今仍有许多物种不能被农杆菌转化。研究表明,农杆菌的转化能力是由位于染色体基因组之外Ti质粒上的vir基因决定的。在所有vir基因中,除virA和virG组成型表达外,其它vir基因的表达均需酚类化合物的诱导;糖类物质可增强酚类化合物对vir基因的诱导;低磷酸和酸性pH环境也可促进vir基因的诱导表达。文章论述了酚类化合物、糖类物质、低磷酸、酸性pH和培养温度等因素对农杆菌vir基因诱导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天然载体及为提高转化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过程、参与合成的主要酶类和辅助因子,以及割胶、生长调节物质(茉莉酸和乙烯等)和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橡胶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综述农杆菌介导法在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关键因素,如植物基因型与外植体、菌株与载体类型、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vir诱导物、筛选剂与抑菌剂、培养基的组成和附加成分等,并对提高巴西橡胶树转化效率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整株转化法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智  卢长明 《植物学报》2009,44(2):236-244
近年来, 在植物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下, 一些不依赖于受体细胞脱分化、再分化过程的转化技术(即所谓的整株转化法)相继出现, 它们大多以分生组织或生殖细胞作为受体, 不受基因型限制, 具有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无体细胞变异和后代遗传稳定等优点。该文对整株转化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重点讨论了其在油菜(Brassica napus) 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巴西橡胶树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遗传背景狭窄、高度杂合化、育种周期长等特点,巴西橡胶树育种进展非常缓慢。转基因技术为拓展其的遗传范围、加速育种进程提供了契机。在过去20年里,橡胶树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功应用的转化技术包括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受体材料包括花药和内珠被愈伤,育种目标涉及到提高胶乳产量、抗死皮和作为生物反应器等。但同时也存在组培程序不够成熟、转化技术和外植体比较单一、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对以后转化体系的优化、转基因育种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2 000多种产胶植物中,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Muell.Arg.)以橡胶含量高、质量好、经济寿命长、易采收等独特优点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作为典型的热带雨林乔木,全球适合橡胶树种植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因而增加橡胶树的单位面积产量一直都是橡胶生产的核心任务。随着高产无性系的大力推广和乙烯利刺激割胶制度的广泛应用,橡胶单产目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橡胶树产排胶过程中会出现割线局部或全部不排胶的现象,即所谓的"死皮"。"死皮"给橡胶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每年造成的干胶损失已超过15%),目前已成为制约橡胶树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由于"死皮"成因的复杂性,至今对"死皮"的发生发展规律知之甚少。结合生产实践,讨论了不同"死皮"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针对不同"死皮"类型、严重程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